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倩 秦龙
人的尊严是一个关于人的个性追求和价值认可的核心范畴,它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价值内涵是根本一致的。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就是一部追求人类尊严实现的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也遵循着这一根本的价值目标。
人的尊严复归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
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发展和深化过程,从中不难发现一条新的不同于以往理论研究特点的逻辑理路,即对于人的主体性和内在尊严的始终关注。正是这一基本的价值旨趣,马克思实现了理论上的伟大变革。
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在传统的旧理论思维中,理论视域仅仅局限于主观世界,注重抽象的理性思辨。马克思首先就提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承担改造世界的功能和任务。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比先前那些唯物主义者要进步得多,因为他开始将人这一主体纳入理论视域,但费尔巴哈终究没能实现理论的伟大变革,原因在于费尔巴哈仅仅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并没有从现实的、感性活动的角度去全面看待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借鉴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基础上,打破了理性思辨的传统,将理论的焦点凝结在真正现实存在的人及其活动之上,这对于其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主体实践的强烈观照,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环节。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学说之所以跳不出旧有抽象思辨的理论局限,根本原因在于他仅仅把人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而这种“感性的活动”就是实践。只有真正在实践的意义上,才能理解人的现实存在,通过实践范畴才能确认“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个体自由本性的生成和尊严的彰显是共产主义的价值归宿。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归宿和终极追求在于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共产主义的根本维度在于通过实践使世界彻底人性化,使先前异化了的人的本质重新被人所占有。马克思对此也曾做过详细论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回归……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虽然在此时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描述还具有形上的印记和特点,但伴随着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马克思真正揭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路径。而且究其根本,共产主义就是人的自由本性和内在尊严复归的社会状态,与马克思所反复提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是一致的。随着理论的深入,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个体内在尊严缺失的根本原因,人的本质异化的根源所在。因为只有消除异化,个体才能真正占有自我本质,复归自我尊严。因此,人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就是努力消除异化的过程,正是在这种不竭努力中,推动人类不断走向进步。但是人的尊严的最终实现,也即共产主义的达成,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又极其艰难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这也正说明了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生成过程,也是塑造人的自由个性和彰显人的内在尊严的实践过程。马克思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共产主义最终归结为以人的完善和本质复归为价值标准的现实实践过程。
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才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正是在坚持科学理性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找到了通往共产主义的可靠道路,也就是发展生产力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把共产主义理想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理论的根本区别。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便是人道主义的凸显。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是一个强烈的人道主义者,他深切感知了贫困的劳动群众在资本主义社会非人道的悲惨处境,并且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为劳动者的尊严呐喊、奋斗,这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得以深化发展的精神动力。正是对于人类命运和尊严无比关切的崇高道德情怀推动马克思的理论创作,最终实现了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的完美结合。
因此,对于人的自由和尊严的永恒眷注是科学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追求。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尊严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更有利于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深刻的思想主旨和价值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根本诠释
马克思关于尊严的一系列阐发成为无产階级追求尊严生存的行动指南和根本纲领。自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后来新兴社会主义国家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丰富与发展,它的科学性与生命力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
1.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尊严生存的根本前提和首要保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推动历史进步的首要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水平,这也是能否实现人的尊严生存的第一衡量标准。因此,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着力点,致力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一致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才能为共产主义创造必要条件,这也是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邓小平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出当前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最大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形式都可以采用;进一步确定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逐步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稳步提高,从温饱跨入了小康,实现了人民尊严生存的历史性跨越。江泽民同志也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指出党赢得人民拥护的根本保证在于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总结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基本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它的重要内涵正是体现了人的尊严实现的根本要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尊严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的尊严的最终实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加人性化的发展方针和政策,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实际适时做出的伟大战略部署,也是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发展经验,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状况、顺应时代要求所做的关键选择。它的提出对于促进中国当前社会的发展,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对于推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改革始终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必须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动进行变革,否则将被历史所淘汰。当前,全球都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各个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发展实际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力图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自此,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关键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为了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2.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人民尊严的集中体现
人民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变革的主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依托。“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3]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以此为评价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4]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以人民是否拥护和赞成作为出发点。江泽民“三个代表”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论是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最终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需求得到满足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性尊严所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切实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采取多种举措,满足群众的各项需求,努力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梦是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对中国未来发展所提出的伟大构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在重要场合从不同的视角表达和阐释了关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重要特征等。中国梦的终极指向在于实现人的尊严生存。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具体内涵。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衡量标准,离开人民的幸福,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毫无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有尊严。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旨趣也是建成一个人性化的和谐社会,让人们在这个社会中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更有尊严。过去,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做到以人民的尊严生存为根本旨趣,这也是我党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一切工作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深刻揭示。只有体现人民的尊严,才能凝聚人心,获得人民的支持。“所有文明的标志是对人的尊严和自由赋予的尊重”,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存尊严是社会发展与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人的尊严这一最高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发展必须时刻关注合理性与正义性,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维护每个人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特别要注重对于弱势群体合法利益的保护。
3.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尊严生存的最终旨归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尊严生存的内涵是根本一致的。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指向,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乃至一切工作所承载的重要历史任务与伟大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的公平正義,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5]的发展,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既包括了自由的发展,也包括了全面的发展。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首先意味着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得到切实满足。在保障公民政治、经济、文化等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使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从历史发展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社会的每一步迈进都带来个体发展向前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较为辉煌的发展成就,政治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人们的精神面貌明显改善,这一切都为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前30多年的改革,还是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原动力都是来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人们对现实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心理体验,尊严的实现离不开客观的生活条件,一定的客观条件是尊严实现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人的生活境遇有着不同的历史内容。从生活要素、文化环境到社会关系等都制约着人的尊严的内容及其实现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尊严的实现更多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尊严的内涵更为丰富,更加突出人的精神追求和全面发展,如人民期盼更良好的教育水平、更满意的收入水平、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以及更好的生活质量等,这也同时反映了时代命题的转换。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尊严生存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动力与目标的坚定表达。离开人民幸福与尊严奢谈改革之理想,是不切实际和站不住脚的。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奏响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尊严的主旋律。以是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否增强人民的生存尊严感作为衡量和检验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也是避免改革走入误区的根本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真正关注到每个人体面的生存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共同发展机会取得的前提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说,公平正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应该始终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让每个人平等地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其所得,自由发展。中国梦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它的根本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阐释是根本一致的。个体幸福与尊严的获得是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共同旨归,它的实现绝不仅仅是单纯物质财富的满足,而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结束语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一直以人的發展为中心,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有着同样的价值取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建设理念,从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重要理念,都是对当时中国时代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梦想,更是切合了中国人民当前对于尊严生存的美好愿景,也更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永恒价值内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并结合当前国情和时代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切都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揭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和尊严生存是一切发展的最终旨趣,极大地彰显了人民的尊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3.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梦与凝聚社会改革共识研究”(15BKS027)、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L14BSZ014)及辽宁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郭倩倩: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秦龙: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