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和实践

2017-04-26 19:19徐军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模块改革高职

【摘要】面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十三五”规划,在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实施相应的改革和实践。主要是打破原有的体系模式和改变相关的课程内容,拟以分模块的形式进行建设,其课程体系具体由公共基础、专业教育、专业方向、实践活动四大模块构成。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改革,能充分体现本专业课程建设的特色和教育教学的特点,更好的适应当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求。

【关键词】高职 课程 模块 改革

【Abstract】Facing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roject of our college, correspondent reform and practice are needed in drafting courses system for vocational pre-schooling education majors. This is to revolutionize the original cultivating mode and change the old courses, providing courses in sub-modes, which consist of common basic courses, courses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course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Such change can fully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discipline and subject teaching, and satisfy the demands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vocational talent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Mode;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03-03

当前,全国高校正在大力制订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深入进行教育教学的各项改革。为了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就成了其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和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宽厚的人文素质修养,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职业技术能力,热爱儿童,身心健康,善于交往,敢于开拓创新的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才,早教机构或少年宫等儿童社会服务机构工作的幼教人才。

根据以上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充分体现专业的主要知识、专业教学的实施方法,更能体现最新的理论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宽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就要首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1],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将课程优化和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成为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最重要问题。

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根据相关文件的精神,实施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建立全面的课程对接体系,专业课程的内容教学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动态调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与行业单位结合的课程改革机制,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设计课程结构的内容,推进行业单位参与课程优化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协同育人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创新机制。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宽泛,通过梳理课程设置,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导致课程设置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课程内容与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相脱节;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课程较为薄弱;实践性课程缺乏系统性;职业技能课程内容和方法单一;课程内容重复开设的现象严重;课程结构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有的还存在因人设课和照搬高师和本科课程体系的现象等。在课程体系研究的现状来看,本科和高师研究的相关论述比较多,但大多比较散乱,也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相对来说,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并不多见,有的只是集中在某一课程的改革和研究上,缺乏系统有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和具体目标

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最新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专业标准》的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变以往和传统的方式,拟以分模块的形式进行设置。主要有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实践活动模块。

(一)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设置和改革

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由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思政和徳育方面:為了充分体现理论和应用的结合,确立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的座标。在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基础上,更多的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更多的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把这些思想体系融入到平时的教育和教学之中,这样,思想修养和政治理论内容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宽泛,现实联系更为紧密。同时,开设《教育法律法规》,增设《教师职业道德和礼仪》课程,这是学生专业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能力考证的相关内容。

2.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很多学校开设的是《大学语文》,现分解成《大学语文》和《国学经典》二门课程。这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首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明确要求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课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必修课。同时,目前幼儿园和中小学国学经典课程开设方兴未艾,也就有了很好的对接。再者,也是高等学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审美修养提高的很好途径。

3.在公共基础应用方面,很多学校开设的是《office高级》,可以改设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目的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更为全面,同时,更测重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掌握,提高学生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水平,还可以增加幼儿电脑的相关知识教学,以更加切合工作的实际需要。

4.根据各方面综合考虑,保留原有的《大学英语》、《国防教育》(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为了贯彻和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考虑《形势与政策》为必修课程,作为提高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理想和信念,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有效手段。只有对形势与政策具有深刻的认识能力,才能实现富有远大理想,实现自我跨越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5.为了响应和落实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必须保证《大学体育》的课时安排,并实行选课制度,拟开足四个学期,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主要开设健美操、趣味田径等课程,同时重点加强户外运动,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在通识选修课方面,加大孕育文化内涵的课程或内容[2],学生参加全校性的公共艺术、数学与自然科学类、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等6个模块的相关学习,也可以以尔雅课程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二门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同时选修一门公共艺术类课程。

公共基础模块的改革目标是为了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性环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最重要部分,旨在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以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具有责任感强、人格高尚、才干卓越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二)专业教育模块课程的设置和改革

专业教育模块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三部分组成。

1.合并原有的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统一设置为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因为学科和专业各自的课程计划,明显存在概念模糊不清和无所适从现象,学科和专业关系认识的不足,影响了课程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和实施的效果。以前为了学生能够很好的应对《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开设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内容,现在国家对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内容进行了调整,考试科目变成了《保教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二门课程,于是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首先,整合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交叉和重复开设的内容。把原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等适合本科类课程改设成《幼儿教育心理学》,不仅课程内容更为精炼,而且提高了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保留《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中外学前教育简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拟调整《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整合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增设《《家庭与社区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理论说教内容,更加突出课程的实践意义,并且把幼儿教育融入到社区和家庭教育之中。同时,改设《学前儿童文学》为必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为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打下良好的基础。

2.深入改革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技能课内容,把学生技能的发展作为突出的任务。首先,音乐方面,把原开设的《学前音乐基础》课程分解成《乐理与视唱》、《琴法》(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声乐》(歌曲演唱)三门课程。舞蹈方面,保留原来的《学前舞蹈基础》,二年级增设《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美术方面,把原《学前美术基础》分解成《美术基础》、《简笔画》、《中外美术作品欣赏》课程。同时开设《学前儿童游戏与创编》、《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设计与工艺》(主要的内容是海报和贺卡的制作,纸艺、泥塑、玩具的制作等)。在音乐、美术课程时限方面,由原来的一学年延长到二学年,课程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和合理。另外,开设一学年的书写课程,除了学习三笔字的内容,重点突出美术字的各种写法和要求。保留《教师口语》课程,增设《幼儿英语》课程,努力培养“双语型”幼儿教育人才,在儿童“二语习得关键期”开发语言学习的智能和潜力。

3.专业拓展课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其中职业能力拓展可通过开设专业性选修课来实现[3]。如在《大学体育》之外,单独增设《校园足球》选修课程。当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足球项目的开展,颁发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大力提倡足球运动应从娃娃抓起,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一项重点工程。目前,各级幼儿园校园足球正在大力开展中,同时丽水市莲都区培红幼儿园被确立为浙江省青少年足球试点幼儿园,足球成了特色课程,我们观摩了足球文化节,各年级的足球主题相关活动,足球环境的创设等,发现孩子的兴趣非常浓厚,实现了阳光运动促健康,快乐游戏促成长的课程理念。目前,学前教育《校园足球》课程的开设还是一片空白,那么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其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一定大有可为,而且具有了开创性的意义。

在保留原有的《学前儿童特殊教育》、《幼兒故事创编与解析》、《学前教育科研》、《学前比较教育》、《幼儿园说课与评课》、《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等选修课程外,拟删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教育哲学》等课程,增加《幼儿教育名著选读》、《幼儿安全教育》、《幼儿影视作品欣赏》、《拉丁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件制作》等课程。被删去的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满意度比较低,和幼儿的教育距离相对较远,而增加的课程内容相对合理,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强,学生的兴趣也颇为浓厚。

专业拓展课的设置和改革是为了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教学更加适应当地经济文化以及幼儿教育的发展,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方面,取得应有的效果。

专业教育模块课程的改革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学业证书和职业证书考试的相关要求,同时重点发展学生的唱、弹、跳、画、说、写、做、用八个方面的能力,那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为了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用人单位招聘十分重视各種技能的测试,有的甚至必须通过技能测试后,才能参加文化理论知识的考试。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技能。

(三)专业方向模块的设置和改革

在以上综合教育模块基础之上,基于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实行的相对独立的建设和培养模式,学生进行选修形式的课程学习,从而成为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补充。初步考虑分三个方向的模块,具体如下:

1.早期教育方向: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2010-2020)明确要求加强0-3岁婴儿教育的问题,体现了政府当前对婴儿早期教育方向的关切和重视。在此,本专业方向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婴幼儿心理与发展》、《早教机构环境创设》、《亲子活动观察与评价》等。其设置和改革的目标是毕业生争取获得心理咨询师、营养师、育婴师等职业资格认证书,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求,系统和熟练掌握早期教育理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胜任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社区等相关部门和领域从事幼儿早教工作、保育护理工作、家庭教育指导、早教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2.幼儿园管理方向:本专业方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管理学基础》、《幼儿园管理》、《幼儿教育行政与法规》、《幼儿教育评价》等。其设置和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应幼儿教育社会发展和改革需要,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管理理论和政策法规,既具备保教工作扎实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又较为了解和初步掌握现代幼儿教育机构的经营活动、行政管理、目标管理等各环节工作,注重保教素质与管理技能兼具的既能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又能自主创业的复合型人才。

3.国学教育方向:本方向旨在把我国的经典文化、科学技艺及家教内容等融入到幼教体系中,使其成为幼儿园办学理念的一大特色。其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幼儿国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国古代文学》、《国画》、《陶艺》、《剪纸》、《民乐》、《武术》、《围棋》等,内容涵盖国学、国艺、国乐、国术等各个方面。

专业方向模块的改革目标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实施创新人才、复合人才和特色人才的培养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厚基础,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特点,以按需培养的原则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实践活动模块课程的设置和改革

总的指导思想是在全实践理念下,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课堂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内容。教师在讲清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前提,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普遍运用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知识情境[4],使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技能。

2.组织模拟教学训练。学生除了模拟仿真实验室等环境体验的校内实训外,在《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等一系列课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制作一些教具,然后开展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对实训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有条件的可请幼儿园的教师帮助点评。因为这类课程学和做紧密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3.构建新型的见习、实习教学模式。见习的主要方式是:大一上学期每周半天到幼儿园进行职业环境体验,下学期安排二周观摩性见习;大二上学期开展二个星期的体验性见习,下学期每周半天双导师制见习活动。实习的主要方式是:大三上学期进行跟班实习(合作完成保教任务),最后学期进行顶岗实习(独立完成保教任务)。见习和实习工作,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和专业能力,全面体验幼儿教师的工作过程,从而培养自己的执业能力。

4.课外活动和技能大赛贯穿整个学程。课外训练也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课外活动除了原有的创新创业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之外,重点组织参加幼儿园一些大型的主题活动。学生技能大赛内容主要有简笔画、钢琴自弹自唱,歌曲演唱、舞蹈、讲故事、书法、美术手工展示等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很好的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活跃了学习的气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实践活动模块的改革目标是针对幼儿园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实用性、技能性能力。按照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而不仅仅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采用学习到实践,再到反思和学习,然后重新回到实践的学习程序,实践活动的反复循环和强化,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发展了学生的智慧技能,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问题和关键措施

(一)首先做好职业道德,职业理念、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的教育工作。高职学前教育学生毕业后,大多深入幼教第一线,更有的是到最基层的幼儿园,包括民办幼儿园和乡村幼儿园。相对来说,法制意识相对薄弱,前几年浙江温岭出现的虐童事件就是个典型的例证。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政策法律教育,教师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在相关课程的设置上,前面已经有所体现。

(二)围绕学生的各类考证,设计好相应的课程。我们的要求是,学生都要获得毕业证+(幼儿教师资格证、普通话二级甲等、大学英语三级、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育婴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其中,最重要的是幼儿教师资格证。随着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重心的转移,我们在前面的课程变化中已有了较多的调整。其笔试为二个科目,其一是“综合素质”,主要内容是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科目二是“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内容是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发展、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对于以上课程内容的教育教学,需要进行重点的组织和落实,还可以开设《考证辅导》、《面试辅导》讲座,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学习。同时,对于有些学生可能前往早教机构工作,拟开设相关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三)全面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主要体现在实践活动模块上,相关改革内容如前所述。我们的要求是作为高职学生,在这方面要有更突出的能力,也可以说是高职学生的一大特色。我们初步计划把《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琴法》(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作为特色课程进行培养,以此带动其它技能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开展校、园合作,优化课程结构。首先,建立相对稳定的一体化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和技能训练环境。其次,组织教师不定期的下幼儿园体验幼儿教学情况,使教师对课程的教学更有现实的针对性。第三,组织学生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嘉年华、文化节等各类活动,切身体会幼儿活动组织的相关内容。同时,建立专业“双带头人”制度,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请幼儿园一线教师到学校当兼任教师和课程实践的指导工作,邀请学前教育专家或者园长给学生开设主题讲座等,往往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们也都是反响强烈,受益匪浅。

课程在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总体构想中有着突出的地位,也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根据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精神,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制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开展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技能培养,加强实践教育,发展职业能力,强化培养特色,力争其改革模式在全校乃至全省高职教育方面具有示范和推广的作用,并能在相关的教育改革方面有着借鉴和启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军.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80-82

[2]周玲玲.幼儿园教师学习通识性知识的价值与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5.(5).67-69

[3]张洁清.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7-118.

[4]田燕,李金生.生态教育视野下学前教育课程论的教学改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3)38-39.

作者简介:

徐军强(1965-),男,浙江省缙云县人,丽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教授,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的研究。

猜你喜欢
模块改革高职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