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怡璇
摘 要:加强居住区环境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景观设计及造景水平,才能使居住区环境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居民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本文就试着探讨一下有关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理念、内容和手法。
关键词:景观设计;整体规划;居住绿化;造景
一、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外延
(一)设计误区
很多新建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规划和建筑设计脱节,往往是在房屋体量形成之后,才另做景观设计,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居住区景观设计将注意力停留在视觉观赏的表象,更多地注重构图美观,形式丰富,而对居住区景观重要的生态功能却较少考虑,对居住区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的联系更极少涉及,从而造成很多新建的居住区景观使用功能很不合理,不得已进行重新改造设计。
(二)设计立意和主题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成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居住区景观的主体是建筑,各具特色的建筑组成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骨架,根据小区开发的品位定位和规划指导思想,一个好的景观立意可以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
(三)设计范围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的构成,一种是精神文化的构成。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范围之内,从而大大扩展了传统的“绿化+场地+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设计对象范围。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同时,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四) 设计过程
景观设计模式改变了从前那种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的全过程,从而保证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协调统一。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资源,使设计的总体构思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景观设计拓展了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与流畅的曲线形态糅合到环境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五)设计原则
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三个层面上,必须遵循满足行为的需求;满足心理的需求;组织优美景观;保持文化特点等基本原则。
二、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内涵
(一)确立以人为本思想
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他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生态、更具亲和力的居住区環境。
(二)融入生态设计思想
从而融入生态设计思想,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
(三)注重动态的景观效果
在静态构图上,景观设计要求讲求图案的构成和悦目的视觉感染力,但景观设计更为重视造景要素的流线组织。以线状景观路线串起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形成居民区景观轴线,造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这种流动的空间产生丰富多变的景观效应,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情趣体验,对构筑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增强可识别性起到积极作用。
(四)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
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保护本地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废地等生态脆弱地带;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地引种;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五)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三、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手法
(一)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1. 步行道景观
步行道一般位于住宅组团内部,承担内部步行交通和休闲活动功能,是居住小区道路景观设计最为重要的部分。小区中居民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休息散步,且不是仅限于小区的小游园。因此,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防直放宽,一般宽4M左右,这样可以在连续的道路上,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
2.车行道景观
车行道一般指小区级或团体级道路,住宅平行或垂直于道路布置。道路景观应有连续性,在适当的地方外部空间布局形式可有一定的变化,局部性失效的开放空间,或者路面材质上有变化,形成重复的节奏感,可以打破道路空间的单调感。
3.人车共行道景观
在小区道路设计中,有些人主张实行人车分流能营造安全的环境,但是实际上小区中很多道路都是人车共行的,这种人车共行道,必须结合步行与车行两种道路景观,在路面设置各种减速带,通过地面铺砖的不同,形成安全美观的街道景观。
(二)居住区广场景观设计
广场的形成是由周边环境限定的,景观的主题是周边建筑和设施,广场的功能在于满足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不同类型人群活动等需求。设计中应避免盲目引用城市广场的概念。用大型硬制铺装代替绿地。设计中可以利用绿地围自然合成一个中心广场,使广场尽量融合于绿地之中。
(三)居住区架空设计
营造架空层的园林景观.首先要结合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功能布局,道循设计的理念,考虑视距的比例,适当缩小景物的尺度,巧妙运用借景、框景、障景等造景手法,让室内空间向室外延伸,从而起到增大空间、加深景深的作用。
(四)居住区铺装景观设计
在居住区中,庭院也好,道路也好,都会涉及铺装设计。通过对地面进行铺砌装饰,可以分割和组织空间,组织小区道路交通流线,引导景观视点,并能直接创造出小区优美的地面景观。常见的铺装材料有砖材类,天然石材类,木材类等,通过图案编排,色彩变化,质感对比,结合地面上的小品设施等形式形成生动丰富的景观效果。
总之,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居住区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居民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结构,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现代居住区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小区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这是我们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宏,环境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彭振华,城市林业.中国林业出版,2003年.
[3]宋晓红,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与文化原则.贵州农业科学,2002年.
[4]虎志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