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7-04-26 20:30刘红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鹿邑县新课程目标

刘红星

摘要:新课改使中学数学课程教学呈现出新气象,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对鹿邑县部分中学新课程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调查与访谈发现,主要问题有教学目标设置不全;教学内容脱离生活;课堂设计陈旧老套;学生学习参与程度较低;作业布置忽视差异。解决这些问题,建议设置有机结合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新颖别致;教学要回归生活;作业布置要体现差异;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教师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质:课程课程目标上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及发展性,学习内容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回归生活;学习方式上更突出实践、探索及合作交流;培养方向上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新的特质使数学课程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敢于发言、质疑、表达自身观点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不断进入数学课堂,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但随着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课程改革将履步维艰。因此,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探索、研究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式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针对鹿邑县部分中学新课程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调查过程

2016年5月—7月,我们选取了鹿邑县第三高级中学初中部、鹿邑县涡北镇第一初级中学、鹿邑县玄武镇第一初级中学三所学校的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550份问卷,回收546份,有效问卷526份,有效问卷率95.6﹪。同时,深入课堂,对三所学校的10名一线数学教师进行课堂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课堂上的状态,并予以记录。

二、调查结果

对鹿邑县三所学校的500多名初中生和10位一线数学教师的课堂观察与访谈发现,当前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导着课堂教学的方法与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改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设置应根据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全面设置课程教学目标。这三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关键。但我们在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全面,最为典型的是缺少情感目标。

(二)教学内容脱离生活。通过调查分析以及课堂观察发现:大部分数学课堂存在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的状况。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忽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善于发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请看对教师和学生访谈的片段:

问:您是如何将课堂教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

教师:小学的数学内容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程度较高,初中数学相对就较低了,我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讲几何图形的时候会与生活中的实物相结合,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在讲代数的时候很少考虑这个方面。

问:教师讲的内容能引起你的兴趣吗?为什么?

学生1:老师讲的内容非常没有意思,都是课本上的例题。讲完例题就是做练习,然后改错题,都是为了中考。

学生2:我上课基本不听课,因为都听不懂。我更喜欢英语课,老师经常让我们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更愿意学习英语。

(三)课堂设计陈旧老套。新颖的教学设计能够使课堂感情饱满,气氛活跃。但在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情景创设”陈旧老套。如在无理数的教学中,一位老师从有理数的复习入手,针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导入方式不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四)学生学习参与程度较低。学生参与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但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较低,与教师能够很好互动的学生常常是前几排和中间的同学,后几排的学生和两边的学生上课和教师几乎不存在互动的情况,有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和教师没有任何的交流,对于这样的现状,教师也没有任何的补救措施。

(五)作业布置忽视差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但在课堂观察和调查中发现,教师布置的都是同等水平的作业,部分学生写作业困难。这可能造成抄作业现象或者不写作业的情况,会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情况形成恶性循环。

三、解决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的建议

笔者通过与其他教师给分交流发现,上述问题具有典型性。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建议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设置有机结合的三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如同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一個事物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目标。教学目标要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设计,而不是互不相干。

(二)教学设计要新颖别致。为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教学设计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要回归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四)作业布置体现差异。教师应该做到作业分层,对于后进生要降低要求,布置一些最基础的作业,对于大部分学生布置一些转化例题类型的题目,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针对数学学习比较突出的学生,要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程上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的中不能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教上,也要关注学生的学,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多于学生交流,尤其是后进生,要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提问、多表扬、多关心,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鹿邑县新课程目标
鹿邑县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鹿邑县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国办文件精神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鹿邑县
鹿邑县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