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杜牧

2017-04-21 07:03浙江俞益萍
金秋 2017年2期
关键词:箫声杜牧赤壁

◎文/浙江·俞益萍

闲读杜牧

◎文/浙江·俞益萍

杜牧惟一存世手迹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读罢这篇浪子日记,只能会心一笑。这个杜牧,如果穿越到今天,肯定要被双规的。堂堂一个监察御史,类似纪委书记的官位,却懒理政务,天天厮混于青楼酒肆,恣情放纵,酒色无度。更因迷恋十三岁的雏妓,遂写下传世书法名篇《张好好诗》。他的顶头上司牛僧孺派人跟踪,人证物证俱获,处理时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是训斥告诫一顿完事,也是个惜才的意思。杜牧却不知收敛,依然故我。还大言不惭地在诗里“薄幸”一番,一不小心就成了千古名句。

如今在风花雪月里行走的人,何其多也!薄幸倒常见,诗意却是欠奉,甚至压根儿没有!

回想拜伦、雪莱、王尔德、普希金连带我们的曹雪芹都是情种诗人、轻薄浪子,一生拈花惹草,游戏人间。这些人本性难移,要他们正经规矩起来,那么,绝美的诗歌大概也没有了。

人性沼泽深处绽放的恶之花,比种在花盆里的月季,不知要艳丽几何。

还有《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区区二十八个字,景、声、情、色都有了。诗句奢靡绝美,兼有一缕寒透肌骨的沉郁颓唐之气贯穿其中。

晚唐如一株开到极致的牡丹,花型饱满,色彩浓烈,可是仔细看去,花瓣和叶缘已有焦枯卷起的迹象。朝廷上下耽于逸乐,不思进取。契丹蛮族在北方虎视眈眈,朝政倦惰,牛李党争分裂,割据势力已起。任何朝代,再强大也终有衰落的一天,虽然这个进程极其缓慢。杜牧本是何等敏感之人,又在官场行走多年,看透了天道轮回,人力难挽之数。既然如此,何不及时行乐?商女,是诗中惟一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或是指歌女,甜甜蜜蜜地唱着玉树后庭花。或者,就是杜牧本人的代入,用他自己的话说;“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薄书宴游间。”可见晚唐整个士大夫阶层,面对朝政的沉疴无所作为,只是热衷美色风流,诗酒唱和。

看看《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之战,是武将士兵浴血奋战打下来的,但发声留名的却是些文人,从杜甫、杜牧、刘禹锡、苏东坡一直到当今文坛,赋诗作词,吟咏赤壁的文人墨客无计其数。其实在古代,著名战役也不少,如长勺之战、巨鹿之战、雁门之战、淝水之战等,惨烈程度和戏剧性的转折更不遑多让,却很少入得这批文人的眼。细究起来,大概是得胜的一方是个俊秀郎君周公瑾,更重要的是他身后的两位绝色女子:大乔和小乔。

打仗是一回事,铁与血,碰撞与对抗,死亡与征服,惊心动魄却不免血腥气太浓重。赋诗作词又是另一回事,生与死,杀伐与柔情,功名与美色,文人骚客们非要有个把俊男美女作为添头,笔下才不会枯涩,写出传世篇章来。如果周公瑾是个晏婴一样的丑男,而大乔小乔姿色不佳,世上颂咏赤壁的文章怕是要少个几百篇了。

杜牧此诗既沉潜又刁蛮,前两句假惺惺地缅怀古人,追溯历史一番。后两句脸一变;你周公瑾有什么了不起?别以为火烧赤壁是你的功劳,如果没有那一阵及时东风,曹操的八十万雄师将会把你的部队像个蛋壳般地碾碎,大乔小乔也将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中了。

依周瑜的暴躁偏执的性子,若读罢此诗,不免再吐一口血出来。

再看看《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七绝简直是一部长篇小说的缩写。金陵大地秋高气爽,一群文人骚士携酒出游,远眺群山连绵,近观水波荡漾。众人把酒吟诗,兴致正高,突闻绿荫丛中一阵悠长跌宕的箫声传来,忽而天高地廻,碧空中一行秋雁南归;忽而缠绵凄恻,山川水流似同声吟唱。众人闻此清绝之音,一个个不觉呆了。待寻去林中,只见吹箫女子,云鬓粉腮,玉骨冰肌,不由惊为天人。众生忙作揖打拱,七嘴八舌以示仰慕之情,女子掩面娇笑,却是不答。禁不住众生苦苦追问,只说奴家家贫,在扬州城里教授丝竹吹弹为生。官人若真有心,月圆之时按了箫声寻去便是。随即收管箫于袖内,一笑遁去。杜樊川与众人从此便留了个心,每访勾栏画楼,耽于丝竹管弦,觥筹交错之际,总要窥探一番奏乐女子。遍见美丑妍娉,只是从未见到当年惊鸿一瞥的吹箫女子。偌大的扬州城,秦淮河边的酒肆欢场,二十四桥的脂粉铺子,高低都寻遍了,仍是佳人无踪。出得门来,酒意仍浓,仰头望月,怅然若失。此际却闻一缕似有似无的箫声,于无处之处传来。

二十八字的长篇小说,世上无几。

猜你喜欢
箫声杜牧赤壁
吹箫引凤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山行
遣怀
曲刘合奏
饮相思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
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