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
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玉米纹枯病发展蔓延较快,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减产损失在10%-20%,严重的地块可达35%。
1.纹枯病的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苗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侵害茎秆。最初在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初呈水浸状;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常多个病斑汇合连片似云纹状斑块,包围整个叶鞘,使叶鞘腐败,并引起叶枯。病斑可扩展至果穗,危害果穗。果穗苞叶上产生云纹斑状病斑,较大,可扩展至整个果穗苞叶可侵入果穗内部,使籽粒、穗轴变褐腐烂。茎秆被害病斑褐色,呈不规则形,后期破裂,严重时露出纤维。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见到稀疏的白色丝状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颗粒状菌核,菌核周围有少量菌丝和寄主相连。成熟的菌核灰褐色,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多为扁圆形,脱离寄主落入土壤中。
2.病原
水稻纹枯病菌为真菌,分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菌丝初为无色,后变淡褐色,有分枝。菌丝能在病組织内生长,也可蔓延到病部表面。在病组织表面的菌丝可集结成菌核,褐色、粗糙、扁圆或不规则形,上有少量菌丝与病组织相连,易脱落于土壤。有性阶段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在隐蔽、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产生白色粉末。
3.发病规律
纹枯病以遗留在田间的菌核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翌年或下一生长季节遇上合适的温湿度条件,菌核萌发长出菌丝在植株叶鞘上扩展,并从叶鞘缝隙进入叶鞘内侧,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病健叶和叶鞘相互接触及雨水反溅是造成田间再侵染的主要途径。在温暖条件下,湿度大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相对湿度小或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时病害发展受到抑制。纹枯病发生轻重与品种关系密切。品种间对纹枯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一般中晚熟品种病害发生时期长,病情相应严重。重茬连作,菌源数量积累增加则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种植密度过大则有利于发病。菌核生命力强,病原菌侵染和菌核生长适温28~32℃,10℃以下或38℃以上菌丝停止生长。菌核在12~15℃时开始形成,在30~32℃时形成最多,超过40℃很难形成。当气温在20℃以上、田间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气温上升到28~32℃且连续几天降雨,田间湿度在100%,最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和流行。
4.栽培及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应用抗病或耐病种类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目前消费上尚无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种类,高抗纹枯病的种类也较少。但选用早熟、耐病、高产的玉米良种,同样条件可降低病情。
(2)适期播种
理论证明,播期越早,玉米纹枯病越是过早发病,病情就越严重,损失产量也会越大。因而,应恰当晚播,防雨是预防病害的发作顶峰期的好方法。
(3)栽植密度。密度与纹枯病的发生关系也很密切。单位面积穴数、每穴苗数越多,其穴与穴间、株与株间愈荫蔽,湿度也愈大,适于病菌气生菌丝生长和蔓延。这是由于光照差,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少,光合效能低,不利于稻株积累碳水化合物,造成抗病力下降利于侵染发病。
(4)田间管理
实行轮作换茬,并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残体。将带有病体的表土掩埋至深层,从而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源:在玉米心叶期和心叶末期及时剥除病叶鞘及叶片,减少再侵染源。合理密植,防除杂草,开沟排水,改善田间环境。科学运筹肥料,施足基肥,适施氮肥,增施有机肥,补施钾肥,配施磷锌肥。
(5)减少越冬菌源
由于遗落田间越冬的菌核是纹枯病发生的重要初侵染来源,所以倒茬轮作是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由于纹枯病菌寄主范围较广,应尽量避免选用高梁、谷子、水稻、麦类等做轮作作物。倒茬轮作确有困难的地区或田块,要注意及时清除遗留的病株残体,并进行深翻,将带有菌核的表土层翻压在活土以下,以减少有效菌核的数量。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发病初期剥除发病叶鞘,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
(6)化学防治
防治玉米纹枯病较好的化学药剂有井冈霉素、禾枯灵、甲托、多菌灵、宝穗、粉锈宁、退菌特、拌种双等,其中以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最好。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400-500毫升,或40%纹霉星可湿性粉剂50-60克,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防治一次。施药前要剥除病叶叶鞘。另外,用种子量0.02%的浸种灵或用种子量2%的灵福合剂进行拌种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效。
(7)药剂防治
老稻田发病早而重的,在分蘖末期当病穴率达10%~15%时即施药防治。第1次施药后隔7~10 d再施第2次药。发病一般的田块,在拔节至孕穗期当病穴率达20%时施药防治。若水稻已进入乳熟期或气温下降到25℃以下时,即使病穴率已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也不必防治。药剂可选用井冈·嘧啶苷、苯甲·丙环唑、井冈·丙环唑、井·蜡芽等按使用剂量喷药液750~1 125 L/hm2。
(作者单位:154100黑龙江省鹤岗市种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