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颖忆+刘志峰+宣卫红+苑惠丽
摘要:新的行业发展背景要求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需要重新思考人才培养定位。从行业人才能力需求出发,证析了工科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需要加大地理类课程的介入程度,并提出基于微信号的地理类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与教学环节设计,以期满足图形丰富、信息海量与强调过程的地理类课程内容教学需要,以及集课堂教学与移动教学、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系统化教学与碎片化教学、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微信号的课程教学平台只是辅助教学手段。
关键词:课程微信号;城乡规划;地理类课程;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174-03
在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城乡治理模式转变对城乡地区发展空间的布局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区域综合分析与宏观规划布局把握方面的能力要求向新时期规划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为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1 地理类课程微信号的构思溯源
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在多数高校的开设类型大体为两种:一是“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多由建筑学专业发展裂变而来,修学年限为四年或五年,属工学学位;一是“地理学”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过去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传承于地理学专业的教学传统,修学年限为四年,属理学学位。前者因其沿袭了建筑学专业培养传统,因而更加注重城市物质形态空间的规划设计,强于设计;后者因其衍生于地理学,因而更加注重规划对象的综合分析及地表事物的空间感知培养,更加倾向高层次专门化人才的定制式培养和区域宏观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分析为主的政策咨询,强于分析[1,2]。鉴于规划专业高等教育肇始于土木及建筑高校的历史渊源,导致工科学历背景在当前规划从业人员中相较于理科学历背景占据绝对优势,因其地理基础知识背景欠缺所导致的对规划区所依托的本底要素缺乏理性认识,深刻影响着规划从业中的业务质量,并且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需求。
尽管已有部分高校在工科城乡规划专业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地理类课程的教学安排,然而,受制于教师专业背景、学生的思维习惯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地理类课程教学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时俱进的信息摄取是学习地理类课程的关键,也是找准最新问题导向并形成良好规划素养的关键,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课内知识讲解和课外知识拓展的兼顾并重,尤其是课外内容拓新因其时效性强、信息海量,依赖单一的课堂教学进行知识拓新收效甚微。因此,探索如何将其快速、及时、精准地传递给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课外延展成为地理类课程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根据腾讯公司发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微信目前已有超过6亿注册用户。从年龄分组看,18~25岁的微信用户占45.4%;从职业构成看,学生占19.7%;从使用频率看,61%的用户每天登陆微信超过10次。由此可见,微信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通信平台之一。并且,微信号服务模式已在商业、政务、公共服务、学术期刊等领域已有较为广泛应用,同时,在英语、医学等学科也开始不断尝试将微信引入课程教学,通过微信平台,每周推送典型案例、典型图片、练习题以及咨询讨论等课外延伸学习内容来进行应用型实践教学[3-6]。而地理类课程教学中,此类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平台应用却鲜有涉猎。微信号的出现,恰好为地理类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可能的途径,因此,在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化覆盖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通过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的构建与使用,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2 核心概念解析
1)城乡规划专业中的地理类课程
地理类课程包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和《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5门课程。上述课程对于理科性质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是专业核心课程,而对于工科性质的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多数学校仅选择其中几门定位为专业方向课予以开设,对其重視程度远远不够。鉴于工科学历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存在理论思维与宏观视角滞后于专业技能的普遍共性,而地理类课程分别讲授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农工商业选址、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区域要素分析与规划方法以及城市规划中的科学方法与前沿技术等内容,提供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由微观到宏观,由理论到实践,由普通推及个案的完整脉络体系,尤其贯穿其中的GIS技术更是当前城市规划领域辅助决策的关键前沿技术,因此认为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提升地理类课程的渗透程度。
2)微信号
微信号是指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免费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单聊及群聊的手机通信软件,通常简称微信。本文所述微信号包括公众号、微信群和个人号3类。地理类课程存在图形知识信息丰富多元、地理差异性与过程动态性等特点,而微信号所具备的传播速度快、操作便捷、信息传输精准且内容丰富,以及大众普及度高等特点,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和师生精力限制带来的知识内容有限、教学内容延展性差,以及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行差等缺点,为该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了可能。
基于上述考虑,立足于当前微信号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高度普及和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考虑引入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作为创新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教学手段的新尝试。
3 基于微信号教学平台的地理类课程教学设计要点
1)地理类课程群的选定
地理类课程具有图形丰富、与地图结合紧密、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时间过程与空间差异性强等显著特征,单纯依赖传统课堂讲授存在授课内容有限、难以确切表达、师生沟通不充分等缺点,基于微信号的课程教学平台能够快速推送和交互图文信息、视频音频的特性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可以较大程度充实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从理科背景的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遴选出以下几门课程进行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构建的实践尝试。具体包括:1)人文地理学,主要解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强调“地球表层”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基础,强调地理环境之于规划的重要性;2)经济地理学,着重讲述农业、工业、商业布局的选址问题,阐释规划中各门类产业的演进规律及其选址的理论支撑;3)城市地理学,主要讲述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详尽剖析了规划中城市问题的理论渊源与演进路径;4)区域分析与规划,系统阐述了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理论和编制方法,剖释了宏观视野下的规划关注点与规划编制理论方法;5)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介绍了规划领域的前沿技术方法,通过空间分析与可视化表达,为城市规划进行辅助决策和提供技术支撑,使得城市规划更具科学性。
2)微信号教学平台的模块设计
地理类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的功能包括微信教学、群体互动和个性互动三大模块,各模块设计分述如下:
①微信教学:该模块依托微信公众号搭建,分为课内平台和课外平台。其中,课内平台主要用于课前上传授课内容导引、课后授课内容PPT和教案;课外平台是微信教学的一大亮点,又分为多个主题:
? 时事热点版块,跟进发布与规划行业相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如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与建设理念、各类地区最新出台的规划文本与发展导向等内容;
? 新概念版块,及时发布行业相关新概念、新理念,为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提供资源,如“海绵城市”概念解释和与之相关的实施办法、技术要点、试点城市及发展趋势等行业动态;
? 新技术版块,介绍用于规划领域的新技术,让学生对新兴技术如何应用于城乡规划有感性认知,在实际规划中知道有哪些新兴技术可以用于指导规划。如利用交通大数据进行某地区车流量估算和预测,利用视频分离技术模拟和预测人类行为等的方法原理和技术要点;
? 名人专家版块,通过教师各自的资源渠道将获取的业内专家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报告内容予以发布,为学生及时了解行业主流发展态势,如行业专家的学术报告PPT、接受公开采访的视频、音频等资源。
②群体互动:该模块依托微信群搭建,分为在线讨论和在线答疑两个版块。
? 在线讨论版块中,设置针对固定话题的讨论角,如针对“海绵城市”展开讨论,讨论关于当前建设“海绵城市”优势与困境,“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域适宜性,学生自己对熟悉地区建设“海绵城市”有哪些看法等内容,学生通过语音或文字信息在线讨论,也可通过@某人来反驳或补充其观点。该版块通过固定时间举办,一般持续两个小时,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导群成员进行有效讨论,并做最后总结;
? 在线答疑版块中,教师设置固定时间作为集体答疑时间,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也可由教师提问、举例、设置练习来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点,学生在线回答并进一步提出疑惑请教师作答。
③个性互动:该模块依托个人微信号搭建,主要用于师生之间私下沟通。个人微信号接收消息相对更及时有效,避免了消息过多覆盖导致无法及时回应学生提问的问题。并且,个人微信号交流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加深参与者感情也有好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咨询学习、生活等各类问题,教师可快速复应,与学生实现远程交流,有效避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因沟通渠道单一造成提问障碍,从而导致疑难知识点问题搁置现象。
3)基于微信号的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微信号的地理类课程教学过程可归纳为“六微”设计(图1),具体是:
“微先行”:指通过课程微信平台发布图片、文字、导引PPT、视频等先导性学习材料,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先行预习,后进行现实课堂深层次的探究学习,从而将知识内化。
“微课程”:通过教师发布与课堂同步的PPT和教案,学生通过课程平台开展随时随地的复习、巩固、交流、反思和在线测试。
“微拓展”: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通过公众号平台发布行业新政策、大事件、新概念、新技术方法、新的规划文本等课外知识充实课堂教学。
“微展示”:对行业内优秀的规划案例进行展示,并定期展示班级学生优秀作业,为学生明确课后训练的修正和优化方向。
“微协作”:教师在现实课堂进行基础知识讲授的基础上,提出微信协作学习任务,明确评价规则,引导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回归课堂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答辩,教师进行点评,小组之间互评,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微评价”:根据学生对课程微信教学教学平台的参与度、满意度、学习有效性等统计评价,评价结果反馈并指导课程教学。
4)基于微信号的评价方式设计
基于微信号痕迹数据的评价方式是传统教学评价的变革,与传统地单纯依赖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在于:基于微信教学平台的教学过程可以实现兼顾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方式。比如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之后通过微信平台提交,由于微信交流的及时性,学生可以快速的获得自主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综合结果,并及时进行修改。同时,基于微信号的学生参与数据可以为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多个观察点,根据学生问题回答正确率、话题讨论参与度、课程公众号推送内容阅读人次等数据及时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具体如图2所示。
4 基于课程微信号的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教学平台
1)构建思路与总体架构
将全民使用的通讯平台——微信作为载体工具,引入地理类课程教学,尝试分类型、分层级进行教学内容、行业前沿、热点时事与新概念、新技术等内容推送,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群体或“一对一”的双向互动,试图构建一个适应城乡规划人才培养需求的,集课堂教学与移动教学、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系统化教学与碎片化教学、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为一体的混合式课程教学平台(图3)。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建构专业知识体系,理顺知识逻辑,充实课堂知识以外的专业、行业的前沿知识;通过以微信为载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和课内外协作学习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科学规划意识和训练更加开阔的专业视野,培养规划从业中的问题分析能力。进而为提升新时期规划领域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供支撑,为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教學手段变革与思路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2)实践与推广价值
基于课程微信号的地理类课程教学平台对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情感目标实现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裨益。具体包括:1)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改革。利用学生刷微信的习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实现对专业知识、行业热点、技术前沿等课外教学内容延展,增强师生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积极性;2)增进师生互动交流,实现情感教学目标。微信号教学相较于课堂教学,时间更灵活,形式更轻松,教学时间通常为晚上或闲暇时间,师生更容易达到情感上和精神上放松,沟通起来更容易深入,同时,微信朋友圈点赞、评论,以及微信图文动态交流更利于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严肃惯性,更易于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提升,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的提升;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城乡规划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共享式”、“开放式”和“一对一”的多类型自学平台,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学”和“自学”工具,培养学生形成系统学习与碎片学习、移动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多元混合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紧紧抓住行业发展动态,提升规划从业的专业技能。
同时,将大众普及的“微信”用于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对高校教学改革亦有借鉴意义。体现在:1)可推及其他课程。课程微信号的功能设计、管理方案、参与模式等对于城乡规划专业甚至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具有直接的推广使用与参考价值;2)可提供整合思路。可以开拓教学与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整合的新思路,对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丰富和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3)可支撑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参与课程微信号学习过程中痕迹数据、学习效果、参与度等,为教学效果评价提供新的数据支撑,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5 结束语
假借师生高频使用微信的日常习惯,瞄准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地理类课程教学内容延展和教学手段革新的现实需求,依托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和学习协作理论,将微信号服务与网络信息沟通引入工科城乡规划专业的地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尝试将地理类课程教学拓展至微信平台之上,来填补地理类课程图文丰富、信息海量与现实课堂教学之间的巨大鸿沟,将课程教学由指定时空转向随机时空,不断创新网络化社会高校课程教学新方法与新手段,这一尝试既适用于综合型、创新型、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又顺应了信息时代的教学手段改革与人才培养发展要求。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微信号课程教学不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受制于时间、空间和师生精力等因素,决定了此种教学方式只能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
参考文献:
[1] 侯丽, 赵民. 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回溯与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60-70.
[2] 刘晓晖. 名同实异——两种“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分野的必要性[J]. 新建筑, 2009(5):138-140.
[3] 卢程佳. 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4] 闫晓甜, 李玉斌. 微信平台支持下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15(7):52-57.
[5] 邓小霞.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实证研究[J]. 现代计算机:普及版, 2014(2):41-45.
[6] 白京. 基于微信与Moodle的移动学习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昆明: 云南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