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涛+李怀平+孙绪丁
【摘要】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红花丁香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考察β-CD与水的比例、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和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结果:β-CD 包合红花丁香油的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的比例为1∶4,β-CD与红花丁香油的比例为5∶1,包合时间为30min。结论:胶体磨法包合红花丁香油合理可行。
【关键词】固本明目颗粒;红花丁香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5-0029-03
固本明目颗粒[1]由红花、诃子、塞北紫堇、丁香、冰片、熊胆粉等6味药材组成,具有调节溃气、平肝健脾、化瘀明目的功效。标准工艺中对红花、丁香进行挥发油提取,再以乙醇溶解喷入制好的颗粒中,制得成品。由于挥发油本身的麻舌、苦涩等不良口感及其易挥发性,使得成品颗粒不仅口感较差,且质量不稳定。而以β-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可以明显克服上述缺点[2-3]。胶体磨法[4]依靠设备内齿轮的相对运动,使β-CD 和药物的混合物在剪切、挤压等作用下实现包合,具有收率高、工艺条件易控制、设备占用空间小等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即采用胶体磨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红花丁香油的最佳包合工艺。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JM-50型胶体磨(上海爱思杰制泵有限公司);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厂);GC-2014C高效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KQ-300B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材料β-环糊精(批号:160301,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丁香酚对照品(批号:110725-20141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红花丁香挥发油(自制),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包合物制备取红花丁香挥发油加无水乙醇配成体积分数50%的溶液,备用;取适量蒸馏水置胶体磨中,加入一定量的β-环糊精,研磨5min,缓慢加入一定量的50%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再研磨一定时间,静置过夜,滤过,沉淀于50℃干燥,即得。
22考察因素及水平为得到最佳包合工艺,根据预实验结果,对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包合时间3个因素[5]进行考察,按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
23评价指标
231包合物收率测定收率=包合物重量 ∕(挥发油重量+环糊精重量)×100%。
232包合率测定
2331色谱条件以Waters C18柱(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10mL/min;柱温35℃。
2332标准曲线制备取丁香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精密量取丁香酚对照品溶液1、2、3、5、7、10mL,分别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自动进样器进样10μl,记录丁香酚峰的峰面积,以峰面积(A)对对照品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10911C+91933,r=09996(n=5),在10008~100080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33精密度试验将同一浓度对照品溶液进样6次,计算RSD=057%(n=6),表明系统精密度良好。
2334稳定性试验供试品溶液制备完成后,分别于0、1、2、4、6、8h分别进样10μl,计算RSD=081%(n=6),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h内测定丁香酚结果稳定。
2335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样品适量,置50mL棕色容量瓶中,各精密称取6份,精密加入丁香酚对照溶液(10008mg/mL)15mL,再加入70%乙醇25mL,超声处理20min,超声完毕后,放冷后,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测定,计算丁香酚对照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x=9689%(n=6),RSD=101%(n=6),表明该丁香酚测定方法准确性良好。
2336样品测定取样品适量(约相当于含丁香酚20mg),以30mL石油醚分三次洗涤,洗涤后样品挥干石油醚,置50mL棕色容量瓶中,加70%乙醇溶液40mL,超声处理2min,放冷,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得续滤液,精密吸取上述续滤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注:红花丁香油中丁香酚含量为678%。
233综合评分[6]包合率是衡量挥发油利用率的重要指标,而收率在大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包合率为主要指标,权重系数为08;收率为次要指标,权重系数为02。将加权后的值作为综合评分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评分=02×收率∕最大收率×100+08×包合率∕最大包合率×100
24结果以包合收率和包合率为考察指标,从表3方差分析可知,因素A和B对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因素C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合表2直观分析极差R值,综合考慮,确定最佳包合工艺为A2B2C2,即β-环糊精∶水为1∶4,β-环糊精∶挥发油为5∶1,胶体磨研磨包合30min。
25验证实验按上述优选的最佳工艺,制备包合物,即取红花丁香挥发油20g,加无水乙醇20mL配成体积分数50%的溶液,备用;取蒸馏水400mL置胶体磨中,加入β-环糊精100g,研磨5min,缓慢加入上述挥发油乙醇溶液,再研磨30min,静置过夜,滤过,沉淀于50℃干燥,即得,共制备3批,测定收率分别为8024%、8211%、8381%,包合率分别为7834%、7925%、7719%,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26包合物的验证采用薄层色谱法[7],取丁香挥发油,加无水乙醇配成2%的溶液;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加无水乙醇配成相同浓度的样品。按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实验,吸取2种样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结果显示,包合物在挥发油相同的位置上没有斑点出现,表明挥发油已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
3结论
试验所用挥发油为实验室自提红花丁香混合油,其中丁香油约占90%,因此以丁香油中丁香酚的含量为依据进行了包合率的计算。同时以HPLC法测定丁香酚的含量,相较与药典[8]中气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同时HPLC法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分离温度低,各组分容易被分离[9]。本文以优化的胶体磨法制备红花丁香油包合物,产品得率高,包合时间短,且包合过程无需加热,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尤其适合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WS-10485(ZD-0485)-2002-2012Z,国家药品标准[S].[2002-12-01]
[2] 叶卯祥,严雪黎.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综述,2010,16(24):3793-3796.
[3] 郝晶晶,李海亮,龚慕辛. 挥发油环糊精包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2013,19(2):352-356.
[4] 熊晓莉,李宁,陈锦锦. 环糊精包合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8,19(25):1988-1990.
[5] 赵阳,张纯,郭澄,等.丁香油-β-环糊精制备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2000,7(3):19-21.
[6] 韩林,张艳侠.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J]. 西北药学,2011,26(6):447-449.
[7] 胡伊力格其.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概述[J]. 山东中医,2015,34 (11):892-894.
[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4.
[9] 张军,叶炳,陈威黄,等.HPLC测定复方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桂皮醛、丁香酚、苍术素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2013,19(3):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