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7-05-03 07:08张劲松张树巍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评价

张劲松,张树巍

(辽宁工业大学体育部,辽宁 锦州 121001)

中国的高等教育同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一样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迎来了新常态。它的价值判断、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已经并将不断发生深刻变化[1]。全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体育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核心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体育课程实施体系的诸要素只有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才能谋取可持续发展。以高等教育新常态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体育课程实施体系的构建与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体育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独特作用提供理论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以“高校体育课程”为关键词,在CNKI中检索近3年来有关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文章共1 332篇,对其中50篇与本研究有较大关联的文章进行了深入研读,并对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的有关学校体育政策进行深入学习与领会,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 问卷调查法针对研究内容设计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调查问卷,面向高校体育部主任、体育教师发放,其中面向体育部主任发放60份,回收5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达到96.7%和100%,面向体育教师发放30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和有效率达96.3%和98.9%。

1.3 访谈法针对研究内容,在2017年全国高校体育部主任研修班(中山大学)开班之际,对部分全国重点大学和普通高校体育部主任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本研究奠定实践基础。

2 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新趋势

2.1 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将更具时代性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现实的纽带,其指导思想的确立除了要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以外,还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课程要克服“唯体质”“唯技术”的片面思想,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时,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体育课程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培养终身体育习惯,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具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具有传播优秀社会观念的正能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服务。

2.2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将更加紧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因此,在新常态下高校体育课程要把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做到课内外一体化。课内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课余体育要创新组织形式,规范大学生体育社团(协会)的管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和擅长的项目参与到体育社团活动中,提高课余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使大学生在体育社团活动中巩固课内教学所学的技术,同时加强交往,增进友谊,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2.3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将日趋丰富体育课程实施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体现着课程目标的要求,只有科学地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目标。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确立要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打破传统思想束缚,课程内容应与学科发展、学生未来职业生活相适应,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2]同时,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力求丰富多彩,突出地域特色,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社会上新兴的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将走进大学体育课堂,满足学生不同的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大大提高。[3]

2.4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将明显提高体育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端正的教风、严谨的治学、高尚的情操为学生服务,以广博的知识、高雅的气质、整洁的仪表、文明的语言、坚毅的品质和健康富有活力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4]高校体育教师还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善于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推广优秀的教学成果。高校体育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面对90后和00后新一代学习群体,教学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动作示范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以此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5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将更加现代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将不断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在数量上和种类上将大大增加,将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体育场馆设施将更加符合国家安全和质量标准,在满足高校体育的同时还将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全民健身活动。

2.6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将更加科学化新常态下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将更趋全面、合理、科学,既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也包括对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评价内容包括体质增强、运动技能掌握、体育认知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精神、意志品质表现等。对教师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以及教学投入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建设本身也要进行不定期的评价,包括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等,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3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的现状分析

3.1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单一性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已经确立了体育课程目标要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但是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目前体育课程目标还比较单一,体质观、技能观还在体育教师思想中占有主导地位(表1)。

表1 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程度(多选)

由表1可知,目前绝大多数教师还是认为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提高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通过体育课程要达到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选择比例较低,目标还停留在体育课程的生物学阶段,对于体育课程促进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了体育课程的人文价值和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体育课程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这是体育课程当前最为欠缺的,也是急需改进的。

3.2 体育课程实施主体重视程度的差异性体育课程实施主体对课程实施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高校校长对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视程度差异性较大,在国家政策下都能够对体育课程表现出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其他工作的影响,以及校长本人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各高校都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体育工作开展好的学校背后肯定会有理解体育、支持体育的校长,在体育教师待遇、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优越性,反之,学校体育工作则开展较差。体育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主体,没有体育教师,就没有体育课程实施,通过调查了解到有92.3%的教师对课程实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体育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还了解到体育教师高学历人数较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只占调查总数的13.3%,大部分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并且年龄结构老化,造成知识结构更新较慢,很难满足伴随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再有,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受到教学环境、职称评定等不公平影响,对投身体育课程实施表现出消极懈怠情绪,这种表现在体育工作不受重视的学校更为突出,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3 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不均衡性 体育课程实施途径既包括课内体育教学又包括课外群体活动。课内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外群体活动是对课内教学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然而,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课内轻课外现象严重,学生课外群体活动只是处于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据2011年调查显示,能够做到每天让学生锻炼1小时的学校不足20%”[6],而且,即使是开展学生课外群体活动,活动形式和内容也表现单一,多数是以比赛代替群体活动开展,都是少数体育精英在“表演”和参与,而大多数学生只能是普通的看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缺少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课程实施途径的不均衡性需要得到改善和解决。

3.4 课程学习主体的个性化与差异性学习主体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主体主要是“90后”和“00后”,在他们身上有较强的个性品质和较大的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差异。伴随着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体育课程内容、场馆设施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而自身个性突出、缺乏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使他们一方面表现出对体育课程的极大热情,另一方面表现出体育学习过程的被动性和较差的自主性。由于受到大学前体育教育的影响,造成每个学生在体育技能掌握和运动习惯养成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表现在课内教学技能掌握效果千差万别,对体育知识和运动项目的了解也具有较大差异,很难在教学中用统一标准来促进全体学生的普遍提高。而余暇时间大学生又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体育活动也处于较低位的选择,体育锻炼也只是少数人的活动项目。如何根据大学生体育素养的不同,制订出富有实效的课内组织形式和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是新时期体育课程实施面临的重要课题。

3.5 体育课程实施环境改善的滞后性体育课程实施环境既包括体育场馆设施等有形条件,也包括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及与课程实施相关的制度、规定等无形因素。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矛盾在于大学生对体育较高的热情与体育课程实施环境改善滞后之间的矛盾。虽然,各高校近年来都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上增加了很大的投入,但由于基础较差和投入力度有限,体育硬件条件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场馆数量上很难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标准》规定的“高校室外场地设施要达到生均4.7m2,室内场馆设施要达到生均0.3m2”的标准,很难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同时,在体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体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许多高校在场馆建设中追求“高大上”,这些场馆建设只用于承担高等级的体育赛事,广大普通学生平时很难有机会进馆活动,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体育课程相关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现有制度缺乏执行力,这些都会对学生体育课程实施效果产生影响,高校应加快体育软硬件条件建设,与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相匹配。

3.6 体育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局限性对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有利于改进实施过程。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表现出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侧重于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评价与反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单一,基本上局限于对体质和技能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进步幅度、运动习惯以及合作精神、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评定,即便是对学生技能的评定也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评定所有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个体差异,这种评定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对体育的积极性降低。[7]在评价方式上定量评价多于定性评价,目标评价多于过程评价,他评多于自评,把实施效果的评价作为唯一衡量、甄别、选拔学生的手段,这些评价方式把学生学习成绩(体质、技能)看做体育课程质量的唯一标准,造成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试结束学生的学习也就终止。[8]在评价主体方面也局限于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一直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很难参与到课程建设之中。

4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对策

4.1 要从民族复兴的高度审视体育课程目标当代中国社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民族复兴、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靠高素质的人才来实现,高素质人才要靠一流的高等教育来培养,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主动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在体育课程实施目标确定上,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是人才的基础,无体便无德智,高校体育管理者和广大体育教师要清除重德智、轻体育的传统片面思想。在具体的课程目标设定上既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要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也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社会学意义,即通过课程实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主要的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的教育,要把“把学生培养成体魄强健、意志坚定、思想敏锐、富于开拓和敢于竞争的现代化新人,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有机地结合起来。”[9]

4.2 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升课程实施主体的责任感

高校校长和广大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必须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校长必须深刻理解国家对体育课程的相关政策要求,做好体育课程实施的决策者、设计者、保障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理解,使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和职称评聘等方面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温暖。同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把体育工作内容纳入对学校、对校长的绩效考核指标,从政策上约束校长、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10]高校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转变观念,克服利益心理和浮躁情绪,加大对教学的研究与投入,做好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者、知识技能的传递者、体育教学的领导者、课内外课程体系的构建者和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交流者的角色,另外,学校要制订体育教师聘期和年度绩效考核方案,约束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体育课程实施之中,不断增加体育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4.3 要以养成锻炼习惯为目的构建课程实施途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目标所在,高校要围绕这一目标创新课程实施途径的新模式。既要保证课内教学的教学质量,又要对拥有广阔时间和空间的课余体育加强管理,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模式。课余体育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俱乐部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其专业化水平,指派体育教师到各个体育社团或者俱乐部指导活动的开展,单独设置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学分或者将其与课内体育考试成绩相结合,以此来约束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并且逐渐使学生由强制性向自觉性转变,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另外,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也出现了课余体育的信息化管理,跑步APP等新兴信息化、智能化软件已经出现在高校课余体育管理之中,对于这样新兴的课余体育管理方式高校要勇于尝试,克服弊端,积累经验,使其服务于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实施途径。

4.4 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区别对待学习主体的差异性体育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正视学生在体质、技能、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倡导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将不同体质、不同技能的学生分成不同层级的教学班,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要体现学习主体的差异性,还必须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体育课程内容多样化,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着眼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充分调动当下大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在满足大学生体育项目多元化的同时,还必须评估体育项目的实效性,避免运动量小、“纯娱乐”的项目出现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切实将满足需要与提高健康水平相结合。

4.5 要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加强软环境建设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仍然是当下课程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之一,高校首先应加强体育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学校与社会多方面的融资渠道,解决场馆的资金问题,为高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运动队训练以及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全民健身提供基础保障。其次,要加强课程实施的软环境建设,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校园体育赛事开展、全校师生的锻炼习惯与精神面貌以及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都会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软环境建设,构建热爱体育、崇尚体育、参与体育的校园体育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规范体育课程管理,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业务水平,用较高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促进其锻炼意识的提高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4.6 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课程健康发展针对当前课程评价片面性和形式化的问题,在新常态下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首先,对学习主体学习效果的评价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和“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念,科学制订不同群体的考核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要把运动参与、身心健康、体育知识的掌握、进步幅度、习惯的养成等各项指标纳入考评体系,要将学生体育课程的平时考核、期末考试、随堂测验等内容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当中,采用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终结、他评与自评多种形式相结合,以此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克服唯技术、唯体能等简单、片面的评价内容和手段。对于教师的评价要注重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不可以一节课、一个内容的教学情况代表教师整体教学效果。并且在实际中注重对教师的师德考核,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制订相关的制度约束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注重自我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课程评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情况等方面的评估与检查,对于课程建设中的问题要跟踪整改,切实起到促进课程健康发展的实效。

5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的构建

课程论中指出“课程实施是理念到现实的转化过程”,体育课程要发挥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就必须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体系。本文从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出发,结合课程理论提出: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就是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的促进和影响下,由体育课程实施主体、实施途径、学习主体和实施效果构成的具有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图1)。

图1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

1)体育课程实施目标是课程实施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效果,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体育课程实施主体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执行者和保障者,即学校校长(或主管体育的副校长)和体育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这两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课程实施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尤其以体育教师为重。

3)体育课程实施途径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和课程学习主体之间的联系纽带[5],主要包括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群体活动。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它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外群体活动具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以健身、娱乐、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是对课内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4)体育课程的学习主体就是学生,学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接受体育教育的对象。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价值观的培养是课程效果的直接体现,反之会对课程实施主体的的积极性和课程执行情况产生影响。

5)体育课程实施环境就是体育教学和课外群体活动所处环境。体育课程实施环境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包括体育课程实施的各种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性环境包括课程理念、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校师生体育习惯等,隐性环境是看不见的、无形的,也是经常被人忽视的,但隐性环境对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6)体育课程实施效果就是课程实施主体通过实施途径将课程目标、计划付诸实施后对学生主体产生的效果。这种由学生主体产生的变化结果又可以反馈给课程实施主体,对课程计划、实施途径进行某些修正和改进,以此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6 结 语

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高校体育课程具有新的发展趋势,要发挥体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就必须要构建富有实效的课程实施体系,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就是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的促进和影响下,由体育课程实施主体、实施途径、学习主体和实施效果构成的具有相互关联的统一体。要使体育课程实施体系更加富有实效,就要从民族复兴的高度审视体育课程目标、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升课程实施主体的责任感、要以养成锻炼习惯为目的构建课程实施途径、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区别对待学习主体的差异性、要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加强软环境建设、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课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张细谦.新常态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J].体育学刊,2015(9):1-4.

[2]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2002-8-6.

[3] 张劲松,张树巍.高校体育新常态的发展特征与目标实现路径[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3(3):7-11.

[4] 陈樨.论高校体育教师素质培养与队伍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132-135.

[5]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6] 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1):1-7.

[7] 张继磊,于元波.社会转型时期体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8(9):66-68.

[8] 徐焰,余锦,汤韶敏.关于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频度的构建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31(6):44-47.

[9] 姜同仁,陶于,钱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新动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4):492-497.

[10] 付德新.培养让人民满意的体育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4-9-27.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评价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