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的实证研究

2017-05-03 07:08王宏威鹿志海金媛媛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游泳理论体育

王宏威,鹿志海,金媛媛

(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北京 100088)

现代教育的空前发展,一切现存的教学方法、思维观念都将在这场变革中受到新的挑战和检验[1]。如何立足于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握对大学的定位,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竞争力,缩小社会需求与学校毕业生供给的质量缺口,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要课题[2]。体育教学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素质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3]。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应尽可能、全方位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4]。游泳运动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中倡导推广的主要健身项目,是21世纪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项重要技能,如今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5]。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渠道,对有关理论与实践教学方面的论文及相关书籍、报纸等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再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并以培养体育院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其他体育院校游泳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范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途径,查阅与游泳教学相关的文献、书籍资料10余篇,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参考。

1.2.2 行动研究法根据首都体育学院“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现实需求,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实践练习和理论学习融会贯通纳入到游泳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使原本单纯的实践教学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趋于完善的新体系,最终通过实证研究法来论证教学效果。

1.2.3 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考核为标准,设计案例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对接。

1.2.4 逻辑分析法对所获实验数据进行逻辑归纳与分析,认真总结目前游泳专项课程的开展情况,确立目标,为下一步游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 首都体育学院“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2.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游泳运动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游泳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分类、意义、游泳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掌握游泳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

2)通过系统的游泳教学,使学生掌握3种泳姿,重点提高蛙泳技术水平。

3)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4种实用游泳技术,提高学生的游泳安全意识和水中自救能力,掌握水中救生和岸上施救的基本技能,具备考取国家职业技能初级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的能力。

4)通过教学实习观摩和协助教师进行游泳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游泳课教学的组织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何运用,并且能够指导蛙泳教学,编写游泳课教学进度和教案。

2.2 教学内容设置“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是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游泳专项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设置见表1,共计460学时,10学分,共安排在第1~5学期。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现实需求,要求掌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考核内容为第1~4学期进行实践考核(游泳3种泳姿、实用游泳技术、游泳救生),第5学期为理论考核。评分标准根据各学期考试内容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评价(表1)。

表1 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教学内容

3 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的应用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6]。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7]。实践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参与本研究的是2013、2014级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游泳与救生(主修)”专项43名学生,其中41名学生无任何游泳基础。根据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第1学期安排蛙泳基本技术及实用游泳技术练习;第2学期在继续强化蛙泳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泳教学,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实践教学效果,形成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第3学期继续巩固蛙泳、自由泳技术的同时,增加仰泳技术教学,在理论部分进行游泳教学及水中救生知识学习,并通过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4学期实践教学部分在练习3种泳姿的基础上学习蝶泳技术及水中救生技术,理论学习游泳竞赛规则及裁判法,进一步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效果;第5学期开展专业教学实习,并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进一步论证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的效果。

3.1 多媒体技术在首都体育学院“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与水下摄影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常规游泳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可以展示图文并茂的、生动正确的技术讲解与示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建立和形成动作表象,强调个体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8]。运用CAI(Computing Aided Instruction)课件技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超文本结构制作的课程软件,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的现代教学媒体。因此,依据游泳教学的实际需要和特殊性等情况,积极采用CAI课件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9]。

3.1.1 利用DV摄像技术开展游泳教学在第1、2学期“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中引入DV(Digital Video)摄像技术,把每名学生的技术动作拍成视频片段,根据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看技术动作录像,使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技术动作,并通过教师简明、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1.2 运用CAI课件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在第1~3学期学生利用首都体育学院VOD多媒体平台,在课堂教学之外,自主学习CAI课件的内容,并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反复观看,加深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并把观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结合每名学生的特点给予具体指导,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形成“发现学习”的良好习惯。

3.2 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对接。相对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0]。

3.2.1 教学案例设计经过前2个学期的技术练习,在第3学期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操教学模拟演练,以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考核为标准,将每5名学生分为1个小组,每组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根据教学设计中的不同题签进行随机抽取。题签内容包含:1)不同人群的教学方法(6~9岁儿童、40~45岁中年人、60~65岁老年人);2)蛙泳技术教学(熟悉水性、蛙泳腿、蛙泳手臂、手臂与呼吸、完整配合练习)(图1)。

图1 案例教学题签

3.2.2 实操教学每名学生根据自己抽取的题签进行现场教学,一人教学其他学生充当学员,交替进行,每人进行10min教学。按照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4个部分安排教学内容(图2)。

图2 实操教学流程

3.2.3 教师点评实操教学结束,其他学生可根据授课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上课的学生进行回答,最后由教师根据其综合表现进行打分并点评,总结其优点与不足。评分标准见表2。

表2 教学能力评价

3.2.4 案例教学分析通过实操教学,反应出学生在教学中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大部分学生过于注重整体教学过程,忽视了每个教学单元的细节。从总体上看,学生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并通过打分环节增加了竞技性,提高了学生们上课的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建立专业实习模式,提升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设置校内外实习教学环节与专业培养无缝衔接。校外实习教学主要内容是实现综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11]。形成以校内课程教学为主及以校外实践为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互依互联,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12]。

3.3.1 开展裁判员实践学习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游泳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参与和组织基层游泳比赛裁判工作的能力。开展实践教学环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负责编排、组织,执行了首都体育学院、北大附小-丰台分校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游泳竞赛工作,通过多次的组织及执裁工作,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了实践能力,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效果。

3.3.2 专业教学实习在具备了一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第5学期安排专业教学实习,首先跟随任课教师观摩游泳课教学流程,并辅助教师进行教学,逐步过渡到独立完成游泳课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进度、教案的编写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课堂安全教育,强调教学组织及教学语言的运用,在技术方面重点掌握蛙泳、自由泳教学的顺序及方法,通过专业教学实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组织教学的能力,丰富了实践教学经验。

3.3.3 国家职业资质认证体育院校专业学生从入校后就围绕本专业相关知识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根据学生的就业需要,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现行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使学生毕业时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

4 “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分析

4.1 考核结果分析通过表3对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2013、2014级“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的考核结果分析,2013级专项23名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要求进行常规教学,83%的学生通过考核,35%的学生考核优秀。2014级游泳专项学生在入学前几乎没有经历过游泳训练的情况下,在前期重点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教学,全部学生通过专项考核,其中优秀率达到80%,说明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表3 2013、2014级“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的考核结果

4.2 专业技术达标结果分析

表4 专业技术达标情况

通过表4对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对比分析,2013级专项掌握4种泳姿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1%,达到游泳三级运动员标准的学生占35%。2014级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专项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程度,大部分学生可以熟练掌握4种泳姿技术,并达到了国家三级运动员水平,其中2人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3 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果分析通过表5对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2013、2014级游泳专项学生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013级通过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8%,通过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试的学生占65%。2014级游泳专项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教学,95%的学生考取了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同时全部学生考取了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的形式,在丰富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强了实践能力。

表5 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情况

按照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的规定,学生既要学习游泳概述、游泳的技术原理、教学法、游泳安全与卫生、游泳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等有关理论知识,又要较好地掌握各种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以及水上救护等多项技术和技能,并要通过比较严格的理论、技能和体能等测试标准。这些要求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游泳基础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高的。为此,2014级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项课教学,在2013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了包括多媒体技术教学、案例教学法、建立专业实习模式、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等一系列措施,并与2013级专项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根据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特点,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游泳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技术动作,并通过观看标准技术动作录像,在教师的讲解下,使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专项技术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考核为标准,设计案例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对接。

4)建立专业实习模式,提升了学生组织教学的能力,丰富了实践教学经验,并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2 建议 1)“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是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入校后选择的专项课程,在入学前大部分学生无游泳基础,因此前期训练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2)首都体育学院在开展“游泳与救生(主修)”课程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忽视教学效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有针对性地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加深学生对技术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

3)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与过硬的技术动作基础,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更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资料,以此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4,36.

[2] 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3] 陈伟霖,黄鸿生,蔡武成.普通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79-81.

[4] 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72-73.

[5] 游泳教材编写组.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周建平.大学实践教学的变革: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9(4):80-83.

[7] 于恒,张幼琴,王惠丽.浅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实验室学,2006(4):125-126.

[8] 张秀真,张灵芝,阮怀云.开发游泳技术CAI课件的依据[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2002(4) : 107- 108.

[9] 张爱平,唐画琴, 孟宪林.高校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游泳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4): 98-101.

[10] 赵运林.实践教学: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51-52.

[11] 刘冬蕾,马丽岩,郝鹏飞.经济管理类本科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1(2):142-154.

[12] 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2-83.

猜你喜欢
游泳理论体育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我们的“体育梦”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