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爆红折射民生焦虑

2017-05-03 11:04胡印斌
民生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名义影视剧

胡印斌

《人民的名义》显然让人们找到了一个公共场域,而那些被反腐遮蔽了的民生焦虑也再度被关注。

尽管不乏争议,甚至还有“不解渴”的吐槽,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还是火得一塌糊涂。不管线上线下,人们张口闭口就是“侯亮平”“高育良”“李达康”“祁同伟”,不少人热衷于“对号入座”,为剧中人寻找“原型”……各種社会阶层人士的代入感表现得如此强烈,至少从近年来的影视剧作品看,并不多见。

一部已经成形的艺术作品,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说仍有一些思虑不甚周详之处,也是很正常的。拍了,也播了,剩下来的,就是接受公众的检阅。如何评价,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从接受美学的理论看,公众的参与、批评也是完成剧本的一个环节,观众的品头论足,本身就是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艺术作品实现其价值的必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的互动越是强烈、争论越是激烈,则说明这部电视剧就越是具有某种普遍价值,引发、激发出某种共同的社会情绪。在一个价值观分歧越来越大的时代背景下,发生这样的现象,当然是一件好事。

这部剧最吸引人的话题自然是反腐。无论是家里到处都塞满钱、就像一个银行金库般的赵德汉,还是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男盗女娼的高育良,还有那位卖了房子住到养老院的老检察官陈岩石,这些人都有着无限的话题延展性,可以让人多方评说。甚至还会结合现实中法院公布的判决书,媒体挖掘出来的贪腐官员细节,加以证实或证伪。

但拂去“反腐”这一主题,人们其实也发现,这部剧其实反映的是当下中国一个波澜壮阔的切面,就像编剧周梅森说的那样,《人民的名义》就是“想做一个大中国的故事,从官场的高层到底层的弱势群体都有涉及,同时借人物、剧本把自己对中国十几年来巨大的社会思索量容纳进去”。

也因此,于反腐“宫斗戏”之外,更有丰富的社会人生,乃至深广的民生焦虑。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中的拆迁与补偿问题,普通民众遭遇冤屈后如何伸张正义,还有下岗工人生计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可能在高官眼里只是宴会上的推杯换盏,而在每一个具体生活在当下的民众身上,却是千钧重负,一点都不轻松。

大概已经有十多年了,因为类似反腐题材影视剧基本绝迹,尽管中央打虎拍蝇的行动浩浩荡荡,但公众往往鲜有一个可以讨论的“共同话题”。而《人民的名义》显然让人们找到了一个公共场域,而那些被反腐遮蔽了的民生焦虑也再度被关注。人们发现,与反腐相比,如何保障民众的权益不被侵害,或者即便遭遇侵害如何找回公正,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而破解诸多症结的关键,无疑应该是制度建设。应该通过完备的制度建设约束权力,重塑正常的政经生态。一方面可以扩大反腐的战果、固化反腐的成绩,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防范机制,形成对腐败行为的压倒性态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实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缓解民众的不适感、不安感,不被权力肆意侵凌,不被资本悍然碾压。

猜你喜欢
人民的名义名义影视剧
逆行,以生命的名义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以创新的名义宣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