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坚 潘陈为 郑园园 林士毅 毛丹丹 蔡进章 刘时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27
柴芩温胆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作用*
周 坚 潘陈为 郑园园 林士毅 毛丹丹 蔡进章 刘时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27
慢性乙型肝炎 睡眠障碍 柴芩温胆汤 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由于肝细胞受损,肝脏对激素的灭活能力降低,高水平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患者容易产生失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烦躁多虑等。加之肝病疗程较长、易反复等特点,病人的心理负担较重,致使慢性乙肝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障碍,具有副作用少、无依赖性、改善睡眠、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等优点,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1]。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法对慢性乙肝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失眠症临床诊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医诊断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版)》。
1.2 纳入标准:失眠,包括难于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等,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2周以上,失眠引起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7分;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或乙肝e抗体(HBe-Ab)阳性,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痰热内扰;年龄16~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够与医师正常沟通者。
1.3 一般资料:收集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6~70岁,病程1月~4年,平均1.8年。应用单盲(单盲对象为患者)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因素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降酶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芩温胆汤:柴胡、远志各6g,黄芩、党参、茯苓、大枣各10g,竹茹、炒枳壳、法半夏、陈皮、酸枣仁各12g,生姜3g,炙甘草5g。按2000年版药典制成合剂,生药含量为6g/ml。对照组加用安慰剂,为外形相同、口味相似的合剂(主要成分为上药的辅料)。两组均分别于早饭后及临睡前半小时各服10ml,共28天。
2.2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第1、2、3、4周临床医生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两组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WHO生活质量测定简明版(WHOQOL-BREF)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前后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检测值。
2.3 疗效评价:PSQI分值为睡眠质量主要评价指标,PSQI中参与记分的18个项目可以整合为7个因子,分别表达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因子记分为0~3分,总分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或部分消失,减分率≥80%;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减分率≥50%;有效:症状有改善或部分症状改善,减分率≥30%;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减分率<30%。减分率=(基线总分-治疗后总分)/基线总分×100%。总有效率为临床痊愈、显效和有效之和。CGI分值为睡眠质量次要评价指标,由医生和患者对疾病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评定(改善或恶化),采用8级记分法,根据患者当前病情与基线期情况比较:未评0、显著进步1、进步2、稍进步3、无变化4、稍恶化5、恶化6、严重恶化7。WHOQOL-BREF分值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是入组观察者综合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等方面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计分,满分为100分。领域得分按正向记,记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4 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
2.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3.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后,治疗组3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3.3 两组治疗各时间点CGI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各时间点CG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各时间点CG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3周2.17±1.03#2.89±1.04治疗1周2.62±1.06#3.38±1.01治疗2周2.34±1.07#3.15±1.09治疗4周2.03±1.02#2.79±1.12
3.4 两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评分(±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评分(±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
3.5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6 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诉有短暂不适感,涉及头晕、胃痛、大便干结等方面,未予特殊处理。
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学“黄疸”“胁痛”范畴,其伴发睡眠障碍,病机复杂,总由气血失调,正气不足而感受湿热毒邪,郁于肝脾,致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生痰化火,肝火夹痰,上扰心神而致失眠。因此,治疗要肝脾同调,痰火同治。笔者在刘时觉教授的指导下,临床运用柴芩温胆汤治疗该类失眠病人,取效甚捷。该方由小柴胡汤和温胆汤化裁而成,小柴胡汤调脾理肝,顺肝乙木之性;温胆汤清化痰热,顺胆甲木之性。二方合用,清肝胆痰热,理脾畅气,则神自安而睡眠足。
研究结果表明,柴芩温胆汤及安慰剂均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伴睡眠障碍患者PSQI评分值,改善主观睡眠质量。两组治疗后CGI评分有差别,说明柴芩温胆汤治疗慢乙肝患者睡眠质量总体情况明显优于安慰剂。两组在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说明柴芩温胆汤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安慰剂。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亦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推测柴芩温胆汤的保肝作用可能与方中小柴胡汤组分对肝细胞修复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有关[2]。本研究采用食用焦糖和药用淀粉等制成的安慰剂对照,结果显示安慰剂也有43.3%的疗效。说明对于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中医药干预失眠症临床研究,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能使结果可信度更高。可见,柴芩温胆汤在改善慢性乙肝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可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黄晓菁,兰迪翔,沈林峰.辨证论治乙型肝炎患者睡眠障碍5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3):180.
[2]孙兰,朱晓洪,李庆勇.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小柴胡汤的药效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2):4-5.
2016-10-23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柴芩温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编号:Y20120255
# 通讯作者:刘时觉,E-mail:liu-s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