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建立初期,淮河水患严重危害流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任中共皖北区委书记的曾希圣首次向中央提出治理淮河的建议并得到采纳,此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他积极组织治淮,参与制定了一系列治淮方针和措施,指挥实施了众多大型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建国初期安徽恢复人民生产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键词]建国初期;曾希圣;皖北治淮;贡献
[作者简介]于永卿(1995-),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单位:湖南湘潭大学历史系,本科,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图分类号] D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4-0007-02
曾希圣是中國共产党内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在其主政安徽期间,兴利除害,善于探索,尤其是在建国初期对淮河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治理,为安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囿于部分因素限制,学界对曾希圣的研究比较薄弱,而对其治理淮河的研究更是缺乏。因此,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并基于对部分新史料的解读,结合曾希圣治理淮河的背景、措施和效果等方面论述其建国初期为治淮做出的贡献。
一、首提治淮建议,助力中央决策
(一)建国初期淮河水患的由来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其干流主要流经皖北,全长465公里,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
淮河原本并无水患,水流畅通,泽被两岸,甚至有“江淮稻梁肥”的谚语流传。但什么原因导致了它后来的严重水患呢?资料显示,淮河水患包含两大原因,一是其他河流的影响,历史上自1194年南宋时黄河夺淮入海,造成淮河下游排水不畅,河道泥沙淤积;1938年蒋介石下令打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水泛滥入淮,造成大面积的黄泛区,对淮河水系造成了严重破坏;洪湖大堤的修建造成了洪泽湖,“从大堤里溢出来的水又谛为高、宝湖,终年自涨自消,其结果使得皖北、苏北常遭受到洪水的灾害。”①二是人为的直接破坏,长期以来由于农民开垦山地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升高。这些原因都使原本完好的淮河水系走向崩坏,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肆虐起来。
(二)提出治淮建议,得到中央采纳
新中国建立前夕,淮河流域遭受水灾,灾情严重,许多灾民流离失所。次年夏季,洪水再次降临,灾情十分严重,“今年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受灾人口共990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一半……由于这些原因,干群均极悲观,灾民遇到干部多抱头大哭。”②水灾之后人们财产尽失,疫病丛生,难民外逃,安徽人口锐减,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阻碍了安徽的社会发展。
基于此,曾希圣向中共中央提出了治理淮河的建议。1949年6月,曾希圣在一份综合报告中提出“皖北地处江淮之间,连年水灾,今后要发展生产必须解决江防与导淮问题”③,这也是首次提出治淮问题,具有开拓性。另外,这份报告还提出了治淮“要豫皖苏三省同时进行”、“三省协同办理”的方针,这些建议“对一年后中央的治淮决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④至此,中共中央开始关注淮河问题。1950年8月3日,曾希圣致电周恩来和董必武,就根治淮河再次提出意见,这次提出的建议经过了更为充分的思考,更加成熟、具体,坚定了中共中央根治淮河的决心,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皖北灾情和治水问题高度重视”。⑤后来的治淮会议以及最终形成的书面文件《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都表明,中央充分肯定和采纳了曾希圣的治淮方略。
此后,曾希圣担任治淮委员会副主任并主持治淮工作,他将自己的治淮思想真正付诸实践,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运用正确方针策略,积极组织治淮工作
(一)推迟土改,以治淮为中心任务
1950年6月以来,我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在此背景下,开展大规模的治淮运动困难重重。苏北在给中央的信中明确表示,“如今年即行导淮,则势必要动员苏北党政军民全部力量,苏北今年整个工作方针要重新考虑,既定的土改、复员等工作部署必须改变。”⑥由此可见,治淮工作的开展势必打乱原有的工作部署,需要重新调整政府的工作计划。在曾希圣的组织和协调下,皖北人民行署于1950年10月20日发布治淮动员令,紧急号召和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治淮运动中。在协调土地改革等方面,“皖北区党委和行署把治淮工作提到与土改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沿淮地区推迟了土改的进行,把治淮当成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⑦
(二)以工代赈,救灾与治淮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经济凋敝,淮河洪灾造成的大量灾民等待救济,而另一方面,治理淮河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国家很难同时投入足够的资金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曾希圣向中央提出救灾与治淮结合、以工代赈的策略。在治淮会议上,他充分阐释了以工代赈的优势及其必要性,“故必须采取大规模的以工代赈办法”。华东局在给中央的请示中也提出“两者⑧需要兼顾”。在曾希圣和华东局的提议和争取下,“到1950年1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共批准预拨治淮工程费原粮4亿5000万斤,小麦2000万斤。”⑨中央的支持确保了救灾和治淮工作的顺利进行,使以工代赈的方略得以贯彻。
(三)思想动员,积极组织人力物力
治淮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工代赈将很多灾民变为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力不足的情况,但由于灾民长期忍饥挨饿,体质较差,劳动力素质较低,况且在数量上仍远远达不到要求。曾希圣善于利用当地报纸《皖北日报》,作为思想宣传的载体,发表大量对治淮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性文章,鼓舞广大人民投入到治淮运动中,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他甚至调动了10多万劳改犯人投入治淮,对于存在的风险,曾希圣表示“靠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能够把这些人改造好的”⑩,结果证实他是对的。曾希圣多年之后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时也回忆说:“那时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比较认真,民工都是自愿报名上堤,工价虽低,但工程任务反完成得比较快。”?而思想动员的效果是明显的,“灾民想逃的不逃了,已逃的也陆续回家,自动准备治淮工具,争先报名上堤”,掀起了治理淮河的高潮。
三、周密部署各项计划,认真实施治淮工程
(一)重视学习,培养治淮技术骨干
治淮工程浩大,对水利技术的需求很高,但建国初期我国科技事业刚刚起步,技术人才短缺,奋战在治淮前线的只有一些国内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几个苏联专家,根本不能做到技術的普及,很多治淮地区都没有技术人员的指导。基于此,曾希圣号召党政干部学习水利工程知识,他认为淮北是水灾区,在水灾区做党政工作就要懂得水利工程,不懂水利就无法解决好水利问题,而解决水利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开端。另外,在修建佛子岭水库时,曾希圣提出一边施工一边学习,在工地上办起“佛子岭大学”,讲课的老师是水利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教材根据建设实际进行编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曾希圣重视干部和工人学习科学知识与技术,密切联系实际,在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水利技术骨干,这为完成治淮的长期任务储备了人才,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统筹兼顾,流域治理各有侧重
在地理空间上,曾希圣对治淮工程进行了总的协调,根据上中下游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实际情况,在治淮方略上互相调节。他否定了过去治水的错误方针,认为“过去治淮均未得要领”,他提出河南、皖北、苏北协同治理,各有侧重。他的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得以施行。在河南境内拦蓄洪水,发展水利;在皖北蓄泄兼施;在苏北地区,由于洪水威胁不大,只是对运河大堤进行了修补,对原有的一些水利设施进行了维护和修整,以备不时之需。
(三)兴修水利,积极建造工程设施
治淮需要建设很多水利设施,1951年冬曾希圣向中央提议把皖北军区所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0师整建制地改为水利工程第一师,积极建造工程设施。曾希圣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而不死,机动灵活”的原则,在淮河中游五河县以下干流、支流河道建设分流工程。与此同时,他还指挥了采取连拱坝结构的佛子岭水库工程。此后,曾希圣又领导修建了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和磨子潭水库。后来,他还领导修建了淠史杭水利灌溉工程,但由于一些原因,这一项伟大的工程还没有竣工他就离开了安徽。
四、结语
建国初期曾希圣为皖北治淮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治淮建议的提出者,是治淮工程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一系列治淮方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他善于实地考察和系统思考,提出了治淮的很多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方针,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央制定治淮方略提供了科学和必要的参考;他领导皖北和淮河流域的干部和群众,动员广大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将救灾和治淮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人民首创精神和战斗精神,为治理淮河准备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视学习科学技术,有意识地培养大批水利技术骨干,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储备了人才;直接领导治淮工程,上中下游统筹兼顾,各有侧重,积极建设水利设施,造福广大农民。治淮工程计划为5年,曾希圣在皖北治淮期间,基本完成了治理目标,取得了很大成绩。
[注释]
①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
②曾希圣给华东局的电文,1950年8月1日.
③《曾希圣传》编纂委员会.曾希圣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286.
④《曾希圣传》编纂委员会.曾希圣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287.
⑤《曾希圣传》编纂委员会.曾希圣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289.
⑥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6-87.
⑦《曾希圣传》编纂委员会.曾希圣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292.
⑧作者注:救灾需要和工程完成.
⑨《曾希圣传》编纂委员会.曾希圣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294.
⑩《曾希圣传》编纂委员会.曾希圣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303-304.
?人民日报,1957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