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莎
走向明天
——古书院矿转岗分流工作走笔
文/李莎
伴随着矿井关停倒计时脚步的临近,古书院矿转岗分流工作也拉开了大幕。我们知道,资源枯竭是资源型企业最终都要面临的严峻考验。我们也坚信,矿井关停是结束,更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古书院矿是晋煤集团的奠基矿,开发建设最早,也因为地处市区的特殊性,员工队伍形成了总量多、地面人员多、女工多的结构性矛盾,要在企业转型阶段实现员工有序转岗,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早在几年前,古书院矿党政就已经深刻意识到企业即将面临困境,并且通过一系列努力,尽量将诸如寻找并建设接替矿井、发展多经产业、培育转型新项目等工作做在前面,形成了与时间赛跑的观念和工作惯性。面对当前矿井关停在即、接替矿井短期内无法到位的挑战,古书院矿党政着眼于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一问题,经过反复研究,确立了“围绕煤炭生产服务和地面生活服务两条主线,促进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协同推进、双成双赢”的总体工作思路,并着力加以攻关推进,相继完成了晟泰公司及下属机电安装分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矿山技术服务分公司的组建,积极培育了万德福超市、白马绿原生态园餐饮等项目,为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员工转岗铺路架桥。
有人把转岗分流比作“阵痛”,确实很痛,但也不得不痛,因为痛过之后才是生机。对于牵涉其中的广大职工来说,他们理解这痛,也正在亲身经历和感受这破茧而生的艰难时刻。古书院矿党政为了让职工家属了解形势、认清形势、把握形势,采取了长期而不间断的各种类型的形势任务教育,为职工释疑解惑,力争把政策讲清、道理讲明、人心讲暖,力争凝聚人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项艰巨任务的推进中。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形势任务教育,古矿人已经无一例外地接受了面临转岗的现实,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通了“心路”。
转岗之“进”,既要“谋远”,又要“笃行”。古书院矿党政结合员工队伍结构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可行而有效的转岗路径。对于煤炭主业员工,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老矿员工转岗分流的总体部署,严格实施矿井定岗定编定员,积极对接兄弟单位空缺岗位,确保在老矿关井前将富余员工输送到企业发展需要的岗位,实现老矿瘦身与员工就业的互利共赢。地面人员主要通过发展多经产业和地面生活服务产业,促进正式工替代临时性、替代性岗位员工等途径实现转岗分流。对于年龄偏大、自主转岗愿望较强、长期旷工等人员则采取特殊政策促进职工提前离岗、停薪留职、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
2016年,古矿职工清楚地感受到了一个现实:招聘通知多了,身边转岗的人也多了。这些招聘中,有集团公司范围内面向古书院矿的,也有古书院矿内部的,而身边的同事朋友也纷纷走上新的岗位,有的甚至去了很远的地方。
古书院矿保卫科职工张衍成脱下了公安保卫的制服,主动报名转岗到了万德福超市。报到的那天,他不无留恋地整理着原来的办公用具,同时也对新的工作环境心生向往。“有趣的是,我去报名时意外地遇到了同事柳浩,在超市,我们又成了同事。”张衍成笑着说,“转岗是对自身的挑战,观望解决不了问题,就像‘小马过河’,总得下水去试试才知道深浅。”
而万德福超市经过古书院矿多年辛勤培育,目前已经拥有4家大卖场、14家便利店,年营业额达到2.62亿元,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实力和品牌优势,并具备了可观的岗位容纳量。近年来,古书院矿在多经产业积极推动正式工替代临时工岗位,目前已经向多经产业转岗527人,以后人员转岗的规模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解决地面员工的转岗分流问题,古书院矿还组建了后勤物业服务公司,主要为晋煤集团所属的煤矿、化工等企业提供后勤管理服务。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了物业管理三级资质,并和晋煤集团的华昱公司等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还拓展了自助洗车、装修管理、住宅楼广告招商等外延服务业务。
与此同时,古书院矿积极盘活矿区闲置场馆,利用职工俱乐部、游泳馆、活动中心等现有场馆设施,整合既有的人力资源,组建成立维古文化艺术公司,初步形成了融婚礼庆典、艺术培训、演出服务、体育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目前,维古文化艺术公司累计承接婚礼庆典、文艺演出20余场次,招收七大类专业学员500余人,注册健身会员200余人,公司运营实现了良好开局。
2016年,古书院矿通过成建制调动、公开竞聘等渠道,先后向胡底煤业、亿欣煤业、海斯药业等兄弟单位输送转岗职工605名;针对老矿人员结构不合理、二线人员转岗困难等问题,将部分二线人员转岗到一线单位,通过对井下人员的调整,为推动矿井后期员工转岗奠定了坚实基础。
靠和熬等不来春天。这座曾经的晋煤集团奠基老矿以及工作生活在这里的数千名职工又开始了破解“资源诅咒”谜题的探索与追寻,用坚实的脚步和坚定的内心,跨越寒冬,正在走向温暖的明天。
(作者单位:山西晋煤集团古书院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