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上的文韵
——三年级阅读积累教学谈

2017-04-20 05:01:22黄燕林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词语语言生活

黄燕林

“十岁稚子少年郎,正是懵懂始读时。”三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阅读训练正当其时。教师应着力在学生心中种一亩稻田、辟一块菜地、掘一泓鱼池、圈一方牧场,在学生心灵的土壤上建一片属于语文的“绿色家园”。

一、种一亩叫“课堂”的稻田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主阵地,是学生心尖文韵形成过程中的“主食”。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感情真挚,采取一划、二议、三读、四记、五给、六写的方法,能促进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以第五册第4课《做一片美的叶子》为例,“划”即让学生划妙词佳句,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如读出“升起”的动态美、“嫩绿”的颜色美。“议”即由师生共同议“叶子美在哪里”,得出了美在外表、美在内心的结论。“读”即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展示朗读,并标上着重号,指导朗读的轻、重、缓、急,从而读出“美”。“记”即以“记忆小明星”的形式比比本课中谁记得好词好句多,训练学生的记忆力。“给”即师生、生生之间互相推荐事先准备的描写叶子的词语及描写奉献的名言。“写”即让学生把这些词句抄写在摘抄本“文沁集”中。教师制作一张“叶形”书签,写上一句关于奉献的名言,拿给学生欣赏,学生也学着做一张,并夹在书中使用。

在学生心中栽下“课堂积累六法”的秧苗,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精彩词语、句子、语段进行品味、赏析,让他们领悟到什么叫好词佳句,并坚持“教一篇带一篇、打课内基础、求课外发展”的教学思路,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帮助学生收获了颗粒饱满的“语言稻谷”。

二、辟一块叫“生活”的菜地

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茅盾说,读书应当一边读,一边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中去看。“生活处处皆语文”,辟一块叫“生活”的菜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累生活,补充各类“蔬菜”,扩展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吸收诸如理解、感悟等诸多营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1.看词语想生活。教完《学会查“无字词典”》这一课后,可布置这样一项作业:用查“无字词典”的方法理解“一尘不染”这个词,即到生活中去观察、寻找答案。第二天,学生的作业异彩纷呈:“妈妈把地板擦了三遍,灰尘全被消灭干净,这就叫‘一尘不染’。”“商场里的玻璃橱窗被保洁员擦得光亮如新,这也叫‘一尘不染’。”瞧,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是那么轻松、那么自然。

2.看生活想词语。“吃”是生活中的一大重点,让学生留意自己吃东西时的样子,吃完后忆过程想词语,于是一个个有趣的吃相出现了:吃西瓜时的“顺流而下”,吃牛排时的“笨手笨脚”。学生能把词语运用得这么恰到好处,是“生活的菜地”给予的营养所发挥的作用。

3.看自己想名字。即让学生到镜子前去观察自己的外貌,再向父母问一问自己名字的由来。于是便有了这些天真烂漫的外貌素描:“我爱说爱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两条缝,是个十足的乐天派。”还有了有趣的名字故事:“说起‘天翼’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亲切又熟悉,因为天翼手机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我可没有侵权哦,我是在‘天翼’手机面市之前出生的。”学生不但把生活中的自己描述得个性十足,而且从家长那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其实每位家长都为学生准备了这道菜,现在终于用上了。

三、掘一泓叫“书籍”的鱼池

鱼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论是食肉还是做汤,都鲜香可口,易于消化吸收,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喜爱的食物。而课外书籍在学生的语言积累这道盛宴中充当着鱼的角色,学生喜欢它胜过语文课本。书籍,像鱼儿一样鲜活、营养,令孩子们“食欲大增”。

1.推荐一本书,指导学生读。《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是作家根据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书中叙述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情,不少故事跟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接近,适合他们阅读。《我们的老师》《侠义的行为》《我的母亲》……早读、午间、放学前,只要有时间,教师布置学生每天至少读一篇,并要求将大概的内容讲给家长听,开学还不到一个月,有的学生已经把56篇全部读完了。

2.建好“悦读角”,学生互相读。让每个学生买一本书,放在书柜里,为的是共享阅读。《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少儿百科全书》……这些新课标推荐书目,大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到中午十二点,图书管理员一打开书柜,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去借书,安静地回到座位上看书,有些学生作业没写完,也在偷偷地看。语文课上,学生的语言表达就有不少关联到这些课外书。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推荐读到更多好书的办法,那就是周末可以去书店、图书馆看书,让学生心中的那个“鱼池”更大更深,让“鱼儿”更肥更壮。

四、圈一方叫“自然”的牧场

“走向大自然”是语言积累中的优质蛋白质。倘若没有知识的最重要源泉——大自然,学生就只能做死记硬背的事,背诵着关于所有美好事物的枯燥乏味的语句,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迟钝。因此,要在孩子心灵的土壤里圈一个叫“自然”的牧场,让他们可以经常补充优质的“蛋白质”。

《西湖》一课中,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要求学生背诵喜欢的自然段,文章写得那么美,可是没想到的是学生背起来竟是很难,缘由便是在学生的意识里,并没能把这些好词佳句跟鲜明的表象即周围世界的事物及现象联系起来,必须帮他们在心灵深处打开那扇通往大自然迷人世界的门。教师模仿《西湖》写出《濠河》一文:“南通素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称,如果说她是一位少女,那么濠河就是她脖子上那串晶莹的翡翠项链……”接着,带着学生到濠河边,读老师写的《濠河》,当他们仔细观察之后,竟情不自禁地说出了文中的好词:碧波荡漾、绿色的绸带、心旷神怡……再让他们背《西湖》片段,学生说容易多了。此外,带学生去观察田野,然后再上《北大荒的秋天》一课;秋游时带学生寻找蒲公英,再讲《蒲公英》……学生学得很轻松,很快乐,积累得很快,运用得也得心应手,这或许便是“语言与思维”统一状态下的自然功效。

语文家园色彩斑斓,书香浮动文韵来。教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在阅读中感悟语言、在自然中丰富语言、在活动中运用语言,语言的餐桌上随时摆上必备的主食、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味道鲜美的鱼虾、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肉类,必会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猜你喜欢
词语语言生活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词语欣赏
漫生活?阅快乐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