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李秀锐 邱青瑞 赵娜
【摘要】现代畜牧业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标准化、集约化建设、规模化养殖示范区是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畜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短、平、快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土地资源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是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实施土地工程;推动畜牧业;发展
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畜牧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示范有了很大的提高,养殖效益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根据新的形势,在新的形势下,畜牧业发展的新特点,并努力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
1.土地工程推动发展现状
说到畜牧业,我们不难回忆起在中学学习、分化人类社会的农牧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畜牧业的发展过去也不无弊端。它不仅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且随着经济的繁荣而恶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球的负担。它是最大的畜牧业占全球土地资源、用户和破坏者。占全球非冻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自2000年以来,垦利区实施各级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约21万亩,新增耕地8.58万余亩,总投资2.18亿元,自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全区共有超过220个行政村10多人受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动员和鼓励广大畜牧职工,大力发展畜牧业,引导农民帮助。加强畜牧业资源整合力度的调节,整体发展规划,切实可行的、合理的规划,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发展,主导产业优势突出,规模、档次的畜牧业基地。建立一个大型畜牧业,工业,新的利益观。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整合多种政策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和项目优势,给予适度倾斜和畜牧业支持,共同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2.我国土地工程与畜牧业的现况
2.1土地工程,就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来提高土地质量,以及增加土地数量的工程。一般来说,提高土地质量是通过农田整治的手段,而增加土地数量往往是通过迁村腾地来达成。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生态资源,然而,中国目前的建设路线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使不可再生的土地,发挥最大的好处,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以往的这些工程中,往往忽视了土地的生态效应,不仅忽视了自然的平衡,而且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线。如出现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现象。因此,当前的土地项目应实现生态效益的目标。
2.2畜牧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短、平、快工程的重要途径,更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畜牧业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在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等方面,在优化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牧业和畜牧业,与工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进入市场经济范畴后的商品。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2.3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目前畜牧业的发展存在着非常重要的问题:畜牧业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正在逐步恶化。例如:家畜和空间的养殖户规模的扩大,以及牲畜和家禽的农民在环境恶劣的农村家庭,不为畜禽粪便可以有效地导致处理垃圾场,臭气熏天。尤其是夏天天气较热,苍蝇、蚊虫肆虐,污水横流,容易造成浅表水源污染,导致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3.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畜牧技术的提升策略
3.1突出实效性,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为解决土地综合项目中存在的资金筹措难等问题,垦利区以复垦后节余指标作为资信,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来支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以预期复垦后节余指标为抵押争取银行贷款成为周转资金的重要来源。在土地整治项目中,虽然乡镇政府是项目融资责任主体,但凭借乡镇财政状况很难获得银行信贷,因此县政府成为实际运作者。由项目所在乡镇向县政府提出申请贷款数量,由县政府统一与投资公司进行信贷合作,通过转贷解决项目流动资金问题。除去上级拨付资金外,剩余贷款的银行利息都要由乡镇政府自行承担。通过项目捆绑运作,城乡统筹融资,以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抵押物,减少了银行信贷风险,提高了农村项目授信度,引导金融机构资金回流农村建设。这样“工农互动、城乡协调”的融资方式不仅减轻了农户建房负担,也培育了项目参与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农村发展。
3.2突出规范性,创新综合监管模式
土地整治项目中,我縣采取措施,强化土地整治项目监督管理。以创新制度和规范管理为重点,打造土地整治综合监管模式。一是建立项目建设发布制度。对完成立项即将开工的土地整治项目,编印明白纸及手册,将项目投资额、建设内容、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等事项发送到项目涉及村民手中,并在项目区树立公示牌进行公示,主动接受项目区群众、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二是改革监督管理方式,构建立体监管平台。主动邀请检察、纪委部门挂牌监察,驻现场督办,针对各腐败风险点进行监督,变内部监督为外部监察。同时将土地整治项目区村组群众代表聘请为监督员,让利益关系人全程监督。做到项目建设各环节公开、透明,确保了项目建设高效、资金运行规范。
3.3突出纪律性,创新督查追责制度
一是实行项目督查制。县政府对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进行督查督导,并纳入年终考核范围。督查局对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总投资、主要建设内容、年度实施计划、责任单位等进行汇总备案,各项目从立项到实施、验收,实行全程督导。要求各责任单位按月定期报送项目申报进展、实施进度等事项,并以政务督查通报的形式公布。对到期未竣工验收土地整治项目以及实施进度缓慢的项目列入“一周一调度”范围,每周上报项目进度情况,直至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后结束。二是实行重点项目观摩巡视活动。将土地整治项目作为巡视工作重点,对项目组织机构健全、现场管理有序、项目进展顺利的实行通报奖励,对因工作协调不力影响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的责任单位领导进行问责。
4.结语
畜牧业将成为21世纪畜牧业的主导模式,随着消费者对高新技术生态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受到政府和企业的认可,生态食品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随着生态畜牧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逐年增加和市场全球化。生态畜牧业将成为第二十一世纪世界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权,朱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畜牧业科学发展[J],湖北畜牧兽医,2015(12)
[2]李玉杰,王伟,李佳阳,徐爱霞,论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