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坚守与创新
刘祖华
《中国组织人事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
近年来,融合发展已成为媒体最闪亮的主题词。从2014年8月中央深改组将媒体融合确立为国家战略以来,历经两年半的探索与爬升,传统媒体迈开加快融合发展的步伐,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入,新媒体产品井喷涌现,用户市场日益细分,跨界合作不断加速,多种终端形态齐发力,融合发展已成浩浩荡荡之势。在融合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传统媒体该坚守什么?又该改变什么?这依然是融合路上需要用心用智作出回答的命题。
众声喧哗中要坚守初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和裹挟,伴随时常出现的“纸媒已死”的唱衰声音,传统媒体既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要在众声喧哗中不忘初心、有所坚守。
一要坚守“导向为本”的意识。当今世界,舆论场众声喧哗,呈现“去中心化”特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点击、分享成为人们阅读新知、传播信息的日常方式。而从事移动端传播的从业者版权意识薄弱:有人声称“我们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有人说,今天是靠互联网精准分发新闻的时代,用户对什么感兴趣就推送什么信息。于是,阅读量成为不少新媒体的“唯一标准”,有的刻意迎合市场,甚至剑走偏锋,胡编乱造以夺眼球、标题则“触目惊心”以博点击,更有故作惊人之语而不顾“三观”、不忌“三俗”者,丢掉了媒体安身立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传统的平台介质或许会式微,但是新闻没有消亡,媒体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职业还有担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偏离了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舆论导向,都难免自取灭亡的命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是媒体发展的灵魂,是万变之中的不变。
二要坚守“内容为王”的根本。新媒体技术给信息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能够抵达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但新媒体革的是传播的命,不是革内容的命。新的传播方式只是为了抵达,只是实现更快、更好、更精准的抵达。在全媒体时代,媒体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永远存在。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原创依然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依然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以不变应万变的,仍然是内容。信息越泛滥,有用的内容越珍稀。无论是报、社、台,还是网、端、微,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增强设置议题能力和话语把控能力,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现在,一般化的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倒逼内容生产必须在特色化、分众化上下功夫。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从“普遍信息”向“专业信息”转变,放大信息的含金量。
三是坚守“人才为先”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014-2015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指出,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媒体融合发展。由于历史的积淀,传统媒体聚集了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是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当前,不少传统媒体既面临人才流失的尴尬,又面临着新生力量短缺的困境。传统媒体人才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甚至是其他行业流失愈演愈烈,以至于有业内人士感叹:传统媒体成为了BAT的“黄埔军校”,这应当引起重视警觉。传统媒体不能在融合大潮中舍本逐末,不能总被新技术牵着鼻子走,疲于追赶,反而丢掉了核心的人才优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从战略高度重构人才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考核、激励机制,努力吸引人、用好人、留住人,保持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融合大潮中要守正创新。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也是一场新的艰苦创业征程。它不同于以往的改版扩版和栏目调整,也不是在原有框架下修修补补,而是浴火重生。抢占媒体融合发展风口,站在媒体发展前沿,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锐意创新。
融合大潮中要守正创新。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也是一场新的艰苦创业征程。它不同于以往的改版扩版和栏目调整,也不是在原有框架下修修补补,而是浴火重生。抢占媒体融合发展风口,站在媒体发展前沿,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锐意创新。
一是积极拥抱互联网思维。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新技术,传统媒体不能装“鸵鸟”,必须持开放合作态度,积极拥抱互联网开放、用户和共享的理念。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树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强化互联网思维,适应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的今天,融合发展所需要的技术都靠自己研发,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要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能用社会的、别人的技术要尽量用,不能关起门来搞融合,什么都自己来建。
二是重构融合媒体产业生态系统。媒体融合是革命性的“颠覆式创新”,是生态系统再造和组织结构重构。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加上新兴媒体,更不是传统媒体产出一些新兴媒体产品。可以说,媒体融合既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媒体,也不是传统媒体+互联网,“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一套人马N个媒体”。它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除了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需要一体化,更需要在互联网思维下重构融合媒体产业的生态系统,实现媒体与人的融合,媒体与产业的融合,建立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全媒体平台。要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突破部门化、多层级、低效率的传统机制,推进媒体内部组织结构一体化、采编流程化、产品与服务项目制,融合媒体集团应按照产业化运作,内部架构不再按照传统媒体划分,而应以产品事业部或者项目事业部制重构。当前,迫切需要解决新媒体的盈利模式问题,不能总是烧着传统媒体的钱,赚着新媒体的吆喝,那样迟早是要把“奶娘”饿死的。要着力实现内容的“生态化反”,逐步把新媒体培养成“小奶牛”,不断反哺甚至赡养传统媒体这个“奶娘”。
三是创新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媒体融合核心是人的融合。融合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是融合发展的制高点。目前,许多报业集团尝试将报纸与新闻网站共用一个编辑部,同一批采编人员同时运行两种媒体形态,他们既是报纸记者又是网站记者,创造了“报即是网、网即是报”模式。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在能力结构上升级,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策划能力、创新能力。要积极探索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断优化完善考核办法、培训机制,加快现有从业人员的能力升级,做好现有人才的“挖潜”和“盘活”。掌握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传播内容生产、数据分析的技术人才缺乏,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阿格硫斯之踵”。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拿出真金白银,突出“高精尖缺”,大胆引进全媒体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不断夯实融合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