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小卫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航天大国已经将现代小卫星技术列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另一方面,多颗小卫星协同工作完成复杂太空探索任务已成为当今国际航天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航天器集群的应用与开发必将成为未来国际太空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了全面地呈现这一技术,本文首先讨论微纳航天器集群概念的产生、定义和功能,介绍了集群鲁棒性、容错性和可扩展性,指出了航天器集群的优势,然后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航天器集群的应用模式,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未来的国外航天器集群项目的应用模式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航天器集群的关键技术要点和问题。
【关键词】航天器 航天器集群 群智能 太空探索 微纳卫星
【中图分类号】 V42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05.0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微机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外型越来越轻巧,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依靠这些技术的进步,航天器也逐渐向小型化、低成本的方向发展。90年代以來小卫星技术出现,其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航天大国已经将现代小卫星技术列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另一方面,多颗小卫星协同工作完成复杂太空探索任务已成为当今国际航天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航天器集群的应用与开发必将成为未来国际太空发展的战略重点。
随着小卫星的发展,微纳航天器渐渐地成为了航天领域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微纳航天器采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具有功能密度与技术性能高、投资运营成本低、灵活性强、研制周期短、风险小等优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启发下,由多颗微纳航天器编队飞行而构成的“空间飞行集群”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并迅速成为航天领域学术研究的焦点。
目前,在天文观测、深空探测、对地勘测以及空间技术验证任务方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德国宇航中心、欧洲空间局、日本宇航事业部以及中国航天局相继提出并逐渐实施各式各样的航天器集群计划。未来航天器集群飞行模式必然会成为宇宙探索和空间应用领域的主流。
航天器集群概念的产生
“航天器集群”这种新概念主要来源于对昆虫群体的观察。自然界存在很多集群性昆虫和生物,比如蜜蜂、蚂蚁、大雁和鸟等,即使没有明显的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组织级别,这些生物在大群体中仍然可以共同合作,完成很多复杂的工作。未来,这种集群技术,可以用于清理海洋石油管道、深海探索、军事侦察以及行星探测。
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可知,集群的概念已经引起国内外航天器设计和导弹设计领域的高度重视,如多弹拦截、智能卵石和小卫星编队等。如美国2008年启动的计划——“分布式模块化卫星系统”也含有集群的技术成分,尽管项目计划困难重重,并且目前已经终止了,但世界各国的权威专家认为:“项目计划终止不等于这种理念终止,而这种理念将永存。”
直到今天,航天器集群还没有统一定义,但有一个共识,即航天器集群是一片被控制的卫星云,一个航天器集群是由多个航天器单体所组成,它们共同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执行任务时,它们形成一个松散的聚集族,本着简单的行为和原则聚集在一起,好像昆虫群体社会。而学术界认为“任何一种受昆虫群体或其他动物社会行为机制而激发设计出的算法或分布式解决问题的策略均属于集群智能范畴”。由此可见,所谓航天器集群,是指数量巨大,至少100颗,甚至数千颗航天器组成的群体。
对于成百上千颗航天器组成的群体,其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采用常规的集中式的航天器管理模式来管理数量巨大的集群系统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结合集群理论研究航天器集群系统,探索集群系统的应用,将会丰富和推动空间探索技术的发展。迄今为止,在集群理论探索方面,自组织聚集、自组织分散、连接运动、协同传输、模式构成和自组织建设仍然是热点问题。
大多数的群体都存在一定的结构,内部耦合紧密的群体大多都有如层次等级结构,有些是社会分工造成,有些是以能力高低区分,这种结构使得信息在群体间传播快速且有效,促使集体行为快速执行。不同的群体结构中,个体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个体与环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通信效率和通信范围也随之不同,最终导致的群体效果也不同。集群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结构,这是建立信息通道、实现个体交互的基础。这里的结构关系包括了结构形式、连接关系以及个体的地位分工等。所以,未来航天器集群系统级也应该具有生物自然群的三种主要功能。
鲁棒性:航天器集群是在外界干扰和单体波动的情况下运行,协作是分散式的,且构成航天器集群的单体相对简单,载荷是分布的,因此集群对环境的扰动具有鲁棒性。
灵活性:航天器集群中的单体有能力协作其他单体完成任务,也有能力在不同的组里工作,且支持大量单体的自主行为。
扩展性和容错性:航天器集群是个冗余系统,单体的缺失可以立即由另外一个单体补偿,因此群中某一特定部分的故障不会使其停止工作。
纵观各式各样的航天器集群计划
欧空局的CLUSTER计划。CLUSTER于2000年8月发射,目前仍在运行。CLUSTER计划是由欧空局提出的,由四颗相同的卫星组成,这四颗卫星运行于大椭圆地球极地轨道,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高度分别为19000km和119000km。在实施CLUSTER太空计划之前,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单个航天器对空间环境的局部区域进行探测,当然也有特例,极少数的情况下采用了双星探测,因此在对地球近地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时无法在三维的视角下完成。然而,CLUSTER计划的成功实施,为地球空间探测领域开辟出了新的路径。CLUSTER计划在太空中采用了一个四面体的空间队形进行编队飞行,并可根据不同探测任务对其星间距离进行调整。这种航天器集群能够监测太阳离子和地球磁场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得到太阳和地球电磁交互的三维模型。
ST-5计划。2006年3月2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三颗卫星(Space Technology 5, ST-5),旨在验证未来科学任务试验的新技术。单颗ST-5卫星重24.75kg,采用机载发射方式入轨。三颗卫星排成星座,近乎位于同一轨道面内,每颗卫星相距约354km,通过微推进器实现轨道与姿态的联合控制。
ST-5计划中的卫星虽然在尺寸和重量上都小于其他卫星,但每颗卫星均可提供全套服务,具有动力、推进、通信、制导、导航和控制功能,以及搭载地磁场测量载荷的能力。该计划有效验证了利用星座进行极地极光研究的优势,小型无线电转发器与常规天线、计算机优化天线组成新型通信链路的可行性,小型动力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地面系统制造技术的可行性。
ST-5计划作为NASA“新千禧计划”的一部分,它的成功实施为美国小型化航天部件、批量制造数十至数百颗微卫星打下了坚实基础。
MMS(Magnetospheric Multiscale Mission)项目。2015年3月,NASA通过“宇宙神”火箭成功发射了MMS项目的四颗卫星,用以实现对地球电磁场的高精度测量。该项目中卫星的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卫星的有效载荷包括等检测设备高能粒子探测仪、电场仪器、数据处理设备离子分析仪、姿态敏感器磁强计和防干扰设备等。四颗卫星组成一个边长从1km到几个地球半径长度变化的四面体,能够在地球磁层中,在三维视角下对磁边界进行相关的测量,以此来分析研究磁重联现象。空间天气的混乱主要是由太阳风对地球磁层的影响造成,研究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MMS卫星编队对当前的主流磁场理论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
“天拓三号”微纳卫星集群飞行计划。2015年9月,由我国高校自主研制的微纳卫星“天拓三号”搭载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天拓三号”卫星集群中包含6颗卫星,采用“一主五从”的模式进行编队飞行,其中主星的质量在20kg左右,从星中包含有1颗1kg级的手机卫星和4颗100g级的飞卫星。在整个卫星集群成功入轨之后,从星将与主星分离,以较为形象的“母鸡带小鸡”的方式在太空形成微小卫星的星间组网,实现6颗卫星在空间中的集群飞行。
“天拓三号”星群系统中的主星也称为“吕梁一号”,采用的衛星体系结构与立方星类似,即模块化多层板式结构,该星群主要任务是星载航空目标信号监视(ADS-B)、新型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信号接收、20kg级通用化卫星平台以及火灾监测等一系列新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星载ADS-B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对航空目标进行准实时的空中流量测量,并实现对航空目标的准实时监测,为航空服务的空管系统提供高时效性的飞行数据,进而能够使得航空飞行的效率提高一个档次。
多规模磁性层测量任务的四星编队。2015年7月19号,美国宇航局执行多规模磁性层测量任务的四星编队首次排成三棱锥队形飞行,也称四面体编队飞行,这是美国宇航局第四个太阳探测任务。采用这种队形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些探测器进行三维观察。三棱锥队形对于提供地球空间环境的三维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四个探测器都在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上运动,当它们飞经某个天体结构时,就不能观测到该天体结构的完整形态。
因为四星编队每个探测器的轨道可以单独调整,科学家们可以调节四个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类似于望远镜调焦,通过调整四星编队的队形,它们会让不同过程成为我们的焦点,这样就使得他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空间方位来研究磁重联。
飓风全球导航卫星器群。美国宇航局计划2016年12月中旬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地球科学小型卫星群,其任务是勘测一些科学家感兴趣的关于地球科学的未知信息,从而更准确地理解热带气旋和飓风的形成和强度。
飓风全球导航卫星器群基于GPS道路导航技术,使用8个小型卫星群测量地球海洋的表面粗糙度。科学家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海洋表面风速,进而更好地分析风暴的强度。“飓风全球导航卫星群”聚焦于低成本、快速的科学勘测,是人类首次为地球飓风勘测,卫星群将完成单个探测器无法完成的任务,能够穿透“飓风眼壁”的暴雨,获得关于风暴强烈内核的重要数据。所谓“飓风眼壁”是雷暴云层的密集环状结构,它环绕平静的飓风眼,内核区域就像是风暴发动机,从温暖表面海水抽取能量,再蒸发至地球大气层。
“飓风全球导航卫星群”能够持续监测全球热带飓风带纬度海洋的表面风力。每颗卫星能够每秒进行4次风力测量,对于卫星群而言,每秒能够进行32次风力测量。
NASA拟派遣微型机器人舰队探索木卫二。“新视野”号探测器让全世界都知晓了它的任务,花了10年时间飞了50亿公里,确实够震撼。最近,NASA又向美国政府要钱,计划向木星发送一个庞大的微型机器人舰队。
目前,人类对木星探索已经进行了三轮,第一轮美国“旅行者号”飞掠了木星,第二轮伽利略探测器专门研究木星,今年“朱诺号”探测器又抵达木星,这还不算一些借力木星加速的任务。“朱诺号”探测器全副武装,使用了最先进的防辐射技术来抵抗木星辐射。现在,NASA已经开始着手下一轮木星系统的探索,并邀请了全美10所高校参与木星微型机器人舰队的研发,目标是木卫二。木卫二是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外,最有潜力拥有生命的星球,目前已经发现了冰下海洋,接下来就要对木卫二实地勘察。
至于NASA为什么要研发微型机器人舰队,这主要出于对经费方面的考虑。以立方星为架构的微卫星是一个方向,每个探测器任务专一,造价较低,比如可以收集木卫二稀薄大气的信息、携带高能粒子探测装置后可研究带电粒子的问题等。但NASA希望研制出更先进的微型探测器,而不是简约型的立方体平台,能够在太阳系内广泛部署。前期任务主要涉及对木卫二的探索,比如对木卫二大气、冰层以及冰下海洋进行针对性调查,后期将拓展至整个太阳系。南加州大学提出并且有能力开发出标准化的微型平台,比如适用于登陆小行星、彗星,以及较大的卫星等。NASA工程师打算研制一种飞往木星的微型机器人,称为“windbots”,这种微型机器人外形呈多面体,穿越木星大气层时,在木星大气的湍流作用下,旋转吸收能量,产生漂浮升力。它允许科学家详细地研究气体行星,也可以应用于地球上的飓风和龙卷风的研究。
美国的ANTS集群探测系统。美国NASA受昆虫社会行为的启发,计划于2020~2030年发射一个卫星集群探索小行星带,该计划暂命名为ANTS(Autonomous Nanotechnology Satellite)。ANTS系统由1000颗皮星组成,其任务是利用群智能技术,探索和勘测小行星带的小行星。ANTS系统运行在小行星带内,这其中,空间环境十分恶劣,传统的大卫星是不能生存的。小行星带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在这里估计有50万颗小行星。
ANTS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想利用价格低廉的皮卫星群完成小行星带的勘探。为了克服任务规划工作带来的挑战,NASA在系统设计时模仿昆虫的“无智能或简单智能的主体通过任何形式的聚集协作而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特性”,ANTS系统按照不同等级进行管理,群卫星体系结构的等级划分包括“队”和“群”,“群”还包括“子群”等,不同卫星装载的仪器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协同工作和共享信息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在这个群卫星系统里,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卫星,一类称为“Worker”,它们载有不同的载荷和仪器,如磁强计、X射线仪、质谱仪和可见光和红外相机等,每个“Worker”只能获取一种特定的数据;另一类称为“Ruler”,它们起统治作用,协调各个“Worker”工作,并确定勘测目标;还有一类称“Messenger”,仅仅起通信作用,它们是地球、“Worker”和“Ruler”之间的信使。每个“Worker”都会主动勘测所遇到的小行星,然后把信息发送给“Ruler”,“Ruler”评估这些数据,形成一个总勘测报告。
ANTS系统的皮卫星是依靠一艘飞船运载到小行星带附近的拉各朗日点,然后释放。在ANTS系统中,80%的皮卫星是“Worker”,当“Worker”收集到数据时,它们首先把数据发给“Messenger”,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判断“Worker”是否被毁坏,大约70%的“Worker”穿过小行星带时被毁坏。这就要求它们有足够的队伍重构能力,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自恢复能力。
ANTS系统飞越小行星时,需要完成许多工作。它们首先要确定小行星的大小、旋转轴、小行星的卫星/月亮、轨道和盘旋点等。随着获取小行星数据量的增大,ANTS还会派更多的子群,参与协作搜集更详细和更全面的小行星数据。
为了实现高度的自主性计划,基于社会结构的推理方法必须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模糊逻辑和遗传算法等。为了辅助和维持高水平的自主性,更重要的任务还要考虑自主运行的修正能力,以便适应环境变化、远距离操控和低带宽通讯等问题。
英国的“天基镜群”方案。英国拉斯哥大学Massimiliano Vasile教授在分析小天体变轨的几种流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航天器群建立“天基镜子”的方案。该方案的部署是通过火箭将航天器群从地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然后航天器集群再自主地逐渐徘徊于目标小天体附近,依靠协同控制技术,进行优化部署后,将太阳光能聚集到小行星表面的某一点上。
首次提出这种方法的并不是Massimiliano Vasile教授。早在1993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Jay Melosh曾建议将一面非常大的镜子安放在一颗大卫星上,以此来达到上述目的。
“天基镜群”的工作原理是发射一个航天器集群,集群中航天器都是纳型重量级的,每颗纳型航天器携带一个小镜子,一颗纳型航天器就是一个镜子模块,然后通过统一的星务系统进行管理,建立一个天基群镜系统,这样就可以把反射太阳光聚焦于小天体表面的某一指定点,将小天体的表面加热到至少2100°C,使得小天体汽化。汽化后的小天体内部会喷射出气体,由牛顿定律可知,小天体将会产生一个与喷射方向相反的推力,进而改变小天体的轨道。
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航天器集群进行导航,结合自主控制技术,采用数十颗小卫星组成集群,使直径为数百米的小天体变轨是可以完全可行的。若利用10颗纳型航天器群,每颗航天器均承载一个20m宽的充气镜子,大约可以在六个月内使一个直径约为150m的小天体发生变轨;若增加到100颗纳型航天器,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上述任务;假如要使直径为20km的小天体变轨,则需要集合5000颗纳型航天器,汇聚太阳光至该小行星表面长达3年的时间就可以使其发生变轨。尽管目前控制5000颗航天器的技术有很多困难,但随着群智能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深入发展,对于数千颗航天器的协调控制,未来将不再是问题。所以航天器群的概念未来一定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航天器集群的管理
目前,从航天器集群的管理技术来看,不同的航天器集群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归纳起来有四类:轨道跟踪法、领航跟随法、虚拟结构法、蜂拥控制法。
轨道跟踪法。单个的航天器一般都采用周期性轨道控制方法将航天器时刻保持在某特定轨道上,该方法也适用于微小型航天器集群的飞行任务,即将群系统中的成员航天器都控制在预先指定的期望轨道上。这种方法无需航天器间的信息交互,适用于群系统规模较小的情况,但对于数量较多的群系统来说,该方法不太现实。
领航跟随法。在领航跟随法中,引领航天器在规划好的参考轨道上按计划运行,利用传统的周期性机动,使得跟随航天器跟踪引领航天器,保持稳定的相对运动状态。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群系统中大多数微小型航天器可以按照引领航天器的绝对轨道自然飞行,只需定期控制就能实现相对状态的维持。在领航跟随法中,由于引领航天器处于一种参考状态,跟随航天器保持整体构型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因此未来需要围绕能源消耗问题做进一步的改进。
虚拟结构法。虚拟结构法,即根据实际需求,给整个群系统分配一组合适的期望状态,使得系统的整体状态误差最小。与领航跟随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群系统中所有的微小型航天器都有误差存在,但该方法可以从宏观角度考虑这些误差,并引入燃料消耗加权,从而使得星间燃料消耗达到均衡状态。该方法的关键技术是需要保证微小型航天器之间信息交互的畅通性,并强调整体的协同。
蜂拥控制法。群体系统蜂拥控制方法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众多领域高度重视热点研究问题,主要借鉴仿生领域关于群体蜂拥行为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个体之间交互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已知条件下的控制问题。当微小型航天器集群系统中航天器个体数量较多时,若区域信息的交互能够形成一定规则的形状,则可以利用启发式控制算法。大规模的航天器集群往往会带来较为繁重的通信和计算负担,而蜂拥控制法采用分布式并行处理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蜂拥控制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该方法没有将碰撞规避的问题纳入研究范围,且该构形下不是燃料最优的。
结束语
相比于传统的大卫星,微纳卫星的研发成本低、设计周期短、功能密度高。成百上千颗微纳卫星构成的集群灵活性高、鲁棒性高,能完成大卫星无法完成的任务,应用前景广阔,而发展微纳卫星集群的关键就是高集成模块化技术和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将会逐渐取代传统卫星成为空间应用的主流。
从历史上看,航天系统工程的发展将会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上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登月所研制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到各个领域,如果说美国的计算机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可以说是得益于阿波罗计划的推动。所以,类似地,今天航天器集群的技术也将推动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国际上对航天器集群研究和应用状况看,未来的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空间任务的成本,即用低成本去完成传统的太空探索任务;2)通过简单的设计获得高可靠性产品;3)引入群智能理论成果,利用先进的微电子、微机械、微推进和仿生技术等,研究航天器集群的自主或自治的管理技术,完成更复杂的太空探索。
責 编∕马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