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利
摘要:宝鸡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近年来,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仔细分析,在全省、全国的各项业务比较中,仍然落后于其他地区。本文将针对本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近五年的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状况,做以调查分析,以期对本地区今后的读者服务工作有所指导。
关键词:宝鸡地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
近年来,国家对“全民阅读”极为重视。从2006年4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开始,直到2014年、2015年“全民阅读”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来,“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广泛受到群众的关注。而图书馆作为这一活动推广的前沿主阵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作为“全民阅读”主要服务阵地的各级图书馆纷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增添设施,开展活动,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广大群众。地处西部较为落后的宝鸡地区也积极行动,各县区公共图书馆在省市两级馆的指导和帮助下,将业务工作全面拓展,努力开展读者服务活动,使本地区图书馆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宝鸡地区各县区公共图书馆近五年来的读者服务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份,收回11份,回收率92%。
一、目前宝鸡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工作现状
(一)读者人数大幅度增长,借阅量直线上升
图书馆读者人数的多少直接体现本馆服务工作的质量,优质的服务水平会吸引大量的读者到馆阅读、咨询。从调查情况来看,近五年来,各馆的读者人数大幅度增长。例如:在2011年的时候,各馆持证读者除扶风、渭滨两馆以外,其他各图书馆都只有二三百人。而到了2015年,各馆持证读者都以超过千人,甚至有些馆超过2千读者。由于读者人數的增长,各馆的年借阅量也在逐年上升,每年的工作总结中也不在像以前一样需要再虚构数字来应付上级考核。这对于西部地区的图书馆来说,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外借服务点的增加,提升了读者服务工作
作为本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来说,由于交通不便、时间紧张等各种原因,所服务的读者人数非常有限,而大多数的辖区内人口无法享受到图书馆的免费资源。本地区各县级公共图书馆依照宝鸡市图书馆推出的“馆—点—线”制工作方案,都不同程度的设立外借服务点。近年来,外借服务点在各馆的积极推进下,由2011年全地区共计60个,增长到2015年全地区共计291个外借服务点,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服务读者的范围,既方便了群众,也拓展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推升了读者服务工作。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关注纸质文献,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手机,大街上低着头的“手机一族”随处可见。敏锐的图书馆人及时扑捉到了这一信息,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全地区有8个图书馆及时购置了电子书借阅机,每台借阅机储存电子文献资源3000册以上,为“手机一族”读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读者们都积极体验“手机轻松扫一扫,千册万卷跟你走”所带来的便捷服务。让那些认为纸质文献不太方便携带的读者们,有了阅读的条件,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四)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调动读者阅读兴趣
阅读推广活动是近年来,各级图书馆都在大力拓展的业务。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能够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的读者人数减少,为了吸引读者、服务读者,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在尝试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方式。作为基层图书馆,我们也在积极参与,送书下乡、举办展览、召开读者座谈会、播放优秀视频、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等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据统计,本地区各县区级图书馆全年开展各类活动,由2011年的平均10次左右,增长在到2015年的平均57次左右,服务读者人数由2011年平均8千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2.5万人次以上。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馆舍面积太小,读者服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本地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大多都是旧建筑,有5个馆的建筑面积只有800平方米左右,除过办公室、楼道、卫生间等,能够正真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场地少之又少。再加上要区分借阅室、少儿室、电子阅览室、古籍室等必备科室,用于读者阅览的座位数严重不足,调查的11个馆中,除了陈仓馆的少儿阅览坐席时170个之外,其余各馆的阅览坐席都不足百,甚至有1个馆只有12个坐席。一方面是如此少的阅览坐席,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读者数量,二者之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平衡的。由于场地太小,一些室内的读者服务活动也无法在馆内正常开展,这一样以来就大大影响了读者服务的质量。
(二)馆员数量太少,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
本地区县区相对较为落后,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11个县区馆工作人员总数只有86人,平均每个馆不足10人,而且有两个馆现在还是文化馆、图书馆两馆合一。由于馆员人数少,在读者量增加、业务量增加的情况下,每个馆员都身兼数职,工作只能是哪一样催的紧,先干哪一样,不太急的工作就往后推,甚至就应付一下检查,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以岐山馆为例:9名工作人员,除两名领导、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外,其余6人分管6个科室,为了满足每周56小时的免费开放时间,两人一组日常开放3个科室,在周六、周日读者量高峰期,只有一名馆员上班,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服务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再加上这些馆员当中,只有四名馆员毕业于图书专业,其余都是其他专业。另外,这支队伍中还有三分之一是由志愿者、公益岗位和临聘人员组成,业务素质无法保证。同时,馆员当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只有16人,还都集中在两三个图书馆,馆员年龄偏大,接受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人员严重不足、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都成了导致服务质量不高的条件。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资源严重不足,不能全面的服务于所有读者
根据调查问卷来看,本地区11个图书馆都没有专门的视障阅览室,现在仍有4个馆甚至都没有盲文书刊,而其余各馆的盲文书刊数量也很有限,也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现有资源数量少、比较陈旧,不能满足辖区内视障读者的阅读需求。由于馆舍建筑陈旧,几乎各馆都没有专业的无障碍通道,对于残障读者来说,到图书馆阅读很不方便,这就打击了他们到图书馆来阅读的积极性。
(四)文献资源太少,无法满足读者
由于本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各馆的业务经费差距太大,就购书经费来说,在2015的时候,购书经费超过10万的有5个图书馆,其余都不足10万,甚至太白馆都没有购书经费,那么所购买的文献资源数量就不一。从2011年到2015年期间,虽然各馆都不同程度的购买新书、电子书借阅机等纸质和数字资源,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相差太远。虽然在2015年的时候,各馆的藏书量平均达到五万册左右,但因为各馆原本藏书数量较少,只有三四万册左右,而且图书大都很陈旧,新增的图书满足不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立足现状探究提高读者服务的方式
(一)努力提高馆员自身素质,积极培养一支稳定、高效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县级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是其工作的关键,没有一支掌握专业技能和现代化工作技能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建设好现代化的图书馆,就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首先应该重视省、市圖书馆举办的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积极派馆员去学习,同时鼓励馆员接受继续教育和深造,使其努力跟上信息时代下的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步伐,以更好地为开展读者服务创造条件。其次要协调人员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陈述本单位的困难,由主管部门协调工作人员数量,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随意流失,读者服务工作才能不留于形式。
(二)依靠网络媒体,提升读者服务层次
对于图书馆来说,要更好的服务于读者,首先就要搞清楚读者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贴心的服务工作。现代社会,网络媒体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工具,各图书馆应当科学利用网络媒体,通过开通网站、QQ读者群、微信平台等各种读者服务平台,与读者互动交流、沟通,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从而促进图书馆自身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积极构建或完善本馆的数字资源数据库,增加数字资源存储量,为读者增加新的阅读渠道和阅读内容,让网络资源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将本馆的一些工作动态、活动开展情况展示给读者,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图书馆各项职能,更加合理的利用图书馆。
(三)打破空间界限,为读者服务扫清一切障碍
时代在发展,图书馆服务工作也在不断地发展,业务在不断地拓展,而现有的馆舍条件严重阻挡了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馆内的这几个部室上,而因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图书馆的馆舍不足,那我们就可以突破图书馆的界限,尽可能多的建设服务点,为那些阅读有困难的读者、行动有困难的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把“馆—点—线”制工作方案发挥到最大作用,让辖区内所有读者都享受到图书馆的免费资源。
(四)读者服务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多元化
近年来,虽然在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动下,本地区的阅读推广活动去等了一定的成绩,但内容较为单一,也形式是固定的模式。
结语
总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提升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能力,更是一个长期的紧迫任务。本文只是根据调查问卷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做以简单汇总、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要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提升读者服务能力的新途径,以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依赖性、认同感,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感召力、竞争力,不断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邹琦.珠江三角洲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发展[J]图书馆论坛. 2005年4月第25卷第2期.
[2]李颖.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浅析———以邯郸市图书馆为例[J]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21卷第28期.
[3]宋晓梅.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初探———以彭州市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年6期总第190期.
[4]南爱社.浅析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业务研究.2014年第4期.
[5]张诗扬.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年第25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