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奥华
文物鉴定似乎一夜之间成为热门,人们疯狂地追捧又疯狂地寻找,到处都是掘地三尺的痕迹,又到处都是文物鉴定公司、鉴宝栏目,除了隐匿的各种鉴定公司之外,各种鉴宝类的节目在电视上也非常火爆。
然而文物造假频频曝光,文物鉴定乱象也随之愈演愈烈。文物鉴定的闹剧时有发生。2004年,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的离世让人们为之惋惜的同时,不禁对文物鉴定真假产生了质疑;而上世纪90年代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于1994年夏在北京古玩市场上被国家机构列为“抢救性收购”的“北魏珍贵文物”,这一看似闹剧式的定论,让人们对文物鉴定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否定。每有鉴宝类的节目,人们往往怀疑其做秀、炒作甚至有作假嫌疑。越来越商业化的文物鉴定,文物鉴定专家一次又一次的闹剧,和当下社会无处不在的浮躁之风,助推了文物鉴定的乱象丛生。
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了解历史文化根基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认识出土的文物。由于近年来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文物”一时间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增值品。有了如此庞大的市场,自然催生了文物鉴定的各种闹剧,无论是学院派的还是民间的鉴定“大师”纷纷放弃“潜水”走入社会,开始各种眼花缭乱的“鉴宝”,结果往往是出现专家集体对造假文物通过鉴定,抑或是王刚把90%的真品当作赝品砸碎,而受伤的往往是对此毫不知情的老百姓。在“专家”频出的年代,人们为了牟利,不惜以国家的文物为代价,短暂的利益面前损失的是千年珍贵的宝物。
治理文物鑒定乱象必须要从根源上下手,掐断那些所谓“专家”和鉴宝公司的生财之道,让文物从商业化运作回归到原本的土壤中去,让所谓的“专家”在鉴定中负起社会和法律责任,对于他们权威的定论,一定要有法律作为约束。而那些原本浑水摸鱼的民间鉴宝人,则要让他们的身份曝光在民众的监督和法律的追责之下,一旦有以此为不正当牟利手段的行为,定要严惩不贷。对于学院派的专家,我们鼓励不同的争议和声音,慎用“一家之言”的说法和“权威”的定论。
至于文物鉴定的商业化炒作,则应严格控制,还千年文物一个干净、纯洁的环境,只有如此,才能让文物造假彻底消退,也才能让文物鉴定成为一个公正、透明的研究领域,而非赚钱的工具。
以此釜底抽薪,文物鉴定才能真正公正、透明,而鉴定“专家”们也才能让百姓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