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科普政策分析

2017-04-21 10:56丁亮
科技传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普青少年

摘 要 辽宁省依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结合自身条件制定了《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及相关科普政策,但在省级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青少年科普的推进。本文通过制定分析标准并分析辽宁青少年科普政策,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有效提升辽宁省青少年科学素质。

关键词 青少年;科普;科普政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0-0102-03

为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国家出台了多部相关政策,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及全民科学素质提升问题。辽宁省依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结合自身条件颁布了《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简称《辽宁纲要》)。下面就《辽宁纲要》中有关青少年科普问题做简要探讨。

1 青少年科普政策概述

1.1 青少年科普的涵义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随着“双创”声音的扩大,科普一词已被广泛熟知,但各界却没有为科普做明确的定义,厘清界限,青少年科普作为科普的下位概念也同样“身无名分”。

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提出: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网络有释义: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在1995年一篇未署名题为《什么是科普》的短文中: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科普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包括各门科学技术的概念、理论、技术、历史、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作用、意义以及应当提倡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地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用以开阔眼界、启发思想、丰富知识、提高技能。

以上为官方的、典型的、较为清晰的对科普进行的解释,其他阐述科普含义的文字都与上述内容类似。但都是用描述的方式对科普进行解释,且时间久远,无法体现当前社会的发展特征。笔者将青少年科普定义为:国家利用多种传媒,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一种公益性教育活动。

青少年科普属于教育范畴,是一种公益性的教育活动,主体是国家,受益者是青少年,客体即科普的内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途径是现代化的各种传媒手段,传播方法要通俗易懂,最终达成的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其中,科普方式通俗易懂,并非普及浅显的、简单的科学知识,而是把纷繁复杂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平民化;当下科普多注重科技含量,而忽视了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最终要使青少年应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并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这对于未来提高全民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青少年科普政策

笔者认为,青少年科普政策是国家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使其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而协调青少年科普活动内外部关系而制定的战略性、准则性的规定。迄今,我国出台了多部科普政策,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年)出台并实施,青少年科普与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和公务员科普并列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青少年科普政策是一种规范,有着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规范性,本身就具有管理和控制功能,也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只有控制了青少年科普政策自身的异化,才能使政策真正为青少年科普服務。

2 青少年科普政策的分析标准构建及阐释

2.1 理论支撑

1)教育公平包含起点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均等三层含义。保证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才可能有结果公平即实质公平。青少年科普政策正是保证和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手段和措施,良好的科普教育可以适当弥补学习环境和起点不同所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相互关系的规律;以及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规律。

因此,青少年科普政策既要协调青少年群体与其他阶级的关系,又要做好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有力保障。

3)主体教育政策观强调教育政策要发挥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原动力作用,注重教育的政治性、社会性和相对独立性之间的有机统一,它为青少年科普政策研究和分析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本质观上说,青少年科普政策是有关青少年素质教育利益表达与整合的政治措施和政治行为,是通过保证和促进素质教育的生存与发展而培养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和准则性的规定和行为。从价值观上说,青少年科普政策的价值表现具有客观的层级结构,从政治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到人的价值体现出由低到高的等级秩序。青少年科普政策客观上要求在统一性原则基础上坚持偏移性原则,突出“发展”和“公平”的价值取向。从实践观上说,青少年科普政策不排除权力控制,仍然强调国家或政府在青少年科普政策过程中的强制职能及其合法性,同时也强调青少年科普政策实践的交易属性,其交换的基本方式就是利益博弈。

2.2 分析标准阐释

1)主体需要的分析标准。主体构成:政策主体有决策者、咨询者、执行者、评价者、受益者共同组成,不同主体在决策机构中比例相当;青少年无论身处何种教育环境或社会环境,都享有科普权利。

价值取向:突出青少年科普的主导地位,继续推进青少年科普政策的完善;突出青少年科普政策的应然价值和直接价值,强调科普教育活动的公平、均衡发展及青少年个体的和谐发展。

2)客体属性:保证青少年科普政策的导向功能、协调功能和管理功能,实现三者统一;提高青少年科普政策的技术性属性,保证政治性和技术性的统一。

3)科普政策过程: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普政策的决策体制,过程公开,建立健全完善的听证制度和辩论制度;增加经费投入,加强老少边穷地区科普资源建设;建立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推行问责制,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

3 青少年科普政策内容及现状分析

追溯辽宁青少年科普政策的历史,政府出台的科普政策主要有如下几部:2005年《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2007年《中共辽宁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2011年《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办法》,2011年《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6年《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政策中分别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等活动,发挥社区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并发挥其科学教育的作用,校内开齐开足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指导等内容。

这些政策都以辽宁省自身条件为基础根据《国家纲要》或法规制定,不同程度涉及了城市、农村、校内、校外相关机构、教师、家长等青少年科普相关人员和部门。政策的受益者是青少年,是一个力量薄弱、权利受限的群体,在政策决策中无法表达自身意愿,与其相关的学校、教师、家长绝大多数也是政策决策的旁观者,这种缺乏政策主体的决策模式会使政策表达的利益发生偏移。决策主体缺失,咨询主体理论提升较弱,听不到受益群体的声音,政策决策无疑似闭门造车、管中窥豹,缺乏可信度、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青少年无法享受优质的科普教育,加上执行者的行为差异,使得青少年科普政策无法导向农村地区。科普执行部门之间存在着沟通不力,由于各部门有着不同的权力和利益,抱持着不同的价值观,对于科普这种公益性活动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态度,相互之间的支持、合作存在较大问题。

在青少年科普过程中,没有专门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评价和监督,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使得执行过程出现偏差,虽然《辽宁纲要》里写有监督条款,但一笔带过且没有明确监督部门和奖惩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监督环节缺失,执行出现偏差,决策体制不健全,这些都是辽宁青少年科普政策存在的问题。

4 青少年科普政策的改进建议

在决策过程中增加咨询者、执行者和受益者的比例,尤其要吸收学生、教师、家长的意见。国家应给予下级科普事业单位足够的权利,让其对青少年科普政策做出识别和判断,由区县-市-省-国家自下而上的路径进行决策。要将决策过程制度化,避免政策出台后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建立中介咨询组织,参与决策过程中来。

辽宁是经济弱省,在青少年科普政策執行中缺乏资金保障。依法增加科普经费投入,才能扩大科普受益群体,增强科学普及效果。在财政投入上要有长期全面的规划,政府要加大力度宣传青少年科普带来的优异成果,吸引除财政以外的企业赞助等。

加强各执行部门的沟通协作,统一价值取向,树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使各阶级利益能够有效表达,使青少年科普政策能够促进青少年个体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科普事业的均衡发展。

在举办青少年科普活动中,不应仅将“科技”作为科普题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科学普及的内容,人类社会前行的脚步离不开科技,但哲学社科知识也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要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普政策监督机构和制度,青少年科普政策执行要公开化。建立动态评价机制,不仅要对青少年科普政策实施的当前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其将来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要推行问责制,要建立一种由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社区对青少年科普共同承担责任的体制。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教育政策分析——理论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孙绵涛.教育政策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任清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的价值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9.

[6]丁亮,祁型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科书政策的内容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45-48.

猜你喜欢
科普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微科普
微科普
微科普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