“新六产”:山东强农富民“新引擎”

2017-05-03 07:49萧冰
群众 2017年4期
关键词:产业链山东电商

萧冰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中央以省命名的唯一一个革命老区。截至2015年底,还有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42万多人,分布在17个地市。如何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新六产”,成为“全国农业看山东”一个新的观察窗口。以“新六产”为总抓手,山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为农民增收打开了新的广阔空间。2016年实现151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农民工总量比2015年减少11万人。

“一产”渐变“新六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山东正通过对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系统设计,推动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积极探索让“一产”变为“新六产”的实现路径。

“新六产”,是指农户搞多种经营,既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又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还提供电商、采摘、餐饮、娱乐等服务(第三产业),从而获得更多的增加值,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前景。

“新六产”可以说是一种产业链加法,即“1+2+3”,将种养加、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也可以说是一种价值链乘法,即“1×2×3”,推动一二三产业各环节增值,产生乘数效应。无论是相加还是相乘,都是以农业农村为根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发展三产融合,山东有优势。该省农民合作社超过13.2万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9300多家,占全国十分之一还多,带动超过1000万农户参与横跨三次产业链经营。2016年,作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省市之一,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1亿元,在山东选择16个县市,围绕农村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利益分配等积极开展试点。

在滨州沾化,一产变成了“新六产”,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增值:原有的沾化冬枣通过技术改良,亩收入由原来的7000多元陆续提高到3万多元;做成枣汁饮料等产品,又实现了两倍增值;再发展采摘体验、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民获得了3倍效益。

如沾化这样,山东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形成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新六产”带来新动能。数据显示,山东已连续14年实现农民收入增长,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4万元。

“三链重构”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

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紧扣“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是核心所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2016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围绕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实现“三链重构”,加快发展“新六产”,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村产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努力打造农村经济发展“升级版”。

在发展模式上,以主导优势产业为依托,拉长融合发展链条。根据每个涉农县都有1-2个主导优势产业的实际,在“一县一品”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各环节紧密结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发展的“接二连三”。

大蒜产业一直是金乡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以大蒜为突破点,金乡建设现代、生态、循环三大农业示范区,布局十大镇街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区、三园、十大基地”总体布局,大蒜产业龙头霸主地位不断稳固,辣椒、食用菌规模质量全国领先,金谷、瓜果、蔬菜、养殖等特色产业春色满园。特色种养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和产业化发展,带动了一批观光采摘、种养基地的蓬勃兴起,引来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淄博沣亿农场,不仅种植了玫瑰花、山茱萸等农作物,而且生产着玫瑰花纯露等工业品,还有观光、采摘、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平度市明村镇,将高端瓜果、采摘、生态旅游、酒文化体验等六个基地串联起来,连接起农民、企业和游客,把一个小镇变成了现代农业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休闲旅游点。老百姓不仅能从一产增收,也可以从二产三产增收。

正如山东省发改委有关人士所言,“新六产”就是一二三产融合,“过去是把三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相对独立存在;现在是把三个鸡蛋打碎,在一个碗里融为一体”。着眼于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延长了,农村产业范围拓宽了,农业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得到明显增加。山东以“新六产”为抓手,可谓抓住了供给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关键,能够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

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形成新产业新业态

“新六产”不仅仅是一二三产的融合,也是“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在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山东还提出要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智能化农业、精准化农业发展,形成农村多元化新产业新业态。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2016年新建、改建第五代“智慧大棚”1.1万个,为我国最大的“菜篮子”注入了新技术、新模式。“智慧大棚”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不仅灌溉、降温、通风、施肥全部自动化操作,还能够根据产业链下游的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不同需求适时改进生产。过去普通的温室大棚,一下子“进化”成了“新六产”的绿色工厂,实现了蔬菜产业智慧化。

“新六产”还拉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沂南县“桃本桃”电商公司,推出了网上订购和众筹的模式,一斤桃从原来的几块钱卖到了35元,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蜜桃600多亩,还带领了35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在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一家罐头销售企业的电商平台上,1小时内就成交6000个订单,快递单打印机不堪重负,一天之内坏掉了三台。

截至2016年底,山东已建成60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000个村级服务站。全省特色农产品在线经营企业和商户达到10万多家,全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约600亿元,网络零售额约100亿元,建成淘宝村108个、淘宝镇12个,培育了“农商1号”、“点豆”、“杞农云商”等知名农产品电商平台。

除了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方面,山东还在着力做大乡村旅游方面下了大功夫。自2013年起,山东省财政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發展。位于4A景区鲁山风景区主峰下面的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森林覆盖率较高,村内自然风光秀丽,2015年村里采取股份制形式成立山东上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普通农户可以以房产院落入股。青岛崂山景区和社区融合发展,社区居民几乎全都从事农家宴与住宿接待,带动了当地7000余人就业和致富;推出“景区+农户”特色一日游旅游产品,就餐饮、住宿、土特产等方面通过线上崂山全域旅游电商平台展开线上线下全面合作,搭建了多样化的营销平台,拓宽了发展路子。

2016年,山东省乡村旅游接待3.96亿人次,同比增长20%;乡村旅游消费总收入2200亿元,其中1/3为经营农户的收入。乡村旅游,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农村新型产业组织的不断出现,创业空间的逐渐广阔,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2016年山东全省农民工总量比2015年减少11万人,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减少。“新六产”与有功焉。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产业链山东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产业链春之奏鸣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