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溪口村文物资源旅游开发

2017-05-03 12:16杨月圆福建省柘荣县博物馆352000
大众文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溪口永安宗祠

杨月圆 (福建省柘荣县博物馆 352000)

试论溪口村文物资源旅游开发

杨月圆 (福建省柘荣县博物馆 352000)

溪口村的文物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等特点,蕴含着许多无形而真实的历史信息,是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运用好文物优势,能为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文物;旅游;溪口村;开发

一、溪口村概况

溪口村地处柘荣、福鼎二县交界之地,隶属柘荣县乍洋乡,古称金口,后因村北凤里溪、村西玉山溪如两条玉带环绕交汇于此而得名“溪口”。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先人在此劳动生息。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以后,成为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改为福宁府)闽浙官道、物流枢纽和边界商贸中心,鼎盛时期,往来客商骆绎不绝,客栈林立。

二、溪口村文物资源

溪口村群山绵亘,溪流纵横,山翠水清,河谷曲折,深涧幽美,古桥点缀其间,桥水交融,景色十分优美,其中不乏有许多历史价值的文物值得细细品赏,最具代表的就有省级文保单位“袁氏宗祠”和“永安桥群”。

(一)袁氏宗祠

1.溪口袁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早期,明、清、民国均有修葺,现状为清道光及民国年间重修后形成。宗祠除右前方早期有部分增建之外,主体部分保存完好,由大门、下厅(内为戏台)、中厅、上厅组成,二侧以边廊连接。宗祠外观为匡斗山墙四面围合、硬山顶、廊院式、合族祭祀之公众建筑,整体格局完整,是闽浙山区村落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

2.溪口袁氏宗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宗祠之内保存完好的牌匾年代起于清嘉庆,历道光、咸丰、光绪,至民国,历朝历代,均有嘉名。尤其重要的是,袁氏宗祠保存着大量民国时期国家政要及省内外名人的牌匾及手书,上至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福建省政府主席杨树庄和蒋光鼐、海军耆宿萨镇冰,下至普遍国民代表大会代表、袁氏族人等,均在宗祠之内留下了数量可观的题匾。大量的匾额完整地保留至今,彰显出溪口袁氏在历史上尤其是民国时期的显赫地位,也反映着袁氏宗祠与台湾政界之间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迄今已有大量台湾袁氏宗亲回溪口省亲,袁氏宗祠因而成为柘荣县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涉台文物古建筑。

3.溪口袁氏宗祠所处的闽东北地区(含柘荣、福鼎、寿宁等县)在地域上与浙江相邻,在福建民居体系中,属于分布范围相对狭小的“圆作月梁区”。袁氏宗祠中普遍存在的明间抬梁用圆作月梁、次间穿斗用扁作月梁的做法,是典型的地方手法。此外,宗祠中使用了大量曲背弯梁、虾须月梁、檐下牛腿等手法,在福建民居中均属少数现象,因而在建筑手法上与邻省建筑木构造体系间的技术交流与工艺传承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4.溪口袁氏宗祠内部雕饰众多,梁架、斗拱、雀替、牛腿等处无不显示出精湛的工艺水平,其中以檐下牛腿中的鹿形、狮形、人物(刘海戏金蟾、东方朔偷桃)等雕饰最具特色。此外,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彩绘等装饰,代表了当地建筑装饰的主要类型。

(二)永安桥群

1.永安桥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桥总长36.22米、宽5.61米,桥面至水面高12.91米。永安桥属纵联式半圆石拱桥,拱跨达23.76米,矢高11.82米,桥面都是用一二千斤重的条石筑成,是华东最大的单孔石拱桥2。远看永安桥似半轮明月,卧于碧波之上,水中的倒影与水上桥拱“双拱”合璧,构成一幅完美的圆月图,疑是天上明月飞落人间。

2.以永安桥为代表的溪口桥群,由二座石碇步、二座石梁柱桥及一座半圆石拱桥(永安桥)组成,而二座石碇步与二座石梁柱桥的细部结构又各有不同,分别代表了不同情况下不同的砌墩与造桥方法。石碇步、石梁柱桥及半圆石拱桥在闽浙山区属最为常见的三类石砌渡水方式,但在其它地区则相对少见,因而具有较大的地域性与代表性,是我国古代桥梁工艺的集中反映。

3.永安桥头保存至今多达八方的古代碑刻,详细记录了溪口及周边村民热心公益、共修路桥的优良传统,也是对溪口永安桥群历史沿革的真实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

三、文物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的精髓和灵魂是文化,文化的依托是历史,而历史的再现在于文物,因此历史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2。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旅游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文物上,以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很多地方政府提出了“文物搭台、旅游唱戏”的口号,希望把本地旅游搞出特色,以拉动经济增长。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适度的利用文物会给文物保护创造必要的经济收入,又为保护文物资源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3。

旅游观赏的客体分为两种,一是观赏自然景观,一是观赏人文景观;所谓观赏人文景观,就是观赏名人、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遗迹以及当地民风、民俗。比如游览十三陵、故宫、南京的中山陵、西安的兵马俑、上海的一大会址、庐山的庐山会议会址等等,无不与历史遗址遗迹有关。现在“参与性”的旅游十分红火,如观赏“三月街”,“火把节”、“泼水节”以及各民族各地区的模拟媚嫁活动,就是观赏当地的民风、民俗。此类活动,就是以历史文物为底蕴,通过陈列那么,观赏自然景观是否就与文物资源无关昵?非也,所谓观赏自然景观,就是游历山川、江河、田园,寄情山水,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设地造的景致。凡是到过名山大川的游人都知道,无论泰山、华山还是黄山,都有许多历史名人留下的摩崖题刻,而寺、庙、宫、观则是完完全全与人文景观息息相关的。由此看来,文物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基础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4。

四、运用文物优势促进旅游开发

溪口村的文物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等特点,蕴含着许多无形而真实的历史信息,是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运用好文物优势,能为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1.加大宣传力度。溪口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应该在利用文物这方面大做文章。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深入挖掘这些文物所蕴含的内涵和特质,应该在加大宣传力度上下功夫。袁氏宗祠和永安桥在2009年就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我们在宣传上还很不够,影响不大。首先,应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辟专栏,详细介绍,广加推介;其次,应举办大型的袁氏台胞寻根祭祖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海内外影响力;其三,微信平台的推广。微信用户的数量高,传播有效性高,传播的速度更高,但成本最低。

2.编制科学的旅游规划。溪口村的旅游开发要事先统筹规划,有重点的编制一套总体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面向福建、浙江、台湾等地区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袁氏宗祠、永安桥群等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溪口优越的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文化遗产游、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通过规划,对溪口村进行包装营销,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既展示溪口的形象,又增强当地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3.创新文物保护的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扶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文物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出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民营资本、区外资金投资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积极性。

4.打造“茶道桥乡溪口”摄影基地。摄影在这“眼球经济”“快读时代”能更快更直接的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一张高质量的摄影作品在几秒钟内就能给人以大量信息和产生深刻映象,其宣传效果可想而知。这个基地主要摄影资源有:溪口古称金口,后因村北凤里溪、村西玉山溪如两条玉带环绕到村东南侧交汇后向东流而得名“溪口”,是民国时期闽东知名茶商、“白琳功夫”创始人袁子卿的故里。明、清时期,溪口村成为浙江泰顺、福鼎管阳、白琳和柘荣乍洋一带民众从陆路通往闽东首府福宁府及省城福州的重要交通枢纽,多条古道在该村汇集。交通的便捷、信息的灵通,加上当地山青水秀,盛产茶叶和毛竹,造就了一代知名茶商。溪口因此成为一处重要茶叶商道驿站。目前保存有华东地区最大单孔石拱桥“溪口永安桥”等系列古桥梁群,被专家誉为“桥梁生态博物馆”;临水而居的传统村落中遗存的明代 “双城”古堡石墙、双城甬道、古民居、古戏台、古村道、清代至民国时期茶厂遗址、穿越在竹林中的多条古茶道、红豆杉、成片毛竹林、传统茶叶加工晒茶等丰富的生态和人文摄影旅游资源。

总之,在开发溪口的文物资源旅游,要坚持统一规划,科学立项,协调行动的原则,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与一山之隔的九龙井旅游景点联线,并纳入泛东狮山旅游圈,真正做到文物景点与自然景点的密切结合,从而推动特色旅游发展。

注释:

1.柘荣县文物普查档案资料.

2.林爱平.《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旅游功能挖掘》 ,2003(11).

3.李继峰.《历史名城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7(4).

4.王风奇,郭邦,于杰.《对利用文物资源开展旅游开发的探讨》.中国科技博览,2015(44).

附图:

溪口永安桥

猜你喜欢
溪口永安宗祠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长安永安
从宗祠到祠庙剧场——闽东罗源县陈太尉宫的空间演变及其启示
雨花·艺术 崔海作品
西浦廿题之聚仙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美丽的永安溪
关于宣州区溪口镇茶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思考
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指导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