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追求主义的时代精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党代会上的浙江人

2017-04-23 01:51王祖强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浙江档案 2017年9期
关键词:委员浙江委员会

王祖强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王会悟

施存统

陈望道

金佛庄

周恩来

庄文恭

沈定一

俞秀松

张秋人

卓兰芳

王嘉谟

夏 曦

刘 英、丁魁梅夫妇

今年秋天,我们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党,就有党代会。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一座引航的路标。在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上,已经召开过18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回顾这18次党代会,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每次都集聚了当时党内富有代表性的时代精英,绝大多数党代会都真正履行了它的职权,研究了紧迫的重大问题,并且作出了正确或者基本正确的决策,因而对当时党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我们党的初创时期,在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召开的7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中浓缩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功绩。在这7次全国党代会上,聚集起千余名勇于追求主义的时代精英,里边也活跃着一大批浙江人的身影。他们或者出生在浙江,或者原籍在浙江,或者代表着浙江;他们或者是正式代表,或者是候补代表,或者是列席代表,或者是会议的会务工作人员。全国党代会的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英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他们共同见证开天辟地:中共一大上的浙江人

1921年7月23日至当年8月初,前面8天在上海,最后一天会议在嘉兴南湖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成果表明,党的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58名。在这58人中,出生在浙江或者原籍在浙江的有8人。他们是上海早期组织的陈望道、沈定一、邵力子、沈雁冰、沈泽民、俞秀松以及旅法早期组织的周恩来和旅日早期组织的施存统,其中,沈定一还是广州早期组织的成员。这8人中,原本陈望道和施存统有望成为党的一大代表。

陈望道在中国共产党建党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因而一大召开前,他已经被推选为上海地区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况且,一大召开期间陈望道也在上海。正当陈望道等积极参与筹备召开一大时,为审批活动经费一事,远在广州的陈独秀和也在上海的李汉俊发生了一些并非必要的争执。不料这一争执竟还阴差阳错地牵连到了陈望道身上……陈望道书生意气,一气之下,表示今后不愿再接受陈独秀家长式的统治,并因此而未去参会,与一大失之交臂。

与陈望道的复杂处境相比,施存统没有参加党的一大的原因要简单许多,主要是出于工作便利的考虑。当时,施存统是旅日早期组织的负责人,成员也只有他与周佛海两个人,当他接到派人参加一大会议的通知时,正值周佛海利用假期回国,身在日本的施存统于是决定让周佛海代表旅日早期组织出席中共一大。

在此前后,虽然这8人中,也有陈望道、邵力子等人参加了党的一大的筹备工作,但真正在一大历史上留下了身影的浙江人却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的名字叫王会悟。

王会悟(1898—1993),浙江桐乡乌镇人。她于五四运动后不久,到思想、文化活跃的上海,被安排在上海女界联合会做文书工作,其间和作为留日学生总会代表回国办事的李达相识,1920年下半年与李达结婚,不久加入上海共产主义早期组织领导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李达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帮助发送文件、通知等。中共一大筹备工作由李达和李汉俊负责,她作为唯一的工作人员,具体操办会议的住宿安排及开会地址等事务。会议期间有可疑者闯入,得知会议要换地方开会,最好离开上海时,她建议将会址改在浙江嘉兴南湖,并作具体安排,使中共一大代表在南湖的游船上完成了大会的全部议程。

二、他们共同制定革命纲领:中共二大上的浙江人

党的一大闭幕后不到一年,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分巧合的是党的二大的闭幕日恰好是党的一大召开一周年的纪念日。另一件十分巧合的事就是,错过了党的一大的两位浙江人施存统、陈望道这回倒是双双参加了这次盛会。

施存统(1899—1970),浙江金华人。他曾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浙江新潮》上发表《非孝》一文,被学校视为“大逆不道”而遭开除。1920年5月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参与发起建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月到日本东京留学,组建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1月回国后,任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4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理书记,并编辑出版团中央机关报《先驱》。5月在广州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同时还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7月,他以青年团临时中央局的代表身份出席了党的二大,并在会上报告了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经过以及大会通过的决议情况。

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他早年投身新文化革命运动和宣传马列主义的活动。曾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5月参与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参与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又称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同时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的成员。1920年8月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同年起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校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1921年协助建立上海机器工会、印刷工会,到平民女校任教,为党培养妇女干部。同年12月至1922年6月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1922年7月,虽然此时的陈望道已经不再担任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一职,该职改由张太雷接替,但陈望道还是出席了中共二大。

事实上,与党的一大一样,王会悟仍然承担了一部分会务工作,二大会址辅德里625号为李达、王会悟昔日的寓所,这个寓所也是人民出版社当时的社址。会议期间,王会悟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大女儿李心田在门口放哨,继中共一大之后再次为中共二大做了会务工作。

三、他们共同携手国共合作:中共三大上的浙江人

根据二大党章关于“全国代表大会每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定期召集一次”的规定精神,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这次浙江实实在在有3人与会,与会的3人中,徐梅坤与金佛庄均出生在浙江,而于树德则是客籍人士代表了浙江。

徐梅坤(1893—1997),浙江萧山人。他曾在杭州当印刷工人。1920年初参与发起成立了杭州印刷公司工作互助会,任宣传股长。12月创办《曲江工潮》。1921年到上海《民国日报》社印刷厂做工,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主任。1922年7月至1924年4月任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兼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委员长。1922年8月到杭州开展建党工作,9月成立浙江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1923年春起任中共杭州支部书记,同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共第三届中央候补委员,是浙江人中最早通过全国党代会选举进入到中央领导层的成员。

金佛庄(1897—1926),浙江东阳人。他于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兴起,对“从军报国”产生怀疑。1920年离开军校,考入福建厦门大学学习。后因学费无力解决,于1921年10月重返保定军校。1922年上半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夏军校毕业后,分配回浙江陆军第二师当排长,后任连副。1922年9月至1923年春,金佛庄任中共杭州小组成员。秘密联络同志,编辑《协进》《江民日报》,宣传革命思想,教育青年群众。1923年6月,他作为浙江党组织代表到广州出席了中共三大。

于树德(1894—1982),河北静海人。曾与李大钊同学,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冬经李大钊介绍以新中学会代表身份赴苏联。1922年初在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不久回国,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参与领导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1922年3月至6月任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部主任,后转往杭州政治专门学校任教员。9月中共杭州小组成立,任组长。同年冬返回天津任中共天津小组组长,领导筹建青年团天津地委。1923年春仍到杭州任教,并担任中共杭州支部书记。同年6月赴广州出席中共三大。

四、他们共同引领工农运动:中共四大上的浙江人

虽然三大修订的党章并未对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要求作任何新的修订,但在1924年,中国共产党没有适时召集全国代表大会,而是在三大召开一年半之后,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第三次在上海召开了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浙江与会人员也与会议的主题一样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出生在浙江与原籍在浙江、正式代表与其他成员,一下增加至9人,达到了全国党代会的一个新高。他们中既有正式代表周恩来、汪寿华、庄文恭,也有与会但尚未完全确定代表资格的沈定一、施存统、王华芬、杨之华、俞秀松,还有参加大会的工作人员张秋人。这中间,施存统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全国党代会了。

周恩来(1898—1976),原籍浙江绍兴。他曾领导天津学生运动,并参加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二三月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后又组建旅德中共组织。1922年6月任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1923年2月任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书记。6月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旅欧组织。11月当选为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科主任、代理执行部部长。1924年7月受旅欧党团组织委派回国汇报工作。1924年10月至1927年4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宣传部部长。1924年10月至1925年春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1月作为留法支部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共四大。

汪寿华(1901—1927),浙江诸暨人。他于1917年秋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参加校学生自治会,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0年6月参加上海沪滨工读互助团,9月进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不久经俞秀松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4月被派赴苏俄学习。1923年被推荐选为赤塔远东职工会中国工人部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被推选为海参崴职工苏维埃委员,建立“五一俱乐部”,对中国工人进行宣传教育。作为远东职工代表,赴莫斯科出席国际反帝同盟会议。1925年初从苏联回国,到上海参加了中共四大,作关于职工运动的报告。

庄文恭(1901—1965),浙江绍兴人。1918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投身五四运动,参加学生运动。1920年9月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1921年1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春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2年6月回国。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1月到上海任《向导》代理发行人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友》周刊编辑。1923年2月被捕。1924年6月经保释出狱。同月至1925年8月任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宣传部主任。1925年1月出席中共四大。

沈定一(1883―1928),浙江萧山人。五四运动时期,他在上海创办进步刊物《星期评论》,该刊成为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1920年下半年和1921年春,先后参加上海、广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共早期党员。1921年在家乡发动衙前农民运动,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1923年8月参加孙逸仙(孙中山)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回国后于1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由孙中山直接指定为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会后被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和上海执行部指派为筹备员,参与在杭州成立的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筹备处工作。3月被选为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临时执行委员。1925年1月在上海参加中共四大。

施存统在二大之后,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3年9月起任中共上海地委执委兼区执委第一组(上海大学)组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1924年1月任青年团上海地委国民党委员会负责人。后任上海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兼任《民国日报》编辑。1924年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编写《社会运动史》《社会思想史》《社会问题》等讲义。1925年1月参加中共四大。

王华芬(1905—1985),女,浙江余姚人。1919年进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21年初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上半年在校掀起驱逐思想保守的校长的风潮,遭失败后转学到绍兴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毕业前到衙前农村小学任教。1924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8月同沈定一在广州结婚。不久回上海,担任上海平民夜校教务主任,同时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听课,并参加上海工人运动。在1924年底兴起的国民会议促成运动中,经组织指派为浙江宣传员,到杭州开展国民会议宣传活动。1925年1月到上海参加中共四大。

杨之华(1901—1973),女,浙江萧山人。1916年秋入杭州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学习。五四运动时在星期评论社工作。1921年秋参加创办萧山衙前农村小学,从事农村调查和农民运动。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并从事女工工作。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和瞿秋白结婚。同年起任沪西纱厂工人夜校教员、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委员、上海各界妇女联合会主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1925年1月到上海参加中共四大。

俞秀松(1899—1939),浙江诸暨人。他于1916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学生领导骨干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参与领导杭州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罢课游行。8月参与创办《双十》周刊(后改名《浙江新潮》),任主编。1920年5月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参与发起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8月任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1921年3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委员会(设在上海)书记。同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3月回上海,到杭州帮助创建当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2年4月至6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书记,从事工人运动与青年工作。1922年5月以上海团代表身份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7月任中共上海执行委员会兼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8月西湖会议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3年6月为组织浙江文化局筹备员。9月被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1924年4月任中国国民党浙江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5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10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浙皖区执行委员会兼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5年1月到上海参加中共四大。

张秋人(1898—1928),浙江诸暨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参加浙江学生运动。1920年中学毕业后到上海,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1923年3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9月青年团上海地执委改选,当选为委员长。10月到无锡进行建团工作,于当月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无锡支部。1924年1月,任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兼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6月任青年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委会委员。9月递补为青年团中央委员,并担任中央局委员、农工部主任。为上海、杭州的党、团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期间,两次到绍兴指导发展青年团的工作。1925年1月到上海参加中共四大。

五、他们共同应对革命危机:中共五大上的浙江人

经过修订的四大党章,仍然要求全国代表大会每年定期召集一次,但革命形势的发展往往无法完全按照事先的规则设定。1926年全年还是没能开成党的五大。党的五大直到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腥风血雨中,在武汉召开。五大与四大的间隔达到了两年又3个多月,是前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时间间隔最久的一次。浙江与会人员保持了四大时的上升势头,再创新高,各种情况的参加者加在一起达到了11人之多。他们中有正式会议代表周恩来、王亚璋、杨之华、张佐臣、赵济猛、郑复他、庄文恭、卓兰芳,与会但尚未完全确定代表资格或者旁听人员有王家谟、王一飞,还有参加大会会务的工作人员黄玠然。他们中,周恩来、杨之华、庄文恭均是连续第二次参加全国党代会的代表。周恩来、杨之华在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庄文恭、王亚璋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张佐臣当选为五大刚刚成立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

四大之后到五大,周恩来于1925年1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部长。1926年12月赴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军事委员会委员。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和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中共上海区委的领导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委员、特别军事委员会委员。3月参加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起义总指挥。4月任中共中央局和中共上海区委的领导人共同组成的特务委员会成员,研究和制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党的工作的策略方针。随后到武汉参加中共五大。杨之华的情况是,1925年10月任中共中央妇女部主任。1926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妇女部主任。10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4月至5月出席中共五大。庄文恭的情况是,1925年8月任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6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6月任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党团书记。1927年1月任中共杭州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4月赴武汉出席中共五大。

王亚璋(1904—1990),女,原籍浙江定海。她于1924年参加革命工作。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上海总工会负责女工工作,曾发动女工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3月任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主任。5月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27年4月参加中共五大。

张佐臣(1906—1927),浙江平湖人。他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积极参加和领导上海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斗争。五卅运动爆发时,在浦东组织罢工委员会,任罢工委员会办事处主任,直接领导反帝总罢工。8月任上海总工会第三(浦东)办事处主任。10月任中共(上海)南市部委员会书记。1926年春赴广州参加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5月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6月任上海总工会纱厂总工会委员长。9月主动赴无锡开辟工作,以江苏中学教员的公开身份组建中共无锡独立支部,担任书记。1927年2月参加中共江浙区委全区党员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被选为中共江浙区委委员。4月下旬赴武汉参加中共五大。

赵济猛(1904—1928),浙江东阳人。他于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任青年团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11月改任青年团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负责人,以雪花社名义组织青年读书会,开办流动图书馆。1925年2月至1926年4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1926年3月当选国民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代表。4月出席中国共青团江浙区委成立大会,当选为区委委员。7月任中共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兼宣传委员会书记。1927年1月初出席中共上海区委会议。2月任国民党宁波政治特派员,改组国民党宁波市党部,参与组建宁波市临时政府和宁波市各界联合会。4月任中共上海南市部委书记。赴武汉,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共五大。

郑复他(1904—1928),浙江诸暨人。他于1923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初到上海《商报》馆排字,同时在中共创办的上海书店兼职,协助秘密发售《向导》周报和《中国青年》《青年平民读本》等进步书刊。1925年5月受中共上海地委委派,参加中国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工农部下属的工人运动委员会工作,参与五卅运动,组织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工人罢工。10月任中共上海区委闸北部委组织委员。12月领导商务印书馆第二次经济大罢工,取得胜利。1926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7年1月任上海总工会市政总工会委员长。4月下旬以上海的正式代表身份赴武汉出席中共五大。

卓兰芳(1900—1930),浙江奉化人。他于1924年1月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年秋受组织指派到和丰纱厂开展工人运动,创办工人夜校。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参与组织宁波工人罢工。同年暑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1月中共宁波支联扩大为地委后,任地委委员兼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3月受党指派回到家乡,任松溪小学校长,开展农民运动。5月筹建松岙党支部,任书记。10月任新成立的中共鄞奉部委书记。11月初发动农民攻打军阀当局的盐局和税关。1927年春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赴余姚等地指导农运工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回到奉化布置隐蔽工作。不久赴武汉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共五大。

王家谟(1906—1927),浙江象山人。他于1925年春参加进步青年团体“乐群学会”。2月联合社会各界成立象山国民会议促进会。五卅运动中联合象山各界成立象山五卅惨案外交后援会。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任共青团象山支部组织委员。1926年初调宁波工作,以启明女子中学教师为掩护,在中共宁波地委作抄写工作,后任技术书记。参与发动和丰纱厂工人运动和四明中学学生的革命活动。1926年2月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4月被增补为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并任组织部主任。1927年3月兼任宁波《民国日报》副刊编辑。4月代理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当月赴武汉参加中共五大。

王一飞(1898—1927),浙江上虞人。他于1920年11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被派往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2月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10月担任旅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书记。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政治课翻译。1924年7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青年共产国际(少共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同月以中共列席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5年8月回国。9月至12月被中共中央局任命为中共上海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宣传部主任。1926年2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成员。1927年2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并主管中共上海区委的宣传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中央军委秘书长。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武汉参加中共五大。

黄玠然(1901—2004),浙江浦江人。他于1923年考入浙江杭州法政专科学校学习。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领导全校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中共中央派人把他接到上海大学学习。1926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分配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导》周刊工作。参加第一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宣传工作。1927年初调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的秘书。曾作为工作人员筹备和参加了中共五大。

六、他们共同争取广大群众:中共六大上的浙江人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经过了近一年时间的酝酿和准备。由于国内白色恐怖非常严重,难以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开会,中共中央报请共产国际同意后,决定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党的六大在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浙江与会人员又创新高,达到了12人。参加六大的正式代表有华岗、夏曦、周恩来、李群(钱志康)、章松寿、杨之华、来耀先、余驾先,六大指定及旁听代表有陈学熙、沈泽民、秦曼云,还有参加六大会务的工作人员俞秀松。他们中,周恩来、杨之华均是连续第三次参加全国党代会,夏曦其实也参加过党的五大,只不过当时与浙江没有交集,而俞秀松此前曾参加过党的四大,此次是作为工作人员身份参加的。

从五大到六大,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多一点,但对于周恩来来说,这是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27年5月后,周恩来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军人)部部长,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代理常务委员。7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委员。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8月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常委、中央军事部部长。11月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兼代理组织局主任。1928年6月参加中共六大。6月9日参加了斯大林对部分代表的召见。6月14、15日参加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召集的部分六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发言。会议期间代号为22号。被选为六大主席团成员、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在大会上作组织问题报告、军事报告。参加大会政治委员会、农民土地问题委员会、苏维埃委员会、军事委员会、青年委员会、财政审查委员会、湖南委员会、湖北委员会、南昌暴动问题委员会、广州暴动问题委员会工作,并担任组织委员会召集人。除在会前座谈会发言外,在大会上多次发言:6月27日讨论政治报告时发言;6月27日在中共六大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6月30日讨论组织报告时发言;7月做组织报告的结论;7月2日讨论农民土地问题时发言;7月3日做军事问题报告;7月11日在六大闭幕会上讲话。7月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随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部长。

杨之华五大之后,1927年5月至11月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11月起任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8年4月赴苏联,在途中哈尔滨建立护送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接待站,担任负责人,完成接待和护送六大代表的任务。后赴莫斯科,出席6月至7月举行的中共六大,并参加组织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妇女委员会、农民土地问题委员会工作。会议期间代号为105号。

俞秀松四大以后,1925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担任留学生队领队。1927年11月到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在学习期间,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员,和王明宗派集团开展斗争。六大期间,参与会务工作。

华岗(1903—1972),浙江龙游人。他于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9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宁波地委宣传部部长。积极参加编辑进步刊物《火曜》。1925年2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夏根据组织决定到南京工作。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任共青团江浙两省联合省委委员,后任宣传部部长。1927年5月,受组织委派到浙江筹建团省委。6月间在共青团杭州地委的基础上扩建为共青团浙江省委,7月任团省委书记。1928年6月至7月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正式代表出席中共六大。会议期间代号为9号。参加大会政治委员会、农民土地问题委员会、宣传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南昌暴动问题委员会工作。6月26日讨论政治报告时发言。

夏曦(1901—1936),湖南益阳人。1927年八七会议后,被中共中央派到浙江贯彻会议精神。11月到浙江主持工作。1927年11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28年6月至7月出席中共六大。6月14、15日出席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召集的部分六大代表座谈会并发言。大会代号11号。在大会上有5次发言:6月24日讨论政治报告时发言;6月25日讨论政治报告时发言;7月1日有29人提议用大会名义致电中央政治局指示正确政治路线时发言;7月2日讨论农民土地问题时发言;7月11日在大会闭幕式上讲话。

李群(钱志康)(1909—1956),浙江诸暨人。他于1927年2月在杭州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起在党内担任交通员、支部书记、县委职委,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参加省委常委会议和共青团区委、杭州市委、浙江省委、省常委、职委、军委等工作。1928年六七月间作为浙江正式代表,出席中共六大。会议期间代号为54号。参加农民土地问题委员会、苏维埃委员会、军事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湖北委员会工作。

章松寿(?—?)出生年月不详,籍贯不详,但六大前后均在浙江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于1926年6月参加杭州总工会筹备工作。7月被反动军阀抓捕入狱。1927年3月在杭州首次工人大会上报告杭州总工会章程,被选为总工会执行委员、宣传部长。1927年9月至11月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候补委员。1928年6月作为浙江代表参加中共六大。6月14、15日参加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召集的部分六大代表的座谈会并发言。大会期间代号为55号。参加大会政治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苏维埃委员会、宣传委员会、财政审查委员会、湖南委员会工作。6月25日在讨论政治报告时作大会发言。会上曾对党的政策及党务工作提出意见。

来耀先(1893—1935),浙江萧山人。自幼以理发为业。1927年6月在中共萧山地方组织的教育下,不顾危险,利用理发职业接触面广的有利条件,帮助党组织在西乡一带进行秘密联络。同时组建萧山长河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负责建立了中共萧山县长河镇支部,任书记。1928年4月在中共萧山县委召开的党员代表会议上,被推为中共六大代表。随即赴莫斯科,作为浙江省正式代表出席了中共六大。会议期间代号为116号。参加大会农民问题委员会。

余驾先(?—?)出生年月不详。浙江人。曾为浙江宁波和丰纱厂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6月作为浙江代表出席中共六大。会议期间代号为117号。参加大会组织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等工作。6月27日在大会讨论政治报告时作大会发言。

陈学熙(1904—1934),浙江临海人。他于1926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27年党中央从上海迁到武汉后,随之到武汉工作。1928年初参加中国红色职工工会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召开的红色职工国际会议。1928年6月至7月在莫斯科作为指定旁听代表参加中共六大,会议期间代号为63号。担任大会秘书处记录科记录员,负责大会及各委员会之记录与整理。

沈泽民(1900—1933),浙江桐乡人。他于1921年4月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5月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团中央委员。1923年6月召开青年团二大前,参与主持团中央日常工作。10月起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会计。12月担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编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4年1月任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兼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6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浙皖区执行委员会兼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后任宣传部主任。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领导工作。1926年春任中国职工代表团翻译,随团到莫斯科出席国际职工代表大会。会后留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6月至7月作为指定及旁听代表,出席中共六大,参加大会翻译工作。会议期间代号为73号。

秦曼云(1908—2001),女,山东历城人。祖籍浙江绍兴。她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山东省立女中团支部书记。1926年2月至7月任共青团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学委书记、宣传部部长。1927年初根据党组织的安排,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6月与到莫斯科开会、时任共青团中央局组织部部长关向英结为夫妻。6月至7月作为指定及旁听代表,参加中共六大。会议期间代号为74号。参与大会组织委员会、苏维埃委员会和妇女委员会的具体工作,还参加大会秘书处文书科工作,承担办理壁报任务。

七、他们共同迎接革命胜利:中共七大上的浙江人

六大之后再开七大,已经是17年之后的事情了。由此可见,中国革命道路的崎岖曲折。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负有总结以往的革命经验、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导引中国走向光明前途的任务。

筹备会议即是历经坎坷。以浙江为例。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原会议名称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浙江省代表大会)在浙南基本地区平阳凤卧乡的冠尖和马头岗两地召开。大会选出刘英、汪光焕、龙跃、张麒麟、顾玉良、郑丹甫、林一心、杨思一、丁魁梅、林辉山、孙绍奎、刘发羡等12人为浙江省出席党的七大的正式代表,林尧、谢廷斋等3人为候补代表(另一人姓名不详——笔者注)。省党代表大会结束后,省委常委经过酝酿,考虑到主要干部都去延安开会,要影响浙江工作,决定汪光焕、龙跃、顾玉良留下,丁魁梅因怀孕不能去延安,决定由候补代表谢廷斋参加。9名代表在刘英的率领下于当年9月17日从丽水动身去东南局集中。代表团到了皖南新四军军部后,不久接中共中央来电,由于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时局逆转,刘英不能离开浙江。刘英在征得东南局的同意后,带领杨思一、张麒麟、郑丹甫3名特委书记回浙;其余5名代表由金衢特委书记林一心率领前往延安(另外4人为:林辉山、孙绍奎、刘发羡、谢廷斋)。他们跋山涉水,穿越日伪的多道封锁线,辗转经年,艰苦备尝,于1940年12月16日到达党中央所在地延安。七大召开时,他们一起被编入华中代表团。

林一心(1912—2010),福建永春人。他于1937年奉命到浙江丽水地区做抗日宣传。1938年夏秋到金华、衢州、严州一带活动。同年12月至1939年10月任中共浙江省金衢特别区委员会书记,负责下属东阳、永康、兰溪、金华、义乌、浦江、江山、龙游等县党组织工作。1939年7月在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同月至1942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候补委员。1939年12月到新四军军部集中,任浙江七大代表小组领队,长途跋涉13个月后到达延安。1941年1月进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参加整风学习。1944年至1945年6月任中央党校一部秘书科科长。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林辉山(1906—1980),浙江苍南人。他于1933年投身革命,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福鼎县委平阳支部组织委员,在浙江平阳的浦门、矾山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1935年春任中共浙江平阳中心区委组织委员,筹建革命武装,发展地方党组织。1936年6月调任中共桐霞县委书记。在鼎泰区的三门里坚持革命斗争。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至1938年5月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员会委员。1938年4月任中共鼎平县委书记,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恢复发展党的工作。5月至9月任中共浙江省临时委员会委员。9月调任中共福鼎县委书记,同月至1942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1938年11月任中共浙南特委组织部部长。1939年5月到福鼎传达特委指示时被捕,经组织营救后脱险。10月出席浙南党代会,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随即离开浙南赴延安。到延安后,入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孙绍奎(1917—1983),浙江温州鹿城人。他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后,组织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建立温州第一个中共学生支部,任书记。1938年11月任中共永嘉县委书记,1939年2月任中共浙南特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主任,6月,任特委民运部长。7月作为浙南特委代表参加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浙江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1940年底到延安后,留在陕甘宁边区工作。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刘先(刘发羡)(1915—1995),浙江平阳人。他于1935年参加当地农民赤卫队活动。1936年6月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担任闽浙军区红军挺进师政治委员刘英的运输员、警卫员。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浙南游击战争,参加多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的斗争。1938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4月担任中共浙江鼎平县委青年部部长。9月任中共鼎平县委书记。1939年7月在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员代表会上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0月随中共七大浙江省代表团赴延安。1941年2月至1945年进入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谢廷斋(肖岗)(1918—2005),浙江余姚人。他于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支部书记、中共余姚县工委干事。1939年3月任中共余姚县委书记。7月参加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被选为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10月赴皖南中共中央华东局报到。1940年1月和华南、华东各省代表会合一起赴延安。12月到达延安,即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除了这5名浙江选出来的代表外,被编入华中代表团的浙江人还有王中、冯志祥、卢离棠。此外,参加了七大的浙江人还有17人,他们分别是中直、军直代表团的朱宝庭、范文澜、冯文彬、张琴秋、徐以新、李逸民、余光生;陕甘宁边区代表团的何思敬、乐少华;晋绥代表团的吴亮平;晋察冀代表团的叶长庚、钱应麟;山东代表团的朱虚之;大后方代表团的周恩来、夏之栩、华健、张越霞。

王中(1906—1981),浙江余姚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北伐战争时期,在广州参加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在宁波、奉化、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2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中国部学习。1936年后结业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37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秘书、社会部干部部副部长等职。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冯志祥(1910—1987),浙江义乌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31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特派员。1938年12月随部队转战于苏鲁边。1939年冬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第三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6月任苏鲁豫支队第二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12月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团政治委员。1941年3月任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二十团政治委员。1943年3月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初被选为七大代表,同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卢离棠(1908—1981),浙江慈溪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他于193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上海邮局团支部书记。1935年在上海地下党组织与中央失去联系后,利用邮局工作的便利,将被国民党查扣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办的《救国报》秘密送出。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重建的上海邮局党支部书记,后任信差支部书记。1938年3月兼任邮局工会党团书记,团结、宣传和发展沪西纺织部门,参加中共江苏省委工委工作。1939年11月离沪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到达延安后,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调中共中央敌后工作委员会工作。参加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朱宝庭(1880—1947),浙江宁波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他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上海参加领导五卅运动,发动海员大罢工。1926年5月出席在广州市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并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7年6月在汉口出席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和太平洋第一次劳动会议,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1931年赴苏联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工作。1932年10月回到上海,1933年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负责工会工作。1939年4月至1943年2月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1945年4月被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常委会议推举为边区参加解放区职工联合会代表,任该会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他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秋任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国文系主任,1933年任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在白色恐怖中与党组织失掉联系。1936年下半年到河南开封,在河南大学任教。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爱国运动,在河南开封、许昌等地负责开办抗日干部训练班。1939年9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1941年7月任中央马列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1941年8月至1943年3月任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编辑委员会委员。1941年12月至1943年3月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42年3月起任中共中央党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委员。参加延安整风。1945年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同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冯文彬(1910—1997),浙江诸暨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他于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担任共青团上海沪中区委委员、上海工会联合会常委兼总务部部长、上海工会联合会煤炭店党支部书记。1929年秋被派到闽西。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秘书。1930年8月至1931年随军转战闽赣,开展游击战争。1931年11月调任共青团中央局巡视员,赴湘赣革命根据地检查指导工作。在苏区肃反工作中保护党的一些重要骨干。1932年至1933年任红一方面军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1933年3月至8月任少共福建省委书记。1933年8月至9月任红军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春参加东征战役。同年4月至11月任共青团中央局副书记。1937年1月任陕西安吴堡青年训练班主任。1940年5月至1941年9月任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副校长。1941年2月至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副书记。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张琴秋(1904—1968),女,浙江桐乡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她于1924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和罢工斗争。同年赴苏联入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冬回国到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委员,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5月被派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同年至1932年1月任中共鄂豫皖特区妇女委员会委员、书记。1931年5月任红四军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政治部主任。参加鄂豫皖红军反“围剿”斗争。1932年12月至1933年2月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1934年4月至1935年3月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第一团团长兼政治委员。1935年3月至1936年夏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成为闻名巴蜀的红军女将。1935年5月参加长征。1936年10月长征到达甘肃。同年11月至1937年3月任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组织部部长。参加西征作战。西路军失败后被俘转押于南京监狱。1937年10月经中共中央营救出狱到延安。1938年4月至12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大队大队长。同年12月至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专职委员。1939年7月至1941年9月任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教育长。曾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被增补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徐以新(1911—1994),浙江衢州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他于1927年1月加入北伐军。3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4月在武汉中共中央军委任技术秘书,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八一南昌武装起义。1927年12月赴苏联留学。1930年转为共产党员。1931年从苏联回国,任共青团沪中区委书记。1931年11月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鄂豫皖苏区外交委员会主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军委参谋主任。1932年12月,随军向川陕地区进军,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长、中共川陕省委委员。1937年任西路军干部团政治部主任。西路军失败后,1937年12月经兰州、西安回到延安。1939年7月至1940年7月任中央统战部干部科科长。1941年7月任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兼宣传部长。1942年5月任中央整风学习委员会秘书主任。1943年1月任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兼中央管理局政治部主任。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李逸民(1904—1982),浙江龙泉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25年在上海大学参加五卅运动。同年秋放弃领到大学毕业文凭的机会,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大队学习,随即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教导队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带领教导队广大党团员和群众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到上海找到党组织,担任中共江苏省兵运委员会委员,继续从事革命斗争。1937年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起担任抗大政治教员、抗大总校政治部党务科科长。抗大总校迁到太行地区后,1939年7月至1941年10月任抗大第三分校政治部主任。后任中共中央情报部第一局局长,西北公学副校长。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余光生(1906—1978),浙江镇海(宁波)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他于1928年赴美留学。1932年3月加入美国共产党,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美洲华侨反帝大同盟执行委员、书记,纽约《救国时报》编辑,美国共产党中国局书记。1939年底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后,1941年5月至1945年8月任该报副总编辑、国际版主编。1942年3月至1943年2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委员。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何思敬(1896—1968),浙江余杭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他曾赴日本留学,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1927年2月回国,开始参加党的革命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放弃到德国考察的机会,留在国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授。1941年8月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43年初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研究员。1944年初任延安大学法学院院长、行政学院法律系主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员,新法学会发起人。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乐少华(1903—1952),浙江镇海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他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春回国后,在上海中共中央秘密机关负责无线电部门工作。1932年3月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7月率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北上。1935年1月在怀玉山陷敌重兵包围,后收集余部成立红军挺进师,任政治委员。不久因伤离队回浙江家乡治疗。1936年8月到陕北保安,向中共中央汇报了红十军团失败的经过。经党中央审查重新接上组织关系,担任西北青年干部班主任兼政治委员。1937年1月入抗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1939年4月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先后进入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吴亮平(1908—1986),浙江奉化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他于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月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留校任教。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德国、法国学习。1930年首次将《反杜林论》全书译成中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著作翻译工作者之一。1933年7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副部长,后任代理部长。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10月参加长征,任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央纵队秘书长。到达延安后,1935年10月起负责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36年1月起负责中央宣传部兼外交部工作,负责接待美国记者斯诺访问陕北,并担任毛泽东同斯诺谈话的翻译。1936年至1937年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41年8月任中共中央编辑委员会委员。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叶长庚(1903—1986),浙江省分水(今桐庐)县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他参加过北伐战争。1929年12月在吉安率一个班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五军特务大队中队长。1930年2月任红五军第四纵队机枪大队大队长。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任红三军团红八军第四师第二团团长。1932年2月任红三军团教导大队区队长。6月任湘赣军区独立第十二师师长。1934年任湘赣军区第二分区指挥部司令员。1935年初任红六军团第十六师第五十团团长。参加创建和坚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1935年11月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第五十三团团长。1936年任红六军团新兵师师长、红六军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同年10月到达甘肃。12月进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第八大队大队长。1941年5月任晋察冀辖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1942年1月任晋察冀第四军分区人民武装部部长。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钱应麟(1915—1997),原籍浙江杭州。中共七大候补代表。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他于1935年9月进入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学习,参加“一二·九”抗日爱国学生运动,被推举为校学生会主席,领导组织罢课、示威游行等抗日活动,发起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活动。1936年1月任北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部第十一区队部区队长、代理副总队长。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10月在山西太原参加察绥游击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察绥游击军第一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代理政治部副部长。1939年1月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五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委员、军政委员会委员。1940年6月任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0年6月至1942年1月在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学习。1942年2月至1945年8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参加中共七大。

朱虚之(1912—2000),浙江临海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他于1931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1936年10月任红一军团部无线电一中队中队长兼三分队长。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任八路军总部无线电大队副大队长兼一分队长。1938年底任八路军总部第三科副科长兼通信营营长。1939年12月任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总部交通局局长。1940年6月担任山东纵队政治部直属工作科科长。1943年赴延安。同年12月至1945年8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曾任二部干事。后转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夏之栩(1906—1987),女,浙江海宁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她于1922年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1927年11月任中央党报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党务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1929年赴莫斯科学习。回国后,1932年被分配到全国总工会女工部工作。曾任中共上海江浙区区委委员、江苏省委秘书,中央组织部秘书及交通(员)。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部交通组、救济工作组负责人,负责八路军南京、武汉、桂林办事处的党内交通。1941年底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干部处处长,中央组织部秘书处处长。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华健(1919—1949),浙江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在四川工作。1938年6月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公开身份是生活书店店员。1939年初至夏任中共重庆市城区区委组织委员。1939年8月任中共重庆市委新市区区委书记。1941年到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张越霞(1910—1979),女,浙江浦江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她于1926年任浙江省浦江县蚕桑讲习所教员,参加党的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回到家乡参加党的活动。1928年下半年到上海中共中央秘书处文书科油印处,担任油印、文书和内部交通等地下秘密工作。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由党领导的互济会保释出狱。1932年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干事。1934年11月再次被捕。在狱中参加绝食斗争,对难友和群众做教育说服工作。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由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营救出狱,12月任中共长江局组织干事。1938年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省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后调重庆任中共南方局组织部干事。1940年12月随丈夫博古回延安,后任延安陕北公学干部处副处长、延安抗大干部科科长等职。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参与审查七大代表。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浙江代表中最值得一说的自然是已经连续第四次参加全国党代会的周恩来,此时他已经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袖。六大以后,1928年11月任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成员。1929年2月任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主席。8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1930年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局成员、军委常委。3月赴莫斯科。8月下旬回国,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开始纠正李立三的“左”倾错误,停止了组织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1932年7月任劳动与战争委员会主席,负责主持计划并指导关于革命战争的一切动员事宜。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其负战争领导的总责,1932年10月至1934年1月兼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1934年2月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被确定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后为中共中央负责军事行动的三人小组成员。8月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月任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负责军委组织局工作,并任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中共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1936年7月任中央白军工作部负责人。12月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同月作为中共全权代表赴西安,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年2月作为中共首席代表同国民党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进行多次谈判,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长江沿岸委员会书记。12月任中共中央代表、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193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敌后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负责领导除西北外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工作。1940年9月任中共中央敌后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整风运动发动后,于1941年10月担任西南学习组组长。1943年6月回到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筹备和整风学习。1944年5月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参加七大组织问题报告准备委员会、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并负责召集统战工作报告准备委员会。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并任大会主席团常委,在大会开幕典礼上发表演说,在大会上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及其经验教训的发言,当选为中央委员。6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八、他们,为什么是他们:前七次党代会上的浙江人群体分析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录,这是一份值得我们追思与深思的名录。上述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7次党代会上的浙江人共有55位,总共出席过64人次。出生在浙江、原籍在浙江的8位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中有6位榜上有名,他们是施存统、陈望道、周恩来、俞秀松、沈泽民、沈定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担任过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代理书记)的11人中有7人榜上有名,他们是庄文恭、张秋人、卓兰芳、王家谟、夏曦、龙大道、刘英,只不过龙大道参加党代会时还没到浙江工作,刘英当选后因为工作原因半路返回浙江工作最后在七大前即已牺牲。在这55人中,明确出生在浙江或者原籍在浙江的有51位,几乎涉及现在的全部11个设区市,如果按当下的设区市来划分,排名前三位的是绍兴(11人)、宁波(10人)、杭州与金华(均为7人);如果按县(市、区)来划分,排名前三位的是诸暨(6人)、萧山(4人)、桐乡与余姚(均为3人)。在他们中,出生在浙江的代表当中参加这7次党代会次数最多的是杨之华,共参加了3次;原籍在浙江的代表当中参加这7次党代会次数最多的是周恩来,共参加了4次。在他们中,在党代会选举中,位居最高职务的是周恩来,六大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七大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他们是主义的追求者,他们是真理的传播者,他们胸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以舍我其谁的豪迈气魄和大无畏的担当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他们盗火,他们寻梦,他们立体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

他们中,能够统计党龄的52人中,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岁数平均只有22岁多一点,在那个年代,他们不愧是时代的先锋。以后,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坚持了他们的主义;只有沈定一、王华芬等极个别人员在人生的道路选择中出现了反复。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们中的54%以上人员都曾接受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而且他们中的70%以上人员都曾有在上海求学或工作的革命经历;他们中的80%以上人员都曾从事过教育等相关职业;更多的是,他们中几乎全部都曾从事过党的宣传组织工作,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鱼水深情。

值此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讴歌他们,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永远记住他们。

新南湖革命纪念馆

猜你喜欢
委员浙江委员会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浙江医改三部曲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