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规范管理措施落地有声,一系列促进政策也密集出台,深刻触动行业竞争格局。随着产业投入加大、技术突破与规模积累,我国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的加速期。
政策支持,助推发展。强劲的政策支持使我国复合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了产业内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2017年10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编制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提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174项,涉及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全产业链发展。
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复合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疲劳等特性,一经发现,便在航空领域大量使用,波音787、空客A350、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领航150”均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建造飞机部件。目前,除航空航天领域外,复合材料在新能源、体育用品、航海造船等产业也有广泛应用。而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可降解复合材料也成为新的应用方向,而由高分子复合材料替代木材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当前,纳米复合材料、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等新材料不断涌现,逐渐成为复合材料发展的新方向。随着宝马i3的发布,未来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整车使用复合材料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話题,使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需求驱动,市场发力。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国内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将日渐强劲。其中交通运输、工业设备发展推动高分子复合材料增长潜力很大,从子行业应用看,航天航空、汽车、风电等行业需求增长力度较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消息称,从全球来看,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和工业设备领域的需求量较大,市场占比分别为24%和26%;而国内的复合材料目前主要集中于建筑与结构领域,作为主力的交通运输及工业设备领域发展空间巨大。
可以预见,未来复合材料将集合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应用范围,产业得到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