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玮 张云路 李 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 100083
乡村地域景观规划个案研究∗
刘 玮 张云路 李 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 10008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景观逐渐出现生态环境破坏、地域性特征缺失等问题。文章以乡村地域特征为基础,通过研究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内容与方法,在保留地域传统乡土风貌和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乡村本土文化、环境与资源,实现乡村景观安全格局的保护、乡愁文脉的延续、循环经济产业的全面发展。
地域特征,乡村景观,绿色基础设施,乡村,黄山店
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乡土特色的缺失、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等。绿色基础设施是为将城市绿色空间整合成一个系统而提出的概念[1],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能够将基础设施规划、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理念融入生态保护之中,能对自然系统功能和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保护、恢复和维持,在实现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功能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2]。
国外学者对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3]、乡村功能性景观的规划[4]进行了深入研究,已形成基于乡村统筹发展的综合规划理论。国内对农业文化遗产与乡土景观[5-6]、从文化景观角度对乡村景观保护[7-8]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9]。
1.1 乡村生态安全格局的保护与建设
在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基础上,综合生态功能恢复对策、干扰控制对策,针对不同类型的斑块、廊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乡村生态安全格局方案进行适应性管理。
1.2 乡村地域文脉的延续
保护、恢复和强化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人对绿地环境的认知和归属感,通过强化现有绿色空间和加入符合当地不同元素的新的绿的空间来体现乡村特征的延续。
1.3 乡村循环产业的带动
通过提升和创建高质量的绿色网络空间,提升土地价值,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可持续的乡村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并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带来综合效益。
2.1 研究区概况
北京市黄山店村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由黄山店、恒顺场、太和兴三大自然村组成。距北京市区60 km,铁路公路交通可达性较高,交通条件较为优越。地处低山丘陵地区,夹括河自北向东南贯穿村域境内,村址建设在河谷两侧一、二级台地上,依山面水。村内林地面积广阔,植被茂盛,生态环境优越,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黄山店村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明清时期房山八景之一“红螺三险”,山上有古刹、石碑、玉虚宫等遗址。矿产资源主要为石灰石,有采石场工业遗迹和奇石山等石文化景观资源。在房山成为北京西南部生态旅游核心的契机下,黄山店村正由资源开采型村落转变为北京西南部的生态旅游村镇。
2.2 生态安全格局保护与建设
生态安全包含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和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安全格局强调乡村生态安全的空间存在形式,它是实现生态安全和乡村规划的有效途径[10]。
2.2.1 生态斑块的保护与构建
确立需要保护的生态斑块并根据斑块的性质采取不同的保护、修复、构建措施。对于黄山店村生态系统中生态服务功能效益较大、景观聚集度高、景观类型多样、景观形状指数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斑块作为核心生态斑块进行保护。对于核心生态斑块内的物种、濒危栖息地等建立生态缓冲区进行恢复并保护,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核心斑块主要包括山林斑块、农田斑块、村镇斑块。
1)山林斑块。增加山体物种多样性,选择乡土植被,同时兼具观赏生态防护功能和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修复山体森林。将山体按照具体情况分为近自然山体、人工干扰山体、近裸露山体3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恢复策略。近自然山体以生态保护为主,严格控制人为活动的干扰,确保山体原有的生态功能,在原有植被上采取间伐抚育措施,调整林相,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人工干扰山体以生态恢复为主,适当增加游憩设施,在植被稀少的区域增加乡土植物,丰富生态群落层次,增加游憩步道、观景平台等游憩设施,营造人亲近自然的空间;近裸露山体以植被恢复为主,通过建造缓冲水塘进行水源涵养,通过人工补植丰富生态群落层次,保持水土。
2)农田斑块。包括农田生态防护营建、农田生物栖息地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构建。生态防护体系包括农田防护林工程、农田护坡、农田防洪排涝工程等,主要分布在农田边界。农田生物栖息地主要包括生物廊道建设、农田斑块建设等,在农田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或生物休憩林等小型斑块将隔离的斑块相互连接,增强各景观单元的可达性。自然景观生态的构建包括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的天然林地、草地、水体等。
3)乡村斑块。包括乡村生态本底的重构、乡村生物栖息地保护、乡村景观生态营建。重构乡村原有的良好自然生境结构,结合周边自然本底,多方面嵌入生态理念构建下的公园绿地系统。将具有良好动植物资源条件的乡村生态斑块进行保护隔离和适度联通,保证乡村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功能性。
2.2.2 生态廊道的保护与改造提升
黄山店村落景观中的廊道主要有农田防护林廊道、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等。
1)农田防护林廊道:主要分布在农田的边缘地带,建设完善的农田防护廊道能够有效调节农田生态系统的小气候,保护田间的物种,有利于野生动物的迁移。
2)河流廊道(黄山店村的瓦井河):构建沿河岸的防护林,在河漫滩进行湿地恢复与建设,增加乡土湿地植物,净化地表径流,保证河流水质。同时营造丰富稳定的植物群落,能够完善滨水生态系统,为动物提供繁衍栖息地。
3)道路廊道:应结合林带建设,在提升道路景观的同时,增加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在黄山店景观格局规划中。以黄山店山谷中最重要的一条车行路为依托,构建黄山店景观构架的轴线,自东南向西北,轴线串联入口、村镇、坡峰岭、红螺三险等主要景点,引领整个村域景观格局。构建“一轴引领,脉络延伸,多点分布”的整体景观构架。景观构架中的脉络由轴线衍生,构建多点分布式的游憩体验点,丰富养生体验项目。
图1 黄山店养生产业体系规划图
2.3 乡愁地域文脉的延续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延续乡村的历史文脉。
2.3.1 自然资源的挖掘
以黄山店村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科学地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强化其乡土特色的空间特征。强化自然基底的保护,并补充绿色基础设施,营造基于自然资源的乡愁认同感。
2.3.2 人文景观的延续
黄山店村人文景观资源极为丰富。既有特色资源如周口店猿人遗址,又有多种类型的人文资源如红螺三险、古寺遗址、摩崖石刻等,以及历史悠久的传统民居宅院。通过自然和人文事件的介入,将山水格局、生态资源、民居建筑、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整合,在村落内部及村落之间打造文化上的动态衔接;将人文历史印记与乡村特色文化如民俗民风、民间艺术等地域性文化元素进一步融合。黄山店村曾经是资源开采型村落,存在废弃采石场、待改造的水泥厂等工业遗迹。规划时通过对工业遗迹进行复兴,建造体验式的观光农业区及矿坑花园,将采石场改造成中档养生居住公寓,水泥厂改造成养生产业服务配套设施。巧妙利用工业遗迹,完善黄山店村的养生产业设施。
在黄山店村景观格局规划中,设计师针对乡愁文脉的延续,未来养生宜居典范目标的“幽岚十景”:红螺腾焰、青山农韵、碧水莲波、迎风叠翠、古刹流芳、奇石夕照、朝阳晚眺、坡峰虹霓、渔舟唱晚、幽岚鼎新。
2.4 乡村养生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宏观上以整个乡村的生产生活为主体,构建乡村、自然、人类之间的循环经济网络,形成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串联的循环体系。中观上以黄山店村的物质循环为载体,建立产业之间的物质、信息的循环体系,形成循环性产业组团。微观上强调个体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再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同时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乡村产业选择要以资源为主导,对优势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将三大自然村进行更新和再生,结合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养生产业,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产业主要包括养生膳食体验、养生科学文化、绿色生活体验等。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项目包括康疗养生、运动养生、膳食养生、居境养生、社交养生、回归养生,形成完整的生态养生循环体系(图1)。以循环产业链带动多个行业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的整体发展。
[1]SANDSTROM U G.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 urban Sweden[J].Plann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2002,17(4):373 -385.
[2]张云路.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平原村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3]BISHOP K,PHILLIPS A.Countryside planning:new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M].London:Earth Scan,2003. [4]SELMAN P.Planning at the landscape scal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6.
[5]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7 (6):16-24.
[6]李树华.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土千年:从景观、风景与风土的关系探讨我国园林发展的大方向[J].中国园林,2004,6 (12):32-35.
[7]王云才,石忆邵,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24.
[8]单霁翔.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名城,2010(4):4-11.
[9]陈英瑾.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D].北京:清华大学,2012.
[10]任西锋,任素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园林,2008,10(11):73-77.
Research on Rural Region Landscape Planning
Liu Wei Zhang Yunlu Li Xiong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Beijing100083,China)
With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the rural landscapes are threatened with problems such as environment destruction,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loss,etc.The paper studied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rural green infrastructure establishment based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area,and proposed to fully respect the countryside local culture,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with their traditional native features and cultural trai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security,the continu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rural landscape,green infrastructure,rural area,Huanshandian
10.3969/j.issn.1672-4925.2017.02.007
2016-1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森林城市构建的北京市生态绿地格局演变机制及预测预警研究”(31670704);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
刘玮(1989-),女,博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candy8323703@163.com
李雄(1964-),男,教授,博导,副校长,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E-mail:bearlixi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