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2017-04-26 10:54桑青松李楠楠童张梦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介作用情绪智力社会适应

桑青松 李楠楠 童张梦子

关键词:中学生;情绪智力;社会适应;羞怯;中介作用

摘要:研究采用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青少年害羞量表、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770名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5.17岁,SD=1.91)进行测试,探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并分析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阶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情绪智力对积极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适应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积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羞怯在情绪智力与消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法检验发现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P<0.05)。这说明情绪智力不仅能直接预测社会适应,还通过羞怯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B84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135(2016)05-0646-09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依赖于国家的综合国力,高素质人才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增强高素质人才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意义重大。社会适应是人类与社会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中达到平衡的过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帮助有机体获得独立成长和承担社会责任。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環境的过程即是社会适应。有国外学者从社交技能、学校归属感、孤独感及社会不满情绪四个方面来测量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并认为社交技能的缺乏会导致个体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如同伴排斥、孤独感、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或出现退学问题。持社会学立场的研究者将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的两大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适应一般指个体从心理层面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状况,可以从自我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及环境适应四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个体在面对新情境时一般有三种反应方式:改变环境以适应自身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观念以接受新情境、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以克服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焦虑。

Salovey&Mayer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外学者着重强调情绪智力伴随着情绪的人际特征而出现。社会功能观认为与社交有关的情绪信号有助于个体了解在与他人交往中如何做出恰当的反应。情绪智力是个体识别、运用和管理自身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包含个体感知潜在的情绪信号,适应不同情绪和社交情境的能力。准确感知情绪信息的能力与个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灵活性有关,情绪智力包含了个体注意、接受情绪线索以提取刺激的固有信息的能力。准确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可以帮助个体觉察潜在的互动及对社交关系的维持。情绪智力较高的个体会体验到极少的孤独感,同时他们能够很好地维持工作与家庭生活间的平衡状态。也有研究认为情绪智力包含个体精确分析情绪的能力,运用感觉、情感与情绪知识提升思维水平的能力,可以把这些能力看作是一般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情绪智力高的个体具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与行为表现,相应地,他们还会具有融洽的人际关系;情绪智力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与掌握感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因此,准确识别、觉察他人情绪的个体常常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水平,较高的情绪智力可以促使个体获得更加丰富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羞怯具有普遍性和人群分布广泛性。从个体的情感和行为表现角度来看,羞怯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个体感到不自在或压抑,并害怕受到他人的消极评价,这种沮丧或消极的情绪体验会明显减弱个体对人际目标和职业理想的追求。作为气质或者人格特质的羞怯,本质上是发生在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现象,常表现为犹豫,或者面对社交情境特别是陌生场所时感到不自在。一些纵向研究表明,羞怯是一种稳定的遗传结构,它可以预测个体成年后某些重要的生活成果,如人际关系,职业成就与精神病理症状。同时,羞怯的社会适应模型认为社会适应主要强调个体对社交活动的适应性,包括生理反应、行为表现、情绪体验与心理状况四种成分;而羞怯个体的心理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接近或进入到社交活动阶段、避开社交活动阶段、愤恨阶段。在学校生活中,羞怯与教师拒绝、内化问题呈正相关,与老师的亲密关系和冲突呈负相关,而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冲突与信赖可以缓解幼儿的羞怯及个体社交能力与适应不良的水平。

近年来,国外探究了情绪智力对羞怯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及人际关系管理等的影响,情绪智力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羞怯水平。情绪智力影响个体的羞怯程度,羞怯个体在人群中会体验到恐惧与压力,进而试图避免不熟悉的人群和社交关系。Hajloo和Farajian还认为羞怯个体缺乏足够的能力控制情绪,他们不能合理地理解与控制情绪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就个体社会适应状况而言,生活适应、友谊质量、孤独感等内化问题受制于羞怯水平。羞怯与孤独感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并且羞怯能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孤独感体验。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情绪特质,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敏感性羞怯对个体的社会与心理适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纵向研究也表明,儿童早期的羞怯压抑行为可以预测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适应问题,如同伴排斥、孤立、学业失败、职业稳定与心理健康等。随着中国发展成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敏感性害羞的儿童很容易发生适应性问题,羞怯能正向预测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孤独、抑郁及教师评价等内化问题。可见,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热智力”影响着个体的羞怯水平与社会适应状况,而羞怯作为“自我施加的心理枷锁”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具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依据已有研究可知,高情绪智力可以促进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承受与应对挫折和压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情绪智力究竟如何作用于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是直接作用还是通过其他变量的间接作用?目前鲜有研究探索个体消极的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作用机制。由此,本研究选取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探讨情绪智力、羞怯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进一步理清情绪智力与羞怯对社会适应影响的作用机制,为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假设情绪智力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还通过羞怯的间接作用影响其社会适应状况,即羞怯是情绪智力作用于社会适应的中介变量。

猜你喜欢
中介作用情绪智力社会适应
情绪智力培养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分析
动机调控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