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卖水工』

2017-04-26 10:19文瑞峰
侨园 2017年4期
关键词:水车挑水水桶

文瑞峰

记忆里的『卖水工』

文瑞峰

山海关古城复古建筑修缮一新后 城内的格局、街道甚至名称都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南大街两侧排列整齐的胡同也还在 变的是那些住家、商铺。大街两侧是复原后的明清建筑 有幸十条胡同还在 尽管原来的青砖灰瓦变成了红砖水泥 原来的雕花木门窗换成了光滑的塑钢、铝合金 尽管原来青石小径也修成了水泥路……走在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胡同里 我总是心神恍惚 藏匿在心底深处的记忆碎片 不时翩然飞出……

“卖水——甜水喽——”一声宏亮粗犷的吆喝 便在这样一个恍惚的瞬间悠然响起。蓦然回首 仿佛看到一个身着粗布补丁衣裳的粗壮汉子 挑着一挑清水从我身边飞快掠过 转瞬间 消失在幽深的胡同深处……

山海关城有一个可能是其他城市没有的特征 居民吃水需到几里、甚至十几里远的城外甜水井去挑。建城之初城内有没有饮用水 我无从考证了。据老人回忆 城里并不是没有水井 但大都是苦水井 只在角楼湾 现魁星楼附近 有一口井 井水半苦半甜尚可饮用。苦水井里的水 只能洗衣、浇地想饮用只好到城外找甜水井。家有壮劳力当然不在话下 一天两三挑水玩似的 但家里没有男劳力就麻烦了。还有开饭馆的、做汽水的、卖冰糕的一些用水大户靠自个儿去挑 既忙不过来 也不大划算 这便催生了卖水这一行当。从事这一行当的人 大都是外地人 以东光、沧州等地的人居多。他们大都居住在每个水井附近。

送水的桶很有讲究 明清、民国前期 送水应该是用木桶。从一些老照片上推断出来 最早送水是用一头毛驴两侧分别放一只大号的木桶。解放后水桶的制作材料大都用渡锌铁板了。过去那会儿 大伙儿都称它为洋铁桶。有圆有方 以方桶居多。每个水桶里 一般还会放上一块与桶形相匹配的小木板儿 是用防止因路上颠簸清水溢出。

最讲究的还是送水用的水车。外形与一般木制车没多大区别 只是比手推车窄上一些 但结构却完全不同。独轮居中 两侧用方木棱对称分开。车上并不铺设木板 而是框成水桶形状的架子。正常情况下每侧各有两个或3个放置水桶的位置。个别体格特棒的 会把车身改装加长 这样可以一边放置4个水桶。送水人送水是需要直接倒到用户家水缸里的 所以水车中部还设有专门放扁担的地方。这些推水车卖水的一般都不大吆喝 因为他们大都是有自己固定用户 平时交易也不用现钱。卖水的人专门用小竹片或厚纸壳做成水牌儿上面写上张王李赵 每送一挑水用一个水牌儿 然后会一个月或一季度一结账。吆喝的 大都是挑水卖的。挑水卖的人 有的是还有其他职业 偶尔出来挑上几挑 能挣上几个酒钱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挑水是5分钱。因为没有固定用户 必须吆喝出来。一般只有简单几个字“甜水喽——”但吆喝的声音宏亮、高亢 可以传遍大半条街道。我小时候进城 就曾多次见过有推水车的汉子从胡同里走过 一身古铜色的疙瘩肉。也见过挑着一挑水 晃晃悠悠一路吆喝着的。送水的人一般为了抄近道 都不从四个城门进入 而是选择离甜水井较近的南北两个水门儿。

就像许多行当 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亡一样。卖水这一行当也没能传承、延续下去。到了上个纪六七十年代 城里有了自来水 人们自然就不会再去费事儿买水吃了 卖水这一行当也就消声匿迹了。

猜你喜欢
水车挑水水桶
老水车旁的风景
大回转冲水车
水车转转转
跟踪导练(五)(3)
彤彤和水桶
水车真好玩
帮妈妈挑水
挑水
周而复始
左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