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小芳
【摘 要】打造精彩高效的课堂,从何着手?实践证明,关键是课堂教学的层次。一节课如果教学的层次分明,有清晰的课时概念,有序的朗读指导,有梯度的学法指导,有层级的问题设置,有层次地激发情感,就一定会出现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激荡成趣,和谐相生的局面。教学设置和操控越有层次,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越能吸引学生渐入佳境,就越有效。
【关键词】教学层次;课时概念;朗读层次;学法梯度;问题层级
一、清晰的课时划分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教学亦然。所以,课堂教学要注意课时的衔接,要有清晰的课时概念,做到每一课时都有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教学才有侧重,训练才能扎实,重点才能突出,难点才有时间来突破。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就是在一节一节课中逐渐提高的。如果没有课时概念,就会让教学在低效中迂回,在浅层次里周旋。
二、有层次的朗读训练
教学千法读为本。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把握了读的层次就把握了学语文的关键。但是,在听课时经常看到,老师们还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由于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起来就很难入情入境。其实,重视读不是一遍一遍简单重复,而是每一遍读有每一遍的目的,老师重视引导,让朗读与词句的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实现朗读训练追求的效果。
如《翠鸟》的第一段,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外形特点写具体,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是描写小动物外形的范本。教者应准确把握,并采用恰当的教法,可以采用教师引读,感悟写作的顺序;可以抓住重点词读,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感受翠鸟的形象;可以借助资源训练读,如课件资源,图文结合读(看图描绘读,看着画面读,想象画面读,借助画面自己描述读)加深形象的理解;可以以重点词为脉络,引导学生练习背诵,积累语言……富有层次的朗读,把文本立起来,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这是个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种有层次的读的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中心的感悟。然后让学生学以致用,仿说、仿写小动物,便有路可循,水到渠成。
学习语文,不是老师教过,让学生读过,学生便掌握,而是要学生理解了语言,并在反复诵读中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再到联系生活运用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朗读教学要遵循规律,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涩到流畅,到品词句读出感情,到口诵心惟,甚至熟读成诵的过程,有序地训练。课课如此,学生必然会训练有素。
三、有梯度的学法指导
注意学法指导的层次,能让学生在一节课里从归纳掌握方法,到尝试运用方法学习新知识,到学生有能力自己学习。这个过程体现学生能力的由低向高的发展的历程。学习了同类型的字词,让学生掌握了规律,再次出现类似就可以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这样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乐此不疲,享受成功的愉悦。例如《一株紫丁香》,老师通过引导发现第一节的最后一字的“院”“前”,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an”,老师点拨:“这是诗歌的特点之一:押韵。押韵能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然后让学生读中感悟音韵美。接下来学习中,学生很快发现并总结出:“这首诗的押韵,都是押‘an。”并且在诵读中巩固认识。对书中类似的诗歌如《欢庆》《一株紫丁香》等就容易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总结,从而初步掌握诗歌押韵、节奏、分节等特点。
四、有层级的问题设置
问题设置的前提是围绕文本。我们要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励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和谐共振,实现文心与人心的和谐交融。
问题设置的关键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稍加努力但又得花点儿时间去思考,就可以找到答案,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反应肯定不热烈;太容易,老师刚说出口,学生已经不假思索就答出来,又失去讨论的意义。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从整体入手,精选内容,梳理出一两个整合性问题切入。例如学习一段话,可以先问学生“这段写什么”;再问“抓住哪些方面来写的”;然后探讨“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精彩?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简单的几个问题,从“整体把握入手──具体深入了解写法──字斟句酌中感悟人文内涵”,层次分明,克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善问的老师还会灵活地采用追问,使学生思考更深入。
五、情感激发的层次
情感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沟通知与行的桥梁,激发认知的动力。老师要注意运用有层次的指导,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普罗米修斯》一文中的“受罚”部分,当学生与老师都游离于文本外,在空洞地说“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学生以旁观者的角度,根本触及不了内心,这样的朗读与理解都是肤浅的,毫无效果。可是当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细细品味,通过多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想,体会、感受人物的心理,學生在分析理解中读,在读中分析理解;在体会中表达,在表达中体会。因为议得有层次,从而由学生个体情感的激发,促进群体情感的凝集。通过多元读与议,真正使学生具有了独特的内心体验,读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这种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里,使之逐步内化、升华。
这一系列教学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还将“读、说、听”与“感、悟、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教学在关注“语文”的同时更体现了“人文”。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就语文而言,是母语教育课程,它不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积淀语感的过程,还是一个滋养心灵、发展生命的过程。就课堂教学来说,知识不能采用头脑轰炸式的简单叠加堆积、灌输,得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讲究教与学的层次,研究层次的艺术,用智慧点燃智慧,让智慧与激情齐飞,焕发出课堂生命的活力,打造精彩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