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影响因素结构关系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2017-05-03 07:08高家尧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信度体力量表

高家尧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和长时间静坐行为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一种常态化现象,并被定义为一种慢性病,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调查发现全球30~50%的青少年的日常体力活动时间和强度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水平[1]。另有调查显示,我国某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青少年体力活动时间和强度未达到WHO推荐量的占37%左右[2]。正是因为体力活动不足,带来了一系列的体质健康下降问题[3]。在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下研究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遏制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下滑趋势,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已经成为了体育和公共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围绕着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操作性,成为了体力活动促进研究领域下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社会生态学认为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因素是多维、多层次的,且影响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4]。WELK[5]在社会生态学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了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将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因素划分为3类:倾向因素(Predisposing)、促成因素(Enabling)和强化因素(Reinforcing),各因素在青少年不同的年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概念模型的提出是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又一次发展和深化,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研究从单一层面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然而研究也多为2个变量间的关系研究,缺乏系统而又全面的研究[6][7][8]。比较和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发现:1)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2)现有的研究主要以社会生态学、健康信念模型等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理论分析,较少的涉及实证研究。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青少年的生长环境实际情况,以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进一步丰富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理论研究,并为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改变的实践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影响江苏省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的结构关系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网络数据库查阅和下载有关“体力活动促进模式”“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等文献200余篇,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本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问卷和量表的发放与回收均在2016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期间进行,以10~17岁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性别、地区和年龄进行样本的选取,所选样本分别来自徐州市(苏北N=503)、苏州市和镇江市(苏南N=760)、扬州市(苏中N=726)(表1)。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2 00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掉无效问卷14份,剩余有效问卷1 986份,有效率99.3%。

表1 调查对象人数一览

1.2.2.1 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调查问卷 青少年体力活动量的调查采用《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调查问卷(CLASS-C)》,该问卷(CLASS)是由澳大利亚DEAKIN大学设计,后来由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修订将其翻译修订为(CLASS-C),并进行了信效度验证[9]。而后上海体育学院李海燕博士结合我国内地中学生情况又重新进行了修订,各类活动能量消耗信度达标0.8以上[10]。

1.2.2.2 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量表 参考国内外关于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的调查量表,从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设计学生体力活动影响行为量表,共50个题目。问题的回答和计分采用李克特量表的5级评分形式,分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太同意”“同意”“非常同意”5个水平选项,分别计分为1、2、3、4、5,获取青少年对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感知程度。

1.2.2.3 量表效度和信度检验 在正式调研以前,于镇江市预发放问卷200份用于量表的项目分析、效度和信度检验。

项目分析:首先计算该量表题目得分,以得分占前27%和后27%的2个组别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极端组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将决断值检验未达显著(P>0.05)的2道题目删除。

效度检验:该量表的设计参照国内外较前沿的体力活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专家效度法对问卷的内容、提问方式和题项序列进行了调整,保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结果显示KMO值为0.959,Bartlett 球形检验的×2值为90875.975,DF值为1711,p<0.001,所提取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2%,能够解释绝大部分的信息,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

信度检验:内部信度的检验采用是克隆巴赫系数检验法,对量表中所有题目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巴赫系数α=0.931,具有较高的信度。外部信度的检验采用重测法,在问卷第1次发放1周之后,对90名青少年进行了第2次的问卷发放。外部信度系数为0.89,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外部信度。

1.2.2.4 量表条目的打包与合并 依据量表设计的理论框架和结构效度检验结果,将量表中的题目进行合并与

打包,然后计算出观测变量得分,其中,反向题目进行得分的反向替换再进行总分求和(表2)。

1.2.3 数理统计法频数和均值(标准差)的分析与整理在SPSS中进行。均值和标准差的表示采用±s。相关分析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推断统计的显著性水平设定为α=0.05;运用Amos软件对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拟合,参数估计方法采用极大似然法;拟合程度判断标准:CMIN值的P值未达到显著水平,CMIN/DF值<5,RMSEA<0.08,表示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RFI、IFI、TLI、CFI、NFI5个指标的值>0.9,表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数值在0.8~0.9之间,表示模型可以接受;PNFI和PCFI等值>0.5以上表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根据以上指标综合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各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皮尔森相关系数(见表3)表明,体力活动与三维度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完全一致,均为正相关(p<0.01)。首先,促成因素和倾向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3(p<0.01)。其次,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6(p<0.01),达到了高度相关水平。倾向因素与强化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7(p<0.01),也达到了较高的相关水平。最后,体力活动与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53(p<0.01)、0.474(p<0.01)、0.545(p<0.01)。所有因素间相关程度均达到了中高度水平以上,所有影响因素与体力活动水平之间的相关水平也达到了中度水平以上。表明各维度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接下来运用SEM建立三维度因素之间的结构模式,并拟合其路径系数,探索三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表2 量表问题合并观测变量一览

表3 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皮尔森相关系数

2.2 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结构关系的拟合与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本研究的假设模型进行拟合。从模型的拟合结果来看,该模型的CMIN的P值=0.079>0.05,CMIN/DF=3.982<5,RMSEA=0.069<0.08;相对拟合指数RFI=0.846,IFI=0.929,TLI=0.849,CFI=0.929,NFI=0.927,所有指数均>0.8;最后,PCFI=0.563>0.5,PNFI=0.562>0.5。通过以上指标可以综合看出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图1是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关系结构图,从中可以看出促成因素、倾向因素和强化因素共同解释了体力活动变量的74%的方差。倾向因素对体力活动的路径系数为0.26(p<0.001);强化因素对于倾向因素的路径系数为0.47(p<0.001),强化因素对于促成因素的路径系数为0.89(p<0.001),强化因素对体力活动的路径系数为0.33(p<0.001);促成因素对倾向因素的路径系数为0.36(p<0.001),促成因素对体力活动的路径系数为0.12(P=0.138>0.05)。由此可见,除了促成因素对体力活动的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不显著以外,其它各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均为显著。

图1 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关系结构关系模型

依据图1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删除影响不显著的路径(促成因素→体力活动),可以看出倾向因素和强化因素对于体力活动均有着直接的影响;强化因素通过促成因素和倾向因素对体力活动又发挥间接的作用;强化因素通过倾向因素对体力活动产生影响;总体来看,强化因素通过多途径影响体力活动,对体力活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理论上讲,倾向因素是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改变的直接发起点,青少年的兴趣、态度、信念、价值判断、运动认知、自我效能等内在因素直接决定青少年能否产生体力活动行为。然而本研究发现强化因素,也就是父母、教师、同伴的影响对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产生了直接的作用。分析认为,这种原因的产生是由于青少年仍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具备成年人的逻辑思维和推断能力,不了解体力活动行为的改变会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他们的体力活动行为更依赖于学校教师的督促作用、父母与同伴在行为和语言上的激励,显然,在青少年时期的体力活动行为改变上,更应当关注强化因素的作用。

促成因素作为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改变的物质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研究发现促成因素对于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倾向因素间接地影响着身体活动。在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影响中,物质环境如体育活动场馆、器材等作为物质保障因素,必须在青少年主动参与到体力活动中去才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同时,促成因素不能够直接地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而是通过物质环境因素影响着青少年的兴趣、认知、态度等因素,从而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的改变。同样的,强化因素影响着倾向因素,从而影响着青少年体力活动。在强化因素中,父母的关心和鼓励,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同伴的成败信息[11]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效能、兴趣、信念和态度等。因此强化因素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长期坚持体力活动行为,还能够通过倾向因素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的发起。

2.3 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综合得分分析依据各路径系数,计算出个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如表4所示,综合得分最高的因素是强化因素,分值为0.536;其次分别是倾向因素和促成因素,分值分别是0.260和0.094。依据分值可以看出对体力活动影响的3个因素中,强化因素产生的综合影响最大、路径最多,其次是倾向因素,综合影响最小的是促成因素。另外,强化因素通过各途径影响体力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倾向因素对体力活动影响是0.122,而通过促成因素和倾向因素对体力活动的影响仅为0.084。

通过路径系数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强化因素、倾向因素和促成因素。可以反映出在目前的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改变上,父母的督促和鼓励、教师的督促作用和同伴的影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即人际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促成因素作为综合程度影响最低的因素,反映出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地充足,能够保障青少年的体育活动需求。学校体育课能够按量开足,保障青少年动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能够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因此,促成因素在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中不处于主导地位。在现阶段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工程中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倾向因素的发展,注重青少年自觉自主地参与体力活动行为,有利于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保持。因此,本研究启示我们在接下来的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工程中应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影响和其运动动机促进,在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促进上应由硬件保障向个人内在动机转变,更加关注行为改变。

表4 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关系得分

3 结 论

青少年体力活动受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的多维度影响;强化因素对体力活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倾向因素直接影响体力活动行为,促成因素通过倾向因素对体力活动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强化因素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是倾向因素,综合影响最小的是促成因素。建议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促进工作应按照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发展进行,关注不同阶段中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作用,引导青少年主动、自愿地参与体力活动,关注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中的倾向因素发展。

参考文献:

[1] Bristish Heart Foundation.Children and physical activity—policy statement[R].Bristish Heart Foundation,2010.

[2] 高家尧,陈培友.江苏省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状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2):103-108.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R].Geneva: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10.

[4] 陈培友,孙庆祝.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的社会生态学模式构建——基于江苏省中小学生的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5):79-84.

[5] Welk G J.The Youth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Model:A Conceptual Bridg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J].Quest,1999,51(1) : 5-23.

[6] Dollman J, Lewis NR.Interactions of socioeconomic position with psycho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anobservational study of south Australian famil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2009,6(1):1-7.

[7] King KM, Ogletree RJ, Fetro JV. Predisposing,reinforcing and enabling predictors of middle school children’s after-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2011,42(3):142-153.

[8] Rowe DA, Raedeke TD,Wiersma LD.Investigating the youth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model: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validityevidence for a potential measurement model[J].Pediatr Exercise Science,2007,19(4):420-435.

[9] 王香生,黄雅君.香港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的评价: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研究[C].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7:157.

[10] 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11] 周基营,张力为.他人成败信息对认知任务自我损耗效应的调节作用[J].体育科学,2016(2):41-50.

猜你喜欢
信度体力量表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问卷是否可信
——基于体育核心期刊论文(2010—2018年)的系统分析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人类的收留
墨子论度
水下作战用啥枪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