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26 21:47周嘉慧霍佳雨娅妮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新媒体

周嘉慧+霍佳雨+娅妮

【摘要】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面临着安全问题。由于网络迅速发展及其对大学生影响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使得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安全问题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大学生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网络成瘾,网络受骗和网络失范等。面对大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应对,通过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创造网络文化的健康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时代能更加安全的利用网络。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安全;网络失德

一、当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安全现状

在当今新媒体发展时代背景下,网络计算机技术得以充分的利用,其应用范围也开始不断的扩大,这就直接促使社会各界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网络作为当今社会最流行的工具,不得不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如今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输异常迅速,里面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多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与发布也受到严重的威胁。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的信息安全,即包括网络系统中的软硬件的安全以及存储数据的安全。然而毕竟在很多方面会有漏洞,一些不法分子或消极分子就会抓住这些不足点,利用网络危害他人。他们窃取内部资料破坏信息的内容,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随着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依赖性的逐渐加强其网络结构也日渐复杂化,于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要求的水平和是实施程度依然存在不足。

二、网络安全问题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截止2013年2月我国网民有6.18亿人,其中青少年学生群体占1/4。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从网上获取。互联网作为新媒体,一方面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学习资源、全新娱乐方式和交往途径。与此同时,互联网也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发泄不满情绪的自由空间。尤其是在很多国家事件或社会事件中,大学生会利用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另外,他们的心情不愉快也通常表现在游戏中。网络游戏作为大学生建立了一个虚拟现实。处于人生黄金时期的大学生对美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追求、欣赏、向往所有美好而华丽的事物。网络游戏制作者正是依靠这种心理,不断寻找着商机。多数的网络游戏通过精良的制作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充满曲折情节的故事、细腻描绘的人物、宏大且唯美的场景,都给大学生造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神秘动人的背景音乐、逼真的打斗音效,都带给大学生以绝佳的感观刺激。在游戏中,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奔赴一场场由文字、图像、动态影像、音频等各类刺激组成的神秘而华丽的感观盛宴,这一切都可以由大学生自己来自由控制。这种丰富性、刺激性与学校生活的单调、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它带给大学生的震撼和吸引就变得无法抗拒了。

三、注重网络安全问题对大学生意义重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够将网络利用起来则会对自己十分受益,如果处理不好自己和网络的关系那将影响大学生的发展,综合各方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成瘾行为

网络成瘾通常是指在无成瘾物质条件下的上网冲动失控现象,其主要症状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欲望,一旦上网就无法停止。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有:(1)网络游戏成瘾;(2)网络关系成瘾;(3)网络色情成瘾;(4)网络信息成瘾。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通常放弃其他活动,旷课、通宵上网,这样网络成瘾问题所反射出的影响就不仅存在于他们的心理伤害了,而是对他们的身体也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各种“瘾”性因素都一步步诱导着大学生的健康。

2、网络犯罪行为

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为犯罪工具或者犯罪对象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行为。一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二是以网络为攻击目标的犯罪;三是以网络为获利来源的犯罪。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主要有:利用网络宣扬封建迷信、赌博、暴力、凶杀、恐怖、邪教,扰乱社会秩序;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或实施黑客行为,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利用网络窃取账号、信用卡资料等,侵害公私财产;利用网络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利用网络实施诈骗、敲诈勒索,获取不正当利益;利用网络兜售、抄袭他人论文、软件等智力成果,侵犯别人知识产权;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传播、贩卖色情淫秽物品,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等。

3、网络受害行为

大学生因为年纪尚小,且经历较少,所以在对新媒体带来的一些问题上较难处理。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第一,网络交友受骗。很多犯罪分子抓住青少年单纯的特点,利用网络对其进行蒙骗,引导他们走向歧路或者直接欺诈他们;第二,网络交易受骗。随着网络的日益繁盛,网络也影响了广大百姓的消费模式,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网络购物开始普遍。然而青少年却很容易泄露信息,并且在受到利益伤害时也不懂得保护自己;第三,遭遇网络攻击。大学生正是容易冲动的一部分群体,他们在网络上容易被刺激进而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大学生的网络水平毕竟有限,容易受到电脑病毒破坏或文件丢失等一系列问题。

四、大学生如何规避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

1、加强网络信息素养的培育力度

通过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素养水平,促使大学生们能够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使用互联网络。加强媒介素养的培育。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这其中,主体是社会公众,对象是大众传媒,主体与对象之间通过“认识”、“利用”、“参与”相互联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媒介素养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有效选择、科学甄别、正确理解以及积极参与传播大众信息资源的能力。

2、加强网络素养的培育

网络素养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在网络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具体剖析,这种技能和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信息的选择、甄别、理解、传播有关的素养;在网络平台理性、主动进行信息创造和观点表达的素养;利用网络工具发起、参与网上协同作业的素养;利用网络平台开拓、维护新老人际关系的素养;了解掌握网络社会基本生态、道德标准、行为准则、表达习惯的素养。

3、加强信息素养的培育

信息素养其实是指大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够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够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能够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够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能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发挥大学生网络素养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参与学校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在精通网络技术和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

新媒体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大学生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是刻不容缓的,一方面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世界观。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增强自律意识,正确认识到网络给自身带来的利弊,学做一个高素质的网民。

【参考文献】

[1] 曹 虹, 王曦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J]. 科教文匯, 2013.

[2] 周 波, 廖 峻.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探析[J]. 教育与职业, 2010.

[3] 卢 伟.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J].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作者简介】

周嘉慧(1998—),女,汉族,山东德州人,本科学历,单位:黄淮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新媒体
邯郸市档案馆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全省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培训班在武汉举办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