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

2017-04-20 01:35:25
家教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芦笙民族乐器喜庆

芦笙

【释义】

苗、侗等少数民族的管乐器,用若干根芦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木制的座子上制成。

【辨析】

“芦”为草字头,是一种草本植物,“笙”从竹,表示它一般是由竹子制成。另外,“笙”不可读作去声。

【起源与演变】

芦笙的历史悠久,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就对其有所提及:“卢沙瑶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其中“卢沙”即“芦笙”;明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明倪辂《南诏野史》中记载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

自古以来,芦笙就是西南少数民族歌舞节日或喜庆丰收时不可缺少的乐器。至今苗族仍有同古籍记载颇为近似的“踩堂”(即芦笙舞)。

【例句】

观光旅游的客人来到这里,男女老少都会身穿节日盛装,吹着芦笙跳着舞,夹道欢迎客人。

【字里字外】

自古以来,吹奏芦笙,都要配合舞蹈,边演奏边跳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

芦笙舞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一般男子吹芦笙,女子随后而舞。各种芦笙都有较复杂的舞蹈动作。乐手们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做出倒立、滚翻、吊挂、倒背、爬竿、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有的地区则以芦笙独舞和双人舞见长,旋律轻快,节奏自由,技巧娴熟。有的地区的芦笙较小,男吹女舞,节奏平稳舒缓,韵味悠长。这些不同类型的芦笙技艺,代代相传,逢年过节或是喜庆的日子,人们都会跳芦笙舞以示庆祝。

另外,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成婚的重要“媒介”。通过它,情窦初开的青年们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每逢月朗风清的夜晚,有情的小伙子就会手捧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情歌,姑娘们听到了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浪漫而含蓄,充满情致,别具一格。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是家家离不开的民族乐器。

猜你喜欢
芦笙民族乐器喜庆
有喜庆 今生缘 中国人的喜酒
华人时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48
岜沙芦笙节
走向世界(2021年11期)2021-04-14 03:56:17
你好,芦笙
小小艺术家(2019年4期)2019-05-10 03:33:04
喜庆的日子
青年歌声(2017年8期)2017-03-15 03:40:14
欢歌喜庆的泼水节
民族音乐(2016年2期)2016-07-05 11:36:29
芦笙恋歌
戏剧之家(2016年2期)2016-03-03 13:06:52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音乐生活(2015年3期)2015-12-19 13:24:55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音乐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 13:23:19
苗族芦笙制作师
明清时期民族乐器发展略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