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炮制”源于中药制作
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叙述讨伐武则天的军队时说:“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这是文学作品中第一次用到“如法炮制”这个成语,但你知道吗?“如法炮制”其实源于我国的中药制作。
炮制,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就是中药在应用前的一个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病症不同,炮制的方法也不一样,这直接关系到所用药物的药效,特别是一些毒性药物和烈性药物,如果炮制不当,既不能保证所用药物的安全,更不能保证所用药物的疗效。
那么在古代,到底有多少种“炮制”方法呢?归纳一下,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方法就是修制,这也是“炮制”中最简单的方法。它包括对药物的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等;第二种方法是水制,就是将药材用水洗或者用水浸泡;第三种方法是火制,就是将药材直接或者间接放在火上加热;第四种方法是水火共制,就是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改变药物性能,起到矫味作用。还有制霜、发酵、发芽等,算是第五种方法——其他。
正是中药“炮制”的效果显著,李汝珍才在《镜花缘》中用上“如法炮制”一语,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如法炮制”成了人们挂在嘴边的一个常用成语。
(文/刘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