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鲁迅之于中国现代文学,是一座大山,我们无法绕开,唯有仰望、学习、研究;鲁迅之于越文化,是一个典型案例,有待我们去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桥梁,是鲁迅的作品。本文拟从越文化的几个关键词出发,来探寻鲁迅人生轨迹和文学作品中的越文化。
关键词:越文化;鲁迅;作品;关键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座大山,我们除了仰望、学习、研究,别去想绕着走。鲁迅这座大山,横亘在我们成长的必经路上,我们唯有像愚公一样,才能感动上苍,将他移开。然而,鲁迅这座上,已经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哪怕是移民到了海外,叫做华侨,鲁迅依然在用他的国民性提醒着我们,阿Q精神也许会“永垂不朽”。
有人说,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民族魂。
有人说,鲁迅是“鲁、郭、茅、巴、老、曹”中的第一位。
我们都知道,这些是写在书报刊物上的鲁迅。
我们也知道,鲁迅还活在海婴和他的七十年中,还活跃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里。
其实,我想鲁迅还活在大地上,特别是在他长大成人的越地。越地的越文化影响着鲁迅的为人和为文,这在他的人生轨迹和作品中可以一一印证。
一、越文化的五个关键词
越文化属于地域文化,与北方的齐鲁文化相对应,都出自先秦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当然此前大禹也曾封禅会稽山,算是为越地文化的地理坐标正了名,鲁迅为此也创作了小说《理水》。
(一)越文化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英雄文化。越人多英雄,越文化崇尚英雄文化。吴越争霸时代的越国国君勾践可算作越文化的代表性第一人,蒲松龄的对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精准地勾勒了越人的文化形象——复仇成功,李白有诗《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1衣锦还乡的描述。秦汉易代,项梁、项羽叔侄杀会稽太守,从越地发迹,2最终成就了西楚霸王项羽的不世功业,又叙述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两个故事合成了蒲松龄的对联,也从侧面反映了越人的英武豪气。秋瑾的英勇就义3和鲁迅小说《铸剑》,是另一种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
(二)越文化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名士风流。名士风流的特点是追求精神独立自由。越人是真性情,越文化是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文化。汉代名士严子陵不仅不攀附、还拒绝了同学光武帝刘秀的聘请,垂钓富春江,开启了越人隐居山林的传统。东晋琅琊人王羲之会宾客于会稽山阴,作诗酬唱,挥洒而出的《兰亭序》名垂千古,是中国书界的一段佳话,其故事引申而来的成语“曲水流觞”还为后世的文人墨士诗酒相会创制了范式4。王子猷在山阴雪夜访戴的“乘兴而来,兴尽而归”5,不仅丰富了中国成语宝库,也为“魏晋风流”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作了生动的注解。李白后来曾有诗句“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1],算是为这条别有“兴致”的水路作了软广告。为此,鲁迅曾有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三)越文化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歌咏山水。以水为例,越地虽面朝大海,江河众多,但为人所熟知的还是湖水。在唐代,李白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1]写到了“镜湖”,曾在山阴长大的贺知章曾作诗《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首大家比较熟悉,另一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2])也写到了镜湖。在宋代,镜湖的名字变成了庆湖,词人贺铸便以贺知章后人自居,自号庆湖遗老6。到了近代,秋瑾自称鉴湖女侠的“鉴湖”,其实还是那个“镜湖”。名虽改,但湖不变,美丽的风景还在;时间推移,乡音未改,心怀故土的爱国精神长存。
(四)越文化的第四个关键词是爱国情怀。山陰人的爱国精神在陆游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能流传下来的诗歌并不多,灿若星辰的唐诗一共才留下来5万多首,而宋代的陆游或许因为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一个人就流传下来近万首诗歌,是中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著名诗人。爱国精神贯穿于陆游的一生,我们所熟知的《示儿》[3]《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4]《书愤》[5]等诗歌是传世名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情。不仅如此,作为豪放词派辛派词人的中坚人物,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写尽了抗金将士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心情7。可以说,陆游是中国爱国诗人的典型代表。
(五)越文化的第五个关键词是开拓经营。绍兴师爷是中国古代的职业幕僚,好比当今世界500强的CEO,这在中国文化史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是绍兴的读书人成了古代文秘工作的不二人选,我想这与越文化中的耕读传家有关,还与越文化的开拓创新和用心经营有关。秘书作为一种职业在当今世界相当普遍,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不过30多年历史,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辅助管理和综合服务是秘书的典型特征,无论是辅助管理还是综合服务都需要开拓经营。
二、越文化中的周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汉代一个叫樊重的南阳人留下来的成语。一千多年后,绍兴一户周姓人家的长子周豫才,要到南京求学时取了学名周树人8。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从《新青年》杂志在1918年5月第4卷第5号上刊发9,鲁迅逐渐成了周树人的代称。然而,直到1926年南下厦门大学任教,周树人一直是鲁迅的官方称谓。即便是寓居上海,创作杂文的年代,周树人和大先生也应该是鲁迅在生活中的名字,鲁迅更多的是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称谓。
周树人是周氏家族的长子长孙,肩负着家族光耀门楣、中兴复出的重担。然而在历经祖父因科考案入狱、父亲被中医医治无效死去的家庭重大变故后,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底。恰逢世纪之交、亘古未有之大变局,格物致知等科学新知为世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周树人从科考取士的传统方式转移到科学救亡的新道路上来。为了进一步开拓进取,周树人远赴日本学习西方医学。然而,身赴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在20世纪初的日本是被蔑视的,连大学课间休息也以放映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的幻灯片来放松情绪,这幻灯片中就有麻木的中国人在。周树人的爱国情怀和所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在这一时刻终于爆发,他决定弃医从文,10再次找寻唤醒国人麻痹的精神之路和国家强大的途径。于是,他参加了革命党,经历了辛亥革命,成为了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工作人员,甚至亲自设计了当时的国徽,直到成了鲁迅,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成为其奠基人。越人的爱国情怀和开拓经营精神在周树人身上,由此可见一斑。
周树人是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当母亲以病危的消息欺骗其晚婚之时,他就为了接受母亲的礼物把朱安娶进了门,直到1936年已经成为民族魂的鲁迅去世,朱安一直未曾真正走进周树人的生活,更不要说有什么精神交流。往大处讲,周树人为了工作置家庭而不顾;往小处说,周树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独立自由,面对别人的“阻碍”毫不在意,不管这个人是母亲、兄弟、妻子,还是教育部长。于是,他在死一般寂静的深夜发出了呐喊,有了唤醒国人精神的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甚至激励着青年人走上了革命道路。革命青年传承他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精神,哪怕是成为了烈士也在所不惜。
周树人是孤独的英雄11。“他总要突出重围,寻找他自己的道路的,有时也会单枪匹马的冲入重围去的。”12面对家道中落、邻里漠视,唯有他带领兄弟们杀出一条血路,周家才有可能东山再起。从绍兴到南京,从南京到东京,再从东京回到绍兴,再到南京、北京,最后定居在上海租界,亲人渐渐离他而去。“无论身前与身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13周树人渐渐隐身于鲁迅的光辉之下,鲁迅也从最初对英雄感兴趣到挺起中国精神的脊梁,最终成为一个英雄在东方升起,而周树人却在孤独中病逝。
三、鲁迅笔下的越文化
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两个文学家,一个是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一个是作为作家的鲁迅。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瑰宝,而鲁迅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弥漫着浓郁的越文化气息。
鲁迅的小说《故乡》直写“我”的故乡风土人情,算是作家鲁迅对其故乡绍兴的一次文化梳理和精神赓续。两千多里的距离和二十多年的时间割舍不开他与母亲、侄儿和儿时伙伴闰土的深厚情谊,然而故乡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却又基本上还是那样。这种故乡在现实与想象中的巨大落差成为鲁迅这篇小说的基调。作为小说家的鲁迅比诗人闻一多显然要克制得多,不然他也会擂着胸膛喊着“这不是我的故乡,不对,不对!”作者之回故乡明显是为了离开,为了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为了创造“既不是暂时坐稳了奴隶、也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中国从来没有过的第三个时代”而离开这故乡。鲁迅是决绝的,虽然这时鲁迅不一定知晓毛泽东的诗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但鲁迅肯定知道一生固守家乡是断难做出伟大的功绩。文中的闰土就是这样的例子,虽然他因为家庭原因,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经历,但只有走出去的人才更明白家乡的可爱,才了解家乡的病痛所在,才能更好地开拓创新。
鲁迅笔下的作品是越文化的最佳代言。充满童年乐趣的百草园,耐人寻味的植物何首乌,三味书屋的戒尺,先生的躬亲示范,“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诗句,鲁镇的社戏,儿时的小伙伴,手工艺者豆腐西施,冬天腌的咸白菜,咸亨酒店的“茴香豆”,西湖的雷峰塔,等等,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部分,而这基本上属于越文化的生动细节,处处显示着作者对于故乡的喜爱之情。
然而,鲁迅笔下的人物更让人揪心。比如七斤,南船北马的交通工具在《风波》的背景中交代得非常明显,七斤作为船夫,整日往来于城乡之间,算是当时的消息灵通人士,而因为一时北京的封建王朝复辟,头上没有了辫子,便被当地的乡绅赵七爷所威吓,害怕跟不上形势,害怕反動恶势力反扑。又如孔乙己,明明是读书人,但是读的是死书,没有明白教育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读书虫,既没有资本,还死要面子,最终不知所终,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再如祥林嫂,在祝福声中“老了”,就因为婚姻不幸被封建礼教活活戕害,更由于儿子被狼吃掉精神受到重创,不被人尊重,成为被社会遗弃的多余人。更多余的是阿Q,没有名字,连自己姓赵也不被允许,能被人利用时,便在农忙有人请了去帮工,不能被人利用时,便因为赶时髦模仿人喊了个革命口号,就被杀头。这些人物,从一般民众到知识分子,从雇工到长工,没有一个是幸福的,其外壳是越人,其实质是麻木不仁的当时旧中国人物的代表。
当然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从未放弃过探索救国的道路。从《狂人日记》中发现中国历史吃人的本质、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到《记念刘和珍君》中被段祺瑞执政府棒杀的青年学生代表刘和珍、杨德群们,从《药》中被杀害的革命烈士的人血馒头到《为了忘却的纪念》的左联五烈士,鲁迅用笔记录着中国文学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这种为了革命壮烈牺牲、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而舍生取义的精神,不独越人所特有,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可以说,越文化是鲁迅作品的源头,但并不是鲁迅作品的全部;越文化是鲁迅创作的启发物,而不是鲁迅精神的最终归宿。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深入研究鲁迅作品中的越文化因素,以此来发掘地域文化对作家作品的影响,丰富鲁迅研究的维度和内容,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组.李白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92-93).
[2]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1).
[4]刘义钦,史言喜,梁文娟.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76).
[5]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3-95).
注释:
1.复旦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组.李白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37).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2).
3.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6).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2).
5.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7-298).
6.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9).
7.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82-383).
8.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
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
10.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0).
11.鲁迅著,瞿秋白编.鲁迅杂感选集序[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6).
12.庄钟庆,庄明萱.《两地书》(厦门—广州)集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49).
1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62400410283);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课题(SKL-2016-794);2016年度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科研项目(hnac-2016-sk01)。
作者简介:
谢玉明(1982— ),男,河南中牟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讲师,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委党校文化传媒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思想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