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节日传承为例*

2017-04-22 02:56田兆元游红霞
文化遗产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俗学民俗文化遗产

田兆元 游红霞

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节日传承为例*

田兆元 游红霞

高校是重要的现代社区,但是过去整体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远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更是没有自己的民俗生活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遗保护的社区性是一个基本方针。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在发展人才培育与科研活动的同时,在校园社区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的实践,旨在建设高校社区的传统文化品格,推进非遗资源的高校社区传承。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交流互鉴,并与国内其他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构成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体。校园节日文化建设的主体由民俗学学科推进、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共同主导,高校社区建设才会有成效。民俗学学科在推进校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了传统民俗学向现代民俗学的转型。民俗学者成为文化的研究者与建构者,走向社会建设的第一线,走到人文社科的前列,就会改变边缘状态。

高校社区 节日文化传统 民俗学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 高校联盟

一、非遗保护与民俗传承: 从社区到高校社区

高校在民俗传承与非遗保护活动中该担当何种角色?我们先从节日文化的校园传承问题说起。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时间智慧的凝结,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凝聚着民族国家的文化精神,是民俗文化最灿烂的华章。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很多地方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也相继被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这是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自然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我国的非遗传承进入了一个深水区。“这个‘深水区’的涵义是指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我国‘非遗’保护的难度增加了,挑战多了。”*王钰:《我国“非遗”传承的高校之路》,《艺术教育》2015年第10期。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人们根据自然的律动、农时的规律,或是为了纪念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而创设的特殊日子,大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当下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传统乡村正在面临着日渐消亡的危机,使传统节日失去了原生态的传承场域。现今很多人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也往往是敷衍了事,比如在春节只是看个春晚、吃个年夜饭,有的旅游在外。在端午节、中秋节仅仅是吃吃粽子和月饼,有的连对粽子、月饼都没有兴趣。很多青少年甚至不知传统节日为何物,而对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等趋之若鹜。在此背景下,高校成为非遗保护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高校必定要担当其文化传承的使命。但是如何担当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近年来,文化部等单位开始了对于高校非遗保护的介入性措施。基于对当下非遗传承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共识,文化部非遗司和中央美术学院强强联手,于2015年3月16日至4月10日,联手推出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该研修活动组织20名漆器、木雕、刺绣、剪纸四类项目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集中研修,为开展大范围的研修培训积累了经验。*王钰:《我国“非遗”传承的高校之路》。经过实践,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高校主导非遗传承人培训的大势。几十所高校参与其中,实为一大盛事,确实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其间也有很大问题,很多高校过去可能连非遗为何物都不清楚,现在一下子主宰其文化传承,从很多方面来讲都有可商议之处。高校这个本来是外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单位,凭什么成为专家单位,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指导单位呢?

这里不是说高校不能培训非遗传承人,而是说高校应该明白究竟向非遗传承人培训什么?是非遗的技术技能,还是相对专业的基础文化素养?我们首先应该培养高校的非遗文化氛围,在高校形成一种文化遗产传承的传统,变成高校特有的弘扬非遗传统的民俗,这样非遗传承才有希望。因此,高校社区必须传承非遗文化,才能指导外部社区的非遗传承。于是,我们认为高校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高校建设自己的社区文化(让非遗进校园)是具有同等意义的大事。但很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做到这样。非遗不仅没有进入高校社区的日常生活,而且高校真正具有非遗专业的人士并不多。高校的专家要向民间社区学习如何继承非遗文化传统,然后开展非遗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活动,即非遗进校园。通过吸收消化,有所发展和提高,然后才具备社会传承的能力。所以,先有高校社区的非遗传承,再在高校开展社会传承,与社会上的非遗传承人一起弘扬民俗传统,传承非遗文化。

在高校传承非遗文化,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质的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主体明确界定为社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6-05/17/content_350157.htm。

公约明确强调社区环境、社区认同,以及社区群体相互尊重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中国人大批准加入了该公约,因此我们应该遵守公约的约定。该公约规定,缔约国应该保护其领土上的社区、社群甚至是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有:

1.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

2.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活动。

同时强调社区在保护参与方面的重要性,如:

第十五条 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参与

缔约国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6-05/17/content_350157.htm。

显然,“社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一个关键词。社区由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演变为一个社会普遍认同的概念,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社会管理的对象,目前关于社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高校管理的社区化是中国高校管理的一项探索,从上个世纪后期就开始其进程。起初主要是高校学生住宿管理,活动场所管理,后来发展为跨越学校的大学城社区管理。从整体上看,今天的高校社区还是以宿舍为中心的学生生活管理思路,多数学校的社区主要以退休阿姨、本地原有农民、高校员工家属以及后勤部门的成员构成,基本能够管理清洁卫生和治安,但怎么能够期盼这样一支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力量呢?高校社区缺乏文化,是很多研究者与有志人士的心病。有研究者这样描述道:

当前高校社区呈现出一种分散化、个人化、庸俗化的文化氛围。具体表现为:一是学习氛围弱。在相当多的高校社区,学习氛围弱并不是稀罕的情形,有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在高校社区内游戏、网购和娱乐,鲜有学生在宿舍区学习。二是归属感不强。高校社区普遍缺乏文化规范和文化理念,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引导不足,最重要的是缺乏必要的文化引导和文化约束,一些高校社区的兴趣社团“鸡肋化”,难以有效凝聚高校社区居民;加之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逐渐扩大,社区内部连接越来越弱,交流少,氛围冷淡,同学间人际关系冷漠,对住宿区公共服务漠不关心,缺乏集体意识和归属感。三是缺乏友爱向上的社区核心价值。高校学生的活动多由高校学团组织以学院和班级为单位加以开展,少有社区单元的文化活动,高校社区被弱化,社区功能难以发挥。此外,高校社区缺乏社区关爱和社区核心价值,最重要的是缺乏文化激励和文化改造,加之很有个性的90后之间极易产生摩擦或冲突,是故更需要积极向上的社区核心价值的引导。*张洁、谢超峰:《高校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新思路》,《重庆与世界》2015年第1期。

这是一线研究者的真实感受,让我们看到高校社区文化氛围缺乏的严重事实,以及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在传统乡村社区日渐变迁的情境下,应该积极地将节日文化类民俗传统转移到城市之中发扬光大。高校集聚着社会中的精英力量,通常都容纳了数万名师生,是重要的文化社区。高校作为一个教育实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基本使命,还必须进行传统的教育、传承和创新,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在高校中建构节日文化传统,是高校文化职能的践行方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十七条:“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3-12/23/content_2553019.htm。明确要求校园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所以,高校社区成为传统节日的主战场,也是国家的文化战略。《意见》同时要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3-12/23/content_2553019.htm。很明显,在高校建立校园民俗,不仅是民俗学家的主张,也是与主流文化高度一致的主张。

高校校园过去实际上是处于传统民俗活动之外的,是一个缺乏民俗氛围熏染的场所。高校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宿舍管理,而是整个校园的文化管理。高校社区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环境,是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得生活与文化滋养的文化空间。高校社区不是一个独立的世外桃源,而是与社会和传统密切关联的文化世界,是校园本身、校园周边环境以及与高校建立密切关系的社区环境的总和。因此,高校社区必须与社会社区合作,学校必须学习必要的民俗知识,在高校中种植发展。

我们把高校社区的民俗建设看作是文化的楔入与融合。2009年,华东师大首次在校园举办端午游园活动,从那时留下的视频看,今天的许多元素如行街表演、屈原情景剧、白蛇传情景剧、点雄黄、端午诗会等都具备了,是民俗文化的外部楔入和硬性植入。经过几年的探索,在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与端午节叠加在一起的游园会中,校园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融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当年端午游园会的主题是“体验传统文化,添彩校园生活”,主办单位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和长宁区文化局,承办单位则有华东师大社发院团委、民俗学研究所、海上风民俗学社和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纳入这么多华东师大的单位是要调动更多的校园力量参与,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则是华东师大的民俗文化辅导单位,其民间文艺工作者是传授学生打莲湘、舞龙、划旱船等民俗活动的老师。可见,校园与社区已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对于这次盛况空前的民俗活动,有关媒体这样报道:

东方网记者徐程6月8日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根脉,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今天是中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同时又临近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海上风民俗学社在华师大闵行校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俗体验游园会活动。

活动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70余名同学组成的端午民俗行街表演队高举着幡旗,身着舞龙袍,耍着“莲湘”花枪,荡着五彩的湖船行走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吸引了不少师生。经过长宁民俗文化中心老师的精心培训,这支大学生端午民俗行街队伍成功地完成了“游龙穿腾、盘龙啸天”等赏心悦目的高难度动作。

《端午情》主题再现了屈原、艾草、粽子、五毒等经典端午元素。神情儒雅、气宇凛然的“屈原”左手持着“雄黄酒”,右手拿着画笔,通过队五毒旗子队进行“驱五毒”示范,演示了传统端午“驱五毒”习俗。与游园会一并举行的还有端午主题体验游戏,如打蛇阵、赛旱龙舟等。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表示:“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走进校园,使得青年学子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体验民俗魅力,不仅能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修养,更是今年文化遗产日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传承理念的实践。”

这个报道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比2009年的那些报道和留下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校园端午文化由最初的强行楔入,到现在已经开始与校园文化融合了。校园社区对传统文化的介入,一定是一个由外力楔入、到与校园文化融合,最终形成文化自觉的过程。

二、高校社区:节日文化建设的主体

非遗资源的核心要素在于人,也就是非遗传承的主体。节日类非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过节”的人两类。前者一般是由掌握民俗专业知识的精英人士来承担。邢莉指出,他们“应掌握关于民间节日的各项知识,对于民间节日具有解释权和话语权;应操作民间节日的全套组织工作并具有民众公认的组织能力和威望,具备公正平等的素质和协调能力等。”*邢莉:《民族民间节日的价值体系及保护原则》,《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后者则是包括整个社会中有能力、有义务传承节日的大部分人,他们要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真正践行节日民俗,真实地参与“过节”。

从民俗学的学科使命出发,高校社区民俗学专业的师生群体应当成为建构节日文化传统的主力军。本世纪初,钟敬文指出“民俗学一是清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财富,二是增强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三是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四是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和民俗学的宝库。”*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论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民俗学不再仅仅是追古溯源的“资料学”,也不是日常生活琐屑事件的絮絮叨叨者,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现实问题,成为经世济民、文化建构的“实践者”,钟先生的主张,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并逐渐为更多的学人所认同。田兆元认为,“新世纪以来,民俗学开始重新担当民族精神唤起,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责任。”*田兆元:《承嬗离合: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探源——游红霞〈蒋观云学术思想研究〉序》,《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2期。但是长期以来,民俗学者对于民俗文化传统只能做一些书面文章,民俗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甚至外行,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服务,在社会文化建设的大潮中总是一个边缘的角色。这严重影响了民俗学的学科形象,长此以往,民俗学必将从边缘走向消亡。因此,我们强调民俗学学科必须回归到基本的生存之路,必须具有实践能力,要做“专业民俗学”,拒绝“外行民俗学”。民俗学者不仅是文化的研究者,还是文化的建构者与实践者。

从2007年起,华东师范大学依托民俗学专业及“海上风民俗学社”组织实施节日文化传统的建构,民俗学家田兆元教授为发起人,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负责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从“散兵作战”的自发行为逐步辐射到其他专业和师生群体,得到了学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校园节日文化的主体逐渐由民俗学的学科群体发展成为学校主导的全校性参与,从被人嘲笑鄙视到获得主流话语以及广大师生的赞许,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关于申报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项目的通知》指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因此,民俗学的文化实践活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已连续三年被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立项资助。项目以每年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四大节日民俗为时间点,以师大校园为文化空间和传习场所,以师大学子(包括留学生)和教职员工为主体,进行民俗展演与传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优良的校风和校园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俗文化传统。校级部门的支持确立了节日活动的“合法”地位,能通过学校的统筹安排和集中指导,整合更多的力量联合进行节日活动的组织实施,使之逐步成为一项“校园民俗”。

近几年的清明节活动已经在校内建构起了广泛的认同,在仪式中,统战部副部长安俭教授向孟宪承先生铜像敬献柳环;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发展学院丁金宏教授点燃清香,并讲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孟宪承是我们新中国当代的孟子,我们永远要怀念他,我们这种纪念活动,希望能够成为宝贵而光荣的校园文化,我们一起秉承孟先生的教育思想,把华东师范大学办得更好。

2016年出席清明节活动的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社会学会副会长罗国振教授也动情地说:

尊敬的孟校长,出生在1893年,1967年去世,今年是先生逝世49周年,明年正好是50周年。我们的学生要永远记住孟校长,有孟校长才有华东师大,才有丽娃河与樱桃河的文脉绵延。*http://news.ecnu.edu.cn/18/50/c1833a71760/page.htm

图1:2016华东师范大学清明祭祀孟宪承先生

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的立项支持也使高校社区的节日文化传统走向了“课题化”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阶段,从而以更加专业的民俗知识和学术态度来 指导活动的开展。2015年12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成功召开“薪火相传:‘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武汉、江苏和山东,以及本市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的议题涉及“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实践研究”、“各地校园节日文化传承实践研究”、“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研究”、“高校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学术成果。会上,来自华中师大、江苏大学、长江大学等学校的代表交流了各自的校园文化实践经验。民俗学专业的师生群体不仅是文化的研究者,也是文化的建构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了民俗学的专业特长和学科品格,使“专业民俗学”的学科理想成为现实。

华东师大校园民俗的参与者除了民俗学专业的师生,学校领导,各院系的领导和师生,更有广大的非民俗学专业的学生。每项民俗节日活动都有一个“志愿者招募”环节,如端午节活动的招募角色包括:开大锣、民俗大旗、幡旗、毛驴、大龙、小龙、手狮、大头娃娃、莲湘、荡湖船、艾草仙女、白蛇传(白娘子、小青、许仙,法海)、舞红绸、摇铃铛、流动音响等,很多同学踊跃报名参加。

校园民俗活动的主体由民俗学师生主导,转为学校领导主导、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已然成为一种有一定文化认同感的校园民俗。

三、高校社区与节日文化空间体系建设

高校社区的传统节日活动不是闭门造车的行为,不能离开“民间”的滋养,要与其所在的城市社区相互渗透、相互学习。高校社区也不是一家一校的孤立存在,而是要与国内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校社区在节日保护与传承中的主体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节日活动通过与上海城市社区的交流互鉴,以及与国内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互动,共同推进了传统节日活动,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已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合二而一。

(一)与城市社区联动形成整体的都市节日社区

高校社区要向“民间”吸收养分,将优秀的城市社区文化资源“引进来”;同时,高校师生要“走出去”,以专业的民俗知识为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提供社会服务。诚如汤虹所述,“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人文优势、科研优势、课程优势以及文化辐射力,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途径。”*汤虹:《地方高校对本土非遗传承途径的探索——以“冯派”花鼓灯进高校为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如此,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便成为一个节日传承的共同体,或者称为社区共同体。

在“遗产保护时代”,“非遗进校园”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也是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进行交流互鉴的实践平台。近几年,华东师大已成功举办多项“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如2014年,“高山流水——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鉴赏”以展示、讲座、演出等方式,让校内师生学习到优秀的非遗项目。华东师大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在2014年上海高校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的致辞中说: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的重要承担者,有责任更有义务将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华东师大高度重视文教结合、文化育人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载体、盘活各种资源,尽可能多地让师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并领略其中的独特魅力,进而渐渐喜欢并支持传统文化艺术,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创新发展。*《“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华东师大启动》,“腾讯大申网”2014年11月21日。

华东师大的传统节日活动非常重视与城市社区的交流互鉴。比如,在端午节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会联合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举办端午民俗展演体验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让师生们在点雄黄、送艾草、包粽子、历史人物扮演、旱龙舟竞赛等民俗体验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每年中秋节,华东师大师生会走出校园,与浦东新区三林古镇联合策划中秋祭月活动,历年来担任活动负责人的程鹏、张利峰、游红霞、林俊琦等均为华东师大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他们与曹琪能、王宝雅等当地居民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推进活动。同学们在活动当天身着汉服,与当地民众一起参加中秋祭月仪式,体验烧斗香、走三桥、放天灯、点塔灯等民俗活动。负责中秋祭月活动的张利峰说道:

作为民俗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能将自己的理论所学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向三林古镇的老师们学习,共同将活动办得红红火火,很有成就感。

这两年来,华东师大民俗学博士生方云还带领留学生们参与到祭月仪式中,实现了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的联动,也是向外籍学子传播中国节日文化的尝试。

图2:2016年浦东三林古镇中秋活动祭文

高校学子走出校门,实实在在地策划并参与民俗活动,能在城市社区学习民俗知识,发挥民俗学的专业特长,提供社会服务。同时,城市社区也能很好地吸收高校社区的文化资源,从而推动民俗文化建设。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的节日互动和双向交流关系,构成了整体的都市节日社区,为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建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系统。

(二)与国内院校联合形成高校社区联盟

高校社区节日文化传统的建构不能是个别院校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高校社区的联盟。华东师大作为最早进行传统节日活动的高校之一,要将传统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火种”广泛地播向国内高校,形成“燎原”之势。这是高校社区的文化使命,也是传统节日发展的必然要求。2014年华东师大清明节祭祀孟宪承先生的组织者田兆元说:

就祭祀文化来说,我们既有家族的扫墓,也有国家层面的公祭活动,如黄帝、炎帝祭祀,海峡两岸的领导人,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会不同程度参与,以建构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知。而在中观层面,作为一个学术社区,如高等学校,其清明礼俗也应该有所拓展。*田兆元:《祭拜祖师,学德归厚》,华东师大校园网http://news.ecnu.edu.cn/77/53/c1851a30547/page.htm

这种想法,在2015年有进一步的拓展与实践,田兆元诠释道:

清明在校园里祭祀先师、追思前贤,将清明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孝道文化”转化为对于大学开创者、学科创始人、学术先师们的纪念与缅怀,很有意义,既传承了清明文化传统,又让师生在祭祀中感受和体验师大人文传承,有助于形成精神共同体。

与此同时,华东师大联合全国八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发出了“纪念大学大师,继承传统文化”的倡议,得到了普遍响应和实施。如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学团队发起了纪念已故海派民俗学家姜彬先生的活动;华中师范大学非遗传承协会进行了纪念恽代英烈士诞辰120周年的祭典活动,等等。

纪念大学大师 继承传统文化——中国高校传承清明节活动倡议书

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世界一片清新明净,因此得名。清明节祭祖扫墓起源悠久,是唐代“五礼”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延续至今。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应自觉关注,以实际行动担当起文化传承的时代重任。大学大师成就了大学使命,他们以博雅的学识、精深的涵养、开放的观念,承继优秀传统,创建新思想,传播新文化,成为人类不朽的精神导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师已逝,风骨犹存,上下求索,光照千秋。在此,我们八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和研究生联名倡议,中国高校师生行动起来,积极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出的教育传承义务,矢志担当起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学校园传承。

“纪念大学大师、继承传统文化”,在清明节期间,祭祀各校已故学科大师与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道德风尚、学术精神与理想志趣。以一束鲜花、一杯清酒、一篇祭文,表达学子情怀,校园学德归于淳厚朴实。我们要以“弘扬传统、勇于创新”的文化理念,创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中国模式”,以激情满怀的青春自信,传播中国智慧,参与和引领世界文化前行!

联名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民俗学社

华中师范大学非遗传承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生团队

江苏大学民俗学团队

山西大学非遗协会

贵州民族大学非遗传承团队

湖北民族学院非遗研习学社

长江大学长江非遗学社

农历乙未羊年己卯月清明季*参见“民俗学论坛”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39959&extra=page%3D7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团队与华中师范大学非遗传承协会继续向全国十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发起“缅怀学术先贤,继承传统文化”的倡议,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社区节日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力。

图3:2016年“中国高校传承清明节活动倡议书”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暨中山大学创立92周年,中山大学中文系师生在南校园孙中山铜像前举行了祭拜仪式。蒋明智教授、曾宪礼教授、杜莉教授带领同学们参与了本次活动,仪式包括肃立、敬献鲜花、行鞠躬礼、静默、诵读祭文、齐唱校歌、绕铜像纪念台步行一圈等七个环节。蒋明智教授在活动总结发言时说:

青年学生应赓续孙中山先生的遗志,缅怀其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中大青年学子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树立远大目标,勤奋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孙德淇:《中文系师生举行清明祭奠孙中山先生活动》,中山大学新闻网,http://news2.sysu.edu.cn/news01/146196.htm。

山西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和民俗与非遗学社在岑春煊、李提摩太像前联合举行了“追思先贤风范,传承大师精神——我校师生清明祭奠创校先贤”活动,卫才华老师诵读祭文:“三晋名校,百年山大,勃勃今朝。遥想当年,赖岑春煊、李提摩太二位先辈,敢为人先,开启民智……”全场师生肃立聆听,缅怀岑李二位创校先贤敢为人先,排除万难,开办新学的伟大创举。再由研究生代表为岑春煊、李提摩太两位创校先贤拂尘,侯姝慧老师和郭俊红老师分别向二位先生献花,全场师生向二位先生鞠躬致礼,感念二位先生力争主权,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的功勋,并表达了求真至善、争做国之俊良的决心和中西会通、修习报国之才能的期望。同学们诵读校训“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三遍,以表不忘先贤之志。之后,全体师生移步初民广场,祭奠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大学第一任校长邓初民先生,卫才华老师为先生献花,师生们向先生鞠躬致礼,缅怀先生锐意革新、严谨求实的精神。卫才华老师讲道:

此次由山西大学民俗学团队与华东师大等全国十多所高校的民俗团体联名举办的清明节活动,不仅仅是祭祀先贤,更是要感念先贤的卓越贡献,继承大师的学术遗产,从他们身上学做人、做学问。*参见《追思先贤风范,传承大师精神——我校师生清明祭奠创校先贤》,“新闻别动队”公众微信号,2016年4月3日。

赣南师范大学的清明节活动以“祭先人,承美德,扬文化”为主题,同学们在黄清喜、穆昭阳等老师的带领下到孔子塑像前进行祭拜,整个仪式分为九个环节:司仪宣布祭拜活动开始、参祭人员按古礼步入广场、拭擦塑像尘埃、司仪宣读祭文、每人鞠躬祭拜、献花、集体瞻仰、深鞠躬、退场。师生们虔诚祭拜,以表对孔圣人的追思之情,体现了“感受圣人情怀,弘扬传统美德,传承高尚师德”的节日内涵。之后,赣南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源协会、红色班级“瑞金班”、国旗护卫队,文旅学院师生代表与赣州市湖边实验小学还联合组织了祭奠清扫毛泽东主席岳父贺焕文之墓的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江苏大学则克服困难,祭祀江苏大学前身的创业者张之洞,在校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以上高校社区的清明节活动表明民俗学专业已然承担起节日文化的传承使命,高校的节日活动基本上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社区联盟,构成了高校社区的节日文化空间体系。

从华东师大等高校社区的节日活动来看,民俗学师生将改变其陈旧落伍的思想,以一种健康活力、生机勃勃、富有新思维、具有民俗才干和组织能力的形象呈现在社会面前。民俗学学科在建设校园社区文化的同时,也有力地建设了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

结语

高校社区节日文化传统的建构要以民俗学的专业知识作为指导,民俗学师生群体是节日活动的倡导者,并动员学校上下一体实践,形成全校性的文化主体模式,而不是民俗学学科的自娱自乐。民俗学者既是文化的研究者,又是文化的建构者和实践者,通过校园民俗实践,实现“专业民俗学”的学科理想,体现民俗学关注现实、传承文化的学术品格。高校社区要与城市社区进行交流互鉴,并与国内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构成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区共同体,形成高校社区的节日文化空间体系。民俗学有许多的功能,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承,是民俗学学科的重要使命。

民俗学学科在实践中一定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中的认同。系列的民俗新观念也将在实践活动中诞生成熟,如民俗是生活的华彩乐章的观念,民俗是非日常的、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文化要素的观念,民俗学家是文化的研究者与建构者的观念,专业民俗学的观念,民俗学的社会治理与社区建设职能的观念等,都将在实践中得到建设与深化。

民俗学学科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刷新了民俗学学科本身。校园社区是民俗学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的空间,既是社会服务的舞台,也是学科实践的场所。通过文化的传承实践,民俗学学科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蒋明智

田兆元(1959-),湖北宜都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游红霞(1982-),重庆垫江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1)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与资源图谱研究”(项目编号:12ZD019)的阶段性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项目:2017节日文化校园传承项目成果”。

G122

A

1674-0890(2017)02-041-09

猜你喜欢
民俗学民俗文化遗产
导言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民俗中的“牛”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总括*
活态文化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