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移风易俗新风来

2017-04-27 09:19王帅张华刚
人民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东岭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王帅++张华刚

以红白理事会为平台,下大气力移风易俗,持之以恒整治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一股节俭、文明、和谐、健康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八桌酒席,摆在村文化活动室内,简朴却不失隆重。

“搁以前,搭个棚子,连请3天,大操大办,攀比成风!虽然农民挣钱不易,但许多人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日前,记者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朝阳村偶遇一场婚礼,村民马玉贵告诉记者:“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免费提供场地,控制规模,节约开支,村民打心眼里高兴。”

红白理事会“搭台”,乡贤“明星”“唱戏”。记者看到,在该村文化活动室的四面墙上还挂着“朝阳村十大孝子榜”,默默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20多年的村民隆金斗的照片被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村民坐席(西府方言,意为吃酒席)回来不再评论谁家娶的新娘子漂亮,谁家的事过得排场,反而都冲我竖起大拇指。”隆金斗颇感自豪地说。

朝阳村的变化是宝鸡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节俭新风尚的一个缩影。

宝鸡是始祖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3000多年前周公就曾在这里“制礼作乐”,被孔圣人誉之“文明之邦”。传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红白理事会为平台,下大气力移风易俗,持之以恒整治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一股节俭、文明、和谐、健康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旧习不改,新风难行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好面子爱攀比的陈旧观念有所抬头,表现在办红白喜事上比排场、比阔气成风,铺张浪费现象愈演愈烈。“甚至部分经济并不宽裕的群众也‘死要面子活受罪、办一场事欠一屁股债的现象时有发生。”宝鸡市文明办的同志向记者坦言,“移风易俗,势在必行!”

移风易俗涉及人际关系调整,首要的是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宝鸡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红白理事会制度的《通知》,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由村干部、老党员、退休老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到理事会任职,并吸纳农村“媒婆”、挂职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参与,凡村民有中有红白喜事,理事会便主动上门服务。目前,全市1729个村庄里已有70%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为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落后观念,宝鸡市以县区为单位制作“婚丧事俭办”“敬老孝亲”承诺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以镇、村为主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头遵守新规。依托道德讲堂、广播室、宣传队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眉县还依托传统文化促进会在全县106个道德讲堂开展农村婚嫁新风专题培训,培训“媒婆”、镇村妇女干部2200余人。同时,还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宝鸡文明网、微博、微信等平台,宣传移风易俗、倡导厉行节约,当地电视台还与传统文化促进会等社会力量合作,开通了陕西省首家“文明频道”,开设了《文化正能量》《西府道德讲堂》《德育动漫》《论语300讲》等传统文化、人文类节目,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示范引领,新风扑面

不摆花圈,不演歌舞,不设管乐,这样看似寒碜的葬礼如今在陕西第一村“东岭村”已司空见惯。

“以前村里人去世,丧事程序办下来得7天甚至15天,许多在企业里上班的村民因此耽误工作,对生产影响很大,现在基本全部变成3天,节省了人力物力。”东岭村党委书记李黑记告诉记者,村上的红白理事会制定了“三个严禁”(在操办丧事上严禁唱戏、严禁演歌舞、严禁叫管乐队)、“四个坚持”(坚持不讲排场、坚持不摆阔气、坚持不互相攀比、坚持不举债办婚事),几年来为群众减轻负担100多万元。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东岭村调研时对该村两个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宝鸡市复制推广东岭经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市、县、镇每年分别重点抓3个红白理事会示范点,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婚丧嫁娶招待范围、办席标准、规模上限、烟酒档次、车队乐队等作出了明确限定。

各县区还注重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陇县建立了“群众身后事”关怀机制,关怀党员、离任干部、先进模范人物和群众46人,支出关怀基金23000元;千阳县在各村设立法官讲法堂、民风说事屋,倡导文明新风;扶风县通过党员干部会、专题座谈会、道德评议会,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眉县弘扬传承张载文化,广泛征集好家风、好家训1000多条,在家家户户悬挂,营造“人人崇尚家庭美德,家家分享好家风好家训”的浓厚氛围;西岐故里岐山县开展“弘扬周文化、传承好家风”活动,大力弘扬邢氏、王氏、牟氏家训……

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大力宣传引导,开展陋习专项整治,宝鸡市累计遏制了400多起铺张浪费事件,为群众减负6000多万元。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

“白事吃饭不摆席、一律一碗端”“不准请乐队”“迎亲车队不得超过6辆”……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18个村的《村规民约》对婚丧嫁娶条分缕析、规定具体。“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必须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鲜萍认为,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方为治本之策。

为此,宝鸡市总结经验、建章立制。目前全市已有67%左右的村在《村规民约》中写入了红白理事会制定的标准和要求。岐山县凤鸣镇堰河村、薄村镇赵家台村、京当镇张家村等村的《村規民约》还采取“三字经”的形式,将婚丧嫁娶标准编成歌谣,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家喻户晓;金台区对全区86个村的《村规民约》制定流程进行规范,在《村规民约》建设中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同时,他们还灵活机制,各村红白理事会确定义务监督员,凡有红白喜事,监督员就会提前主动上门与事主沟通,提醒其按规定过事。千阳县朝阳村的红白理事会为村民免费提供礼堂、厨房、桌椅等设备,由事主自己采购制作,节省了大笔费用;金台区东岭村的红白理事会免费帮群众订酒席、提供帮工等服务,为群众解了不少难缠事。

再好的制度也离不开监督。宝鸡市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和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条件,成立移风易俗检查督导组,坚持每季度检查一次,结果在全市通报,凡出现婚丧事大操大办不正之风的,给予黄牌警告,直至撤销荣誉称号,有力促进了农村从简戒奢新风尚的形成。

猜你喜欢
东岭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话剧《红白喜事》中“郑奶奶”人物分析
手架车
李黑记:党员、农民和企业家
浅析农村婚丧嫁娶“宴请成风”的现象
从铁皮加工铺到中国500强
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
论“督管”在乡村红白喜事治理中的出场
狠刹大操大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