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
2016年4月8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始不久,《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领导带头 以上率下》的评论员文章。文章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是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在‘学上见真功,在‘做上见真章。”
“真功”“真章”从何来?这需要把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的“学”和“做”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在重庆,立学风、作表率、亮承诺,是这种融入的主要方式。
立学风
2016年10月的一个晚上,南川区政府会议室,200余名干部坐在里面,聚精会神地听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专家讲课。
专家是南川区委组织部专门邀请来的。中药材产业是南川区“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产业的合理规划,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
在南川区,这样的夜间课堂经常举办。讲解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传授与其产业转型相关的专业知识。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南川区每周都会组织区里的党政干部集中学习一次。
“夜间课堂能够保障干部学习的固定化,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走向深入。”南川区相关负责人说,“只有‘关键少数学起来,‘绝大多数才能抓得住。”
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领导干部定期学,树立起优良学风是关键。
南川区借助夜间课堂,让学习常态化。而重庆市工商局渝中区分局,则通过领学来实现学习常态化。
如今,每周必学已经成为重庆市工商局渝中区分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常态。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庆市工商局渝中区分局要求,班子成员要轮流带领党员定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每次领学,班子成员必须作主题发言。而每次领学结束后,班子成员则需要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分别在所在党支部或负责联系的工商所,给党员上党课、作辅导。
“先学先悟,用领学的方式,鞭策局班子成员主动学。”重庆市工商局渝中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只有班子成员积极主动、带头学習,学习教育才能活起来。”
作表率
2016年8月10日,渝中区中山三路157号,重庆市总工会。
走进办公室,没见几个人影。一打听,原来领导干部差不多都到基层调研去了。
走进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同企业职工座谈,宣传重庆工会的品牌服务,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每次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这些都是要完成的“规定动作”。
重庆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后,重庆市总工会规定,机关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得少于90天;区县工会领导干部每年到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得少于120天。
现在,领导干部到一线,已成为重庆市总工会的工作常态。
事实上,重庆市总工会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要求“关键少数”作表率,是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体现。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关键少数”坚持立足岗位奉献,学习教育才能接地气,避免“雨过地皮湿”。
与重庆市总工会一样,合川区双凤镇也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避免“两张皮”。
在合川区双凤镇,精准扶贫是一项中心工作。2016年7月,镇党委决定,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努力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于是,合川区双凤镇的领导干部走访每一个村、小组、贫困户家庭。在走访过程中,与困难群众交心谈心,宣传党的政策、措施,鼓励困难群众坚定信心,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亮承诺
2016年9月14日,潼南区东安大桥通车。这是连接城区南北工业园的快速物流通道。
“幸好不辱使命!全区的人都在看,如果完成不了,怎么交代!”看着眼前车来车往,潼南区交通委员会主任张红军长舒了一口气。
2013年10月,东安大桥动工伊始,张红军就没少在《潼南报》和潼南电视台露面,公开承诺大桥将在2016年7月底竣工通车。
三年来,这座大桥的每一座桥墩、每一段桥面,都是在潼南区百姓的注视下建造的。
张红军的公开承诺,缘起于潼南区一项家喻户晓的活动“我承诺、你监督”。
过去三年,潼南区31个重点项目的社会效益、年度目标通过这项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后,这样的承诺和监督,逐渐被潼南区变成了常态。现在,潼南区101个区直部门、22个镇街、302个村(社区)都参与其中。
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说:“领导干部是推动工作的根本。‘承诺监督进一步转变了区内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这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体现。”
《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履职尽责、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建功立业,重实干、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是创造实绩的保障。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既要靠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
潼南区领导干部公开作出承诺,就如同给自己戴上了“紧箍”,使其在工作中不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承诺、你监督”活动常态化后,潼南全区干部的责任心和执行力不断增强,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带来良好的工作成果。2016年,潼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1%,均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