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该实验日光温室全日光培养,采用玻璃材质的生长架,其透光性好,利于瓶苗生长。在春秋温度适宜脱毒瓶苗生长的季节,对玻璃生长架上脱毒瓶苗进行控温处理。可明显加快植株茎的纵向生长和加粗,进而促进植株净重的增加,说明该培养方法即具有采用玻璃材质的生长架透光性好的优点,又避免了玻璃材质的生长架夏季易温度过高进而造成瓶苗生长迟缓和烧苗现象,对植株的生长比较有利,可进一步扩大实验规模以提高被试植株生长性状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的基础上,确定是否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脱毒瓶苗;控温培养;植株净重;增加
本试验采用日光温室全日光培养,玻璃材质的生长架,透光性好,利于瓶苗生长。春秋两季温度比较适宜脱毒瓶苗的生长。夏季时,日光温室温度较高,玻璃材质易产生高温热传递,导致生长架温度过高进而造成瓶苗生长迟缓和烧苗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对玻璃生长架进行控温处理。通过此次试验,以验证控温处理适宜瓶苗生长。
一、供试材料
玻璃生长架、培养瓶、庄薯3号脱毒苗、大方盘、温度计、水。
二、试验实施方法
1.试验设计:该试验设在庄浪县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中夏季(6-7月)高温时。采用对比法设计,共设两个处理:T1(CK)生长架常规培养(对照):将切段转接好的马铃薯脱毒瓶苗放置在玻璃生长架上培养;T2生长架控温培养:在玻璃生长架上放置盛水3cm深的大方盘,然后将切段转接好的马铃薯脱毒瓶苗放置于水中。
试验每个处理20瓶,设置3次重复,共60瓶。重复Ⅰ放置在培养架的上部,重复Ⅱ放置在培养架的中部,重复Ⅲ放置在培养架的下部。每瓶转接25株,转接好后放置于日光温室内生长架上培养。其他管理同于脱毒苗的日常管理。
2.观察方法:培养期间肉眼观察其长势,每隔一天分别于早中晚3次记载温度和瓶苗的生根情况。培养15天结束后,每个处理随机抽取10瓶测量脱毒苗的茎粗、株高、根长、叶片数、鲜重等植物学性状。
三、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对15天生长期控温培养和常规培养马铃薯脱毒瓶苗的定期观察,得到了茎粗、株高、根长、叶片数、鲜重等性状的测量结果(表1)。我们用统计学SPSS软件对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控温培养有利于马铃薯脱毒瓶苗的株高生长。与对照组平均值(56.37cm)相比,控温培养(66.05cm)明显高于常规组水平,T检验方法(p<0.5)证明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2.控温培养有利于马铃薯脱毒瓶苗植株的加粗生长。与对照组平均值(1.16cm)相比,控温培养(1.43cm)明显高于常规组水平。单是T检验结果(p=0.124)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可能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数以优化实验结果。
3.控温培养对马铃薯脱毒瓶苗根的生长植株无显著影响。对照组平均值(65.03cm)与控温培养(65.4cm)相比,未见显著差异。T检验结果(p=0.519)亦无差别。
4.控温培养对马铃薯脱毒瓶苗叶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照组平均值(8.33)与控温培养(8.67)相比,未见显著差异。T检验结果(p=0.936)亦无差别。
5.控温培养有利于马铃薯脱毒瓶苗的生长。对植株的净重测量显示,与对照组平均值(0.18g)相比,控温培养(0.23g)明显高于常规组水平,T检验方法(p<0.5)证明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可能是由于控温培养促进了马铃薯脱毒瓶苗植株茎的横向和纵向生长共同引起的。
四、结语
通过以上综合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对玻璃生长架进行控温处理,虽然对马铃薯脱毒瓶苗根和叶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可以明显加快植株茎的纵向生长和加粗,進而促进植株净重的增加,说明该培养方法即具有采用玻璃材质的生长架透光性好的优点,又避免了玻璃材质的生长架夏季易温度过高进而造成瓶苗生长迟缓和烧苗现象,对植株的生长比较有利,可进一步扩大实验规模以提高被试植株生长性状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的基础上,确定是否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邵倩(1989-),女,甘肃庄浪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