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少君
摘 要:目前,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运用现代控制理论方法,依靠有效的能源管理控制手段,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能源管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8.037
1 我国企业能源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能源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1)能源管理的基础是数据,建立能耗数据采集、计量、统计、分析,以及能源报表等制度,完整、及时、全面地反映企业能源消费情况。
(2)建立能源指标体系,分析企业能源消费优劣,为企业能源消费的计划和控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企业用能经常忽略的问题
(1)能源费用,企业每月大额度的能源费用途归于何处。
(2)能源利用率,能源是否能真正物尽其用。
(3)用能管理,是否有明确用能管理指标体系。
2 控制论的发展
控制论是关于机器、生物和社会中的控制和通信的學科,是一门典型的横向学科。控制论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经典控制论,主要在机器领域单片机方面的应用,已反馈为主;二为现代控制理论,弥补经典控制论的不足,侧重于优化控制;三为大系统理论阶段,综合发展运用自动控制论、控制论和运筹学等学科,侧重在大系统中理论研究。
3 控制论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3.1 控制论与管理
在观念和理论上,控制与管理密切相关。管理本身就是控制的一种,通过管理的内容,指定的标准,预防的措施实现对企业的控制,避免出现的问题及危害。控制主要反馈来实现,通过反馈的信息,发现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的动态变化,及时捕获信息,以及反馈信息,从而及时的采取措施控制规划企业的发展。从而保证生产活动能有效的开展。因此,管理与控制在本质上具有同构关系。相似的系统控制内容。
能源管理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合理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将能源的有效利用与方法理论结合,实现对能源生产运作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组织运营管理,生产调度监督预防。以达到经济、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能源。能够正确反映企业各个用能环节的用能量,规范的进行统计测算,适时将企业各项用能指标,传递给领导者,为其了解企业的真实用能状况,判断能源管理的优、劣,发出正确的指令,提供理论依据及支撑的能源管控系统。是企业合理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增加能源有效利用率精细化使用、增强企业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保证。
3.2 现代控制理论在能源管控中的应用
企业能源浪费,粗放型使用能源都是由于管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掌握企业能源现状,无法准确的掌握数据以及无法了解执行的情况。现在的企业,由于没有形成共识的能源信息管理系统,没有把信息及时的利用,导致了能源浪费严重。这里建立能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生产工艺数据、能流数据的支撑下实现集产品计划、能源计划、能耗实绩的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企业的集中扁平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能源采购贮存、分配转化、使用放散等各环节的综合监测、调度和平衡优化,从而实现系统节能和管理节能,为企业领导、能源管理人员提供整个企业的能源数据通过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能源消耗系统的监控、日常管理、能耗分析、重点工序和设备管理等功能,帮助制定考核等制度,提高能源管理智能化。通过采集生产工艺数据、能流数据,支撑实现集产品计划、能源计划、能耗实绩的综合管控,可作为政府对企业能源的监管平台,对于企业的能耗进行统计分析及趋势预测等,包含用电、用水、用煤、用油、用热的各类能源消耗,实现宏观能源监测、分析及管理。实现企业的集中扁平化管理的一项新技术,实现多个能源数据的集中整合或分类处理的统计与分析,帮助企业等使用者全面及时了解有关配电、水循环、热力、原料供给情况及在整个能源动力系统的消耗能源的状况。可评判和分析在运行过程中各种工序、工艺、设备能耗的使用标准,从而有效的评估各项节能设备与当前采取措施的相关对比影响,并将相关管理和运营人员联系起来,建立更有依据更有效果的节能体系通过WEB把各种能耗日/月/年报表、数据曲线、分析结果等发布给企业管理人员。这些方法措施可实现对现代企业能源方面的管理控制。
4 结论
(1)针对我国企业能源使用方面的问题,将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应用到企业能源使用中。采用能源管理与控制论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能源管控平台。
(2)建立企业能源管理反馈式信息控制,指出我国企业能源管控的重点是建立能源管控平台保证反馈信息的健康畅通,以便及时,系统,准确的为能源管理控制人员提供信息。据此合理安排企业能源各项消耗。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能源资源节约,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率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以现代企业要以节能环保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实施切实有效的能源管控,促进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海.商业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2]席裕庚.大系统控制论与复杂网络—探索与思考[J].Acta Automatica Sinica,2013,39(11):1758-1768.
[3]吴冬寒.汕电力综合能力评价[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