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时代的监管合力

2017-05-03 14:55文晖
英才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资管非标资管

文晖

现实的“阿喀琉斯之踵”是“呼吁”大资管的急迫需要,而日益复杂的金融业态发展趋势也是大资管的“远方之唤”。

欢迎来到大资管这个已然繁荣的“混乱”世界。

近日,由央行主导,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等部门合力酝酿针对不同资管产品的统一监管制度的努力正在“展开”。其意图不言而喻,按照资管类型,而非现在的发行机构的类型统一标准制定行业底线和最低准入标准,对共性的问题做最基本的规定,最大程度消除套利空间。

从监管层“此起彼伏”地“吹风”,到各种政策“紧锣密鼓”地“登场”再到各个机构“提心吊胆”地“等待”,中国的金融体系正经历着结构性变化,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大资管时代”的到来。

大动作

每年的“两会”都是金融行业未来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统一资管业务标准和规制时表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之间已经在许多比较大的问题上初步达成了一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还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而且在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还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层次。

其实,这已经是周小川的反复“呐喊”了。

他此番实际上是提及两年多以前已经初步设置了一个协调机制,这个机制叫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此时只是针对的对象和表述的范围有所不一,但“大同小异”。

3月3日,央行副行长易纲对外公开表示称,大资管的管理办法正在研究之中,人民币汇率实现清洁浮动没有时间表。

“一行”说“大资管”时代要来,“三会”告诉你,该怎么来。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称,央行正在牵头一行三会和有关机构制定资管产品的统一监管办法,这是中国金融市场防范风险、健康发展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证监会正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一些银行非信贷资产已经超过了信贷资产,或者表外业务甚至超过了表内业务,这是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从监管角度,鼓励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多元化,利润收入的多元化,但不希望银行的风险过于集中。

更早之前的2月22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行三会正在紧锣密鼓从事资管业务整体监管框架的统一设计”。

“一行三会”的表态不是无的放矢。

在周小川此次表态前一个月,2月市场流传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内审稿。

据悉,自2016年12月8日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小组第四十二次会议之后,人民银行会同中央编办、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力图制定覆盖不同行业资管产品的统一规则,防止监管套利和空白,该《意见》便是成果之一。

《意见》指出,在央行统一监管的意见征求中,限制非标投资的目的,是为防止金融机构借助资管产品,规避资本监管约束实现表外放贷。“限制”措施包括:允许具备评估和管控非标资产风险能力的金融机构投资非标,限额管理,禁止期限错配,最终实现逐步缩减非标资产规模。

有媒体称,在该修订版本之前,银监会还在酝酿制定针对表外业务风险计提的文件(理财包含于表外业务),曾经对非标投资有明确的计提要求条款,但最终出台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关于风险计提的具体内容。

大诱惑

资产管理领域已陷入战国局面,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乃至互联网企业均加入了角逐。

同时,面对业绩压力,商业银行不得不加快转变盈利模式,“大资管”、“大投行”业务更将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

对于未来银行“大资管”业务的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显示,调查中的大多数受访银行家表示,做强理财产品,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质以及发展以投资顾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将是所在银行今后一段时间内资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戴国强曾公开表示,大资产管理是中国的特色,国外并没有大资产管理,在他看来,大资产之“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规模,一个是数量。

规模上,2015年资产管理规模达到93万亿元,彼时中国GDP总额为67万亿元,2016年,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规模是GDP总额的1.6倍。

更有研究机构表明,到2020年这一数字或将变为174万亿。

数量上,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会得到空前的激发,每个月的理财产品可以以千数来统计,最多时甚至达到7000多种。

规模和问题相伴相生,产品多层嵌套、不透明的趋势加剧,融资杠杆存在无序放大,影子银行规模飙升,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剧。

顯然,现实的“阿喀琉斯之踵”是“呼吁”大资管的急迫需要,而日益复杂的金融业态发展趋势也是大资管的“远方之唤”。

目前整个资产管理行业,除公募基金外,大致可以分为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私募基金、保险资管、期货资管等几大类;其中银行理财和信托计划归银监会监管,券商资管、基金专户、期货资管和私募基金在证监会监管体系。从资管可投资的三大基础资产来看,债券(固收)、股票(权益)和类信贷(非标),暂且不论私募股权(PE),类信贷部分投资相互嵌套,规避相应监管的风险计提要求,将风险包装,从银行传递至非银机构,甚至传递给个人投资者,正是当前中国资管行业埋下的隐患。

现行体制下,不同监管机构的信息不能完全共享,监管很难穿透,导致审慎微观监管政策无法落实,这实际上也是监管套利的一种类型。针对资产管理这种跨行业跨机构的新兴业务,原有的分业监管协调不够,不适应新业务的发展,所以才出现了监管套利,也埋下了一些潜在金融风险。

大资管终是要来,监管机构已经“时刻准备着”了。

猜你喜欢
大资管非标资管
非标设备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更正启事
基于BP与GA对非标部件结构对比研究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非标压力容器报价快速估算方法探讨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再添一军 渤海汇金全面发力“大资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