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家乡,从这里开始

2017-04-26 09:29王玉民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东北

王玉民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教学过程:

活动1 “我要讲”:以前我们学习过世界地理知识,了解了全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学习过我们国家的自然、经济等整体概况。今天我们将走进自己的家乡,了解和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知识。这方面,同学们早就熟悉了一些介绍东北的词,如“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时滔滔”“东北三宝”等。请选择其中一個词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会从地形、河流、气候、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等方面做出回答。师生互评其答案。有些可打下伏笔,在下面的内容中找出准确解释。

活动2“我要找”:读教材中插图找出东北三省的经纬度位置,说说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位置较东,时间较早,最先把太阳迎进祖国;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冬季漫长严寒;农作物生长期短,大部分地方耕作制度只能一年一熟,只有南部两年三熟等。)找出相邻的国家、省区和海洋。(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朝鲜接;西临内蒙古自治区;南临黄海、渤海和河北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活动3 “我要画”:读材中插图:在东北三省地形图上,找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的名称,分别用红色笔顺着它们的走向画上线条,一个马蹄形状就显现出来了。找出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名称,用蓝色笔分别从源头描绘一下,“水绕”就迎刃而解了。再找到全国最大的东北平原,找出平原上的其他河流:松花江、辽河、嫩江。

画图:教师绘黑板略图、学生参照教材仿画,在略图上河流用蓝色,山脉用棕色,平原用绿色表示,并按照地理事物的走向注出主要山脉、平原、河流名称。只需要这样简单几笔,即可把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醒目美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

(本章是由中国总论转入分论的首次内容,学习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分区的方法,既要强调读图要依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又要教会学生找出该区突出的自然特点。下面,气候的“冷湿”、南北的气温差异和东西的降水差异,以及与此有密切关系的经济特点等都是如此。为以后学习各章节的分区内容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看书、读图、解题等自学能力。)

地形:“山环”——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沃野千里”——马蹄形状的山脉间分布着全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由北部的松嫩平原、东部的三江平原和南部的辽河平原组成,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

河流:“水绕”——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黑龙江;中国与朝鲜的界河鸭绿江、图们江。除此之外,你在地形图上还能找出哪些大河?(松花江、辽河、乌苏里江、嫩江等。)许多河流从10月、11月开始封冻,半年左右不能通航。河冰从南向北冰层渐厚,黑龙江上对俄贸易的载重汽车可以通行。

气候“冷湿”。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温南高北低,除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属寒温带外,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最明显的差别是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成因:纬度高,太阳高度角较小,得到太阳辐射少;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黑龙江省的“北极村”漠河镇成为我国的“寒极”,极端最低气温曾达-52.3?紫C。)

降水集中在夏季(7、8月),冬季降雪较多(由北向南递减)。成因:受冬、夏季风影响。

从降水量线分布情况来看,自东向西递减。成因: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

在冷湿气候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室内有火炕或火墙,都设有取暖设施火炉、暖气等。冬季体育项目有溜冰、滑雪等。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东北平原北部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

发展农业的优势: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这里农业生产受热量限制,耕作制度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但由于本区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少,所提供的商品粮最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全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四江三湖成松嫩”中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均在东北的黑、吉两省)。在春秋季节,会受到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由于东北三省污染少,粮食作物生长期较长、用肥量少,东北所产的大米、大豆、杂粮等已经成为深受全国欢迎的绿色食品。

活动4 “我要说”:讨论湿地开发利与弊。(要点:由于大面积开荒,扩大了耕地,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在我省已建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等。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活动5 “我要解”:读材中插图找出东北三省的主要铁路干线,看看它们的起止点分别在哪里?哪些被称得上是“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和“一路一带”有无联系?

东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煤(鸡西、鹤岗、双鸭山、抚顺等)、铁(鞍山、本溪)、石油(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农林产品——粮食、木材。②交通便利:全国最稠密的铁路网(“丁”字形骨架)——干线有滨州线、滨绥线、哈大线等,海运(辽中南),河运(松花江、黑龙江等)。

工业部门: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还有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

工业区:黑龙江——“哈大齐工业走廊”。 哈尔滨的电机、大庆的采油和石化、齐齐哈尔的机械等。

吉林——长吉工业区。长春的汽车工业(“解放牌”载重车和“红旗牌”轿车)。吉林市的化学工业。

辽宁——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的机械、鞍山的钢铁工业、大连的造船和化学工业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滞后的原因要点: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活动6 “献计献策”:你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出哪些“金点子”(策略)?要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政策支持;等等。

资源型城市:鞍山拥有以铁矿为依托的钢铁工业,被誉为我国的“钢都”;大庆拥有以石油为依托的采油、石化工业,是我国最大的油田,被称为我国的“石油城”;伊春拥有以小兴安岭红松等为主的森林工业,被誉为我国的“林都”。

三市工业结构的特点:大庆——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加工为主。伊春——以木材及林产品加工和钢铁工业为主。鞍山——以钢铁和机械制造为主。

活动7“我要答”:东北地区的几个资源型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们的远景如何?(要点:分别是依托石油资源、森林资源和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较为单一的产业。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枯竭,必须积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知识链接:我国地理上的重要界线——大兴安岭:它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一条主要山脉,它东侧是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西侧则是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①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線;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④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界线;⑤温带落叶针阔混交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界线;⑥耕作业与畜牧业的界线;⑦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线;等等。

“闯关东”——指山东、河北等省份的农民,被天灾人祸逼迫破产,不得不到关外垦荒、谋生的过程。这些汉族人的到来,不仅使东北地区人口增加,而且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耕种方法和农业技术,促进了满、蒙古、朝鲜等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必经的关卡是指河北省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此关以南即为关内,以北通常被称为关外或关东。北面的辽西走廊,就是东北地区与首都及关内各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

开发“北大荒”:历史上的“流放”,闯关东,政府“移民”,退伍转业官兵、上山下乡知青来此垦荒、支边。前者多分散到农村、林区、牧区、矿区等,后者则多留在“国营农场”。1949年至1981年,黑龙江省更是我国重点移民地区,有人总结说:“原有一个黑龙江,生了一个黑龙江,搬来一个黑龙江。”他们与当地各族人民为开发和建设东北地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印在第三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上的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就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典型代表之一。

欢迎您到东北来旅游:“大美龙江”。全国最大堰塞湖——镜泊湖及其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哈尔滨的冰灯、美丽的太阳岛;亚布力滑雪场;“鹤城”齐齐哈尔;世界火山地质公园五大连池;“神州北极”(寒极)——漠河;等等。辽宁、吉林——(略)

关东的“怪”与不怪:如过去有“窗户纸糊在外,单扇门朝外开,烟囱安在山墙外,养活孩子吊起来”等之说。这些都与当地寒冷的气候、自然环境、农事活动等密切相关。

温馨提示:上述内容学习之后,可以联系本校所在地行政区域的乡土地理,使学生了解所属的省、市、县的位置、地形、交通、经济等方面信息,使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更有实用性和亲近感。

如:世界—亚洲(东亚)—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

师生共结:

一、自然地理两大基本特征

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2.气候冷湿。

二、东北地区农林基地(数字概况记忆)

五个“三”:三大平原之首;三大林区之首;三个温度带;三个干湿地区;“三宝”。

三、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中国地理中区域部分的第一个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学生学习各区域知识奠定良好基础。本节课涉及的诸如怎样观察和识记区域地图(课本插图和地图册),怎样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内容,既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又可以采用常规的方式。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顺心,目标顺利完成。

2.这节课设计了多个课堂活动,符合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水平,有的虽然超出教材,但贴近学生生活。合作学习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参与者,可挖掘学生的潜力,使知识得以丰富。通过师与生的共读(看书、读图)、共析(分析)、共解(解题)、共结(即时结论)等“共”字活动,激发了全员的参与欲望。

3.能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既能解决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带一路”等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又为学生今后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打下基础。

4.教师在备课时积累的“知识链接”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自己授课内容,也可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编辑/丁俊玲 E-mail:563102683@qq.com

猜你喜欢
东北
东北铁锅炖
东北冬景
IT’S SNOW TIME!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东北行情趋弱 国储投放加大
美味的东北锅烙
大东北的春节
中国直销的东北振兴
闽东北木拱廊桥桥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