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7-04-26 20:27王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诗歌课文小学生

王江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为小学生们学习语文打好牢固基础、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们必须要引起重视,并将朗读与培养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以促进小学生们更牢固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好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有效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对于培养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良好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阅读材料提高教師们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帮助小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让学生们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感,从而实现教师们的教学目标。

一、充分重视朗读教学,探索有效朗读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国,阅读教学必须要读,同样张田若先生也表达过同样的教学思想,他说阅读教学,第一位就是读,第二位也是读,第三位还是要读。这足以说明了朗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新课标指出,阅读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们搜集信息、认识新事物、拓展思维并且获得审美的体验,这说明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学生们进行阅读学习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朗读,只有通过准确流畅富有表现力的朗读,学生们才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透过朗读,学生们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用书面语言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从根本上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们通过观察学生们的朗读情况,也能够更加恰当的开展教学,学生的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条件,没有这一项支持,教师们就不能够知道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就无法从学生们较弱的地方入手指导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们必须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环节。教师们可以通过自己示范,提升学生们的朗读兴趣,因为一部分学生们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到朗读额魅力,因此教师们必须要让学生们提起朗读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就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朗读可以体会到文章中的精词妙句,进入到作者描绘的场景,从而产生了探索课文的学习欲望。

二、感受诗歌文化魅力,触探有效朗读方法

诗歌是一门以语言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可以让人们沉浸于此,但必须要以理解诗歌内容为前提。教师们在进行小学诗歌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学生们是否能够对诗歌有正确的理解。例如,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出塞》,诗人表达出希望战争早日平息,烟火早日熄灭,平民百姓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并将这个希望寄托在英勇善战的将军身上,只要将军在就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希望。但是作者却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出这些感情,学生们很难直接从字面理解出这些深层含义,因此教师们要帮助学生们准确的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悲壮之感,有助于小学生们在朗读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另外,教师们还要注意让学生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诗歌是由语言组成的,其特点就是简洁准确形象,因此教师们要最大程度的向学生们展现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们惊叹诗歌的美妙之处。

例如,《登黄鹤楼》中“更上一层楼”中的“更”字,就运用的十分巧妙,意义深远,若是用其他的词,如“再、又”等等,就不能表达出作者想要看的更远的愿望,这是诗歌语言美的体现。除了语言美,诗歌还有意境美,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在脑海中勾勒出诗歌描绘的画面,在丰富的诗歌情境中畅游,更全面的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是要从学生们自己的朗读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情感美。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解决,是充满了诗人情感的结晶,好的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更能够让学生们进入那个诗歌描绘的画面,增添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反复朗读,更好的领悟诗歌情感。

三、体验叙事文章情节,体验有效朗读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类的文本覆盖面十分广泛,小学语文的教材在编辑们编制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根据小学生们的心智成长选择合适难度的课文,当然篇幅长度和课文深度也会有所调整。因此,教师们在引导学生们朗读叙事文章时也要根据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等特点,在不同年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叙事类文章的特点就是描述性语言相对偏度较多,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更加注重学生们在朗读过程中对情感的把握和对教材内涵的理解。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在自控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发展较不成熟,因此在选择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选择一些篇幅较为简短、难度较低较为童趣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大部分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文章能够更好地让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们接受和理解。

教师们在指导这一阶段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培养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欢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增加一些小游戏以吸引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们来说,他们的语言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课文的情感和深层内涵,教师们在这一阶段可以逐渐加深难度,并对学生们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例如,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快速完成的,也不是只要教师们在某些方面努力就能够完成的,提高有效性需要教师们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总结创新,要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课堂中根据不同文章的类型熟练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已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华.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刍议[J].少儿科学周刊, 2015,(5):52-53.

[2]葛东民.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学周刊, 2015,(4):85-86.

[3]苏海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4):156-158.

猜你喜欢
诗歌课文小学生
诗歌不除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