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贞
【摘 要】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制作和使用不当,多媒体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规避措施,以期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英语教学;弊端;策略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技术以其综合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迅速成为最先进的教学手段,我国已经普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计算机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能熟练掌握日常办公软件,独立制作各类教学课件。多媒体有助于情境的创设,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及启发性思维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教学素材缺乏筛选,课件制作过于花哨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搜集一些素材,面对海量的信息,部分的教师缺乏必要的资源获取能力和筛选能力,一些教师存在一些惰性,不加选择的下载使用课件,一些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太大,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速度,学生就会赶不上教学进度,大量的信息使学生难于做笔记,课后难于巩固复习。
多媒体课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知识,由于省去了板书环节,所以极易导致进度过快,输入信息过多,而学生大脑记忆承载量是有限的,如果忽略了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不加选择,对课堂内容做大量的拓展跟补充,比如一堂课上百张的幻灯片,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学习活动的无效。此外,一些课件制作过于花哨,插入大量的声效、画面、动画等,这些华而不实的课件容易引起学生视觉疲劳,影响听课效果。
2.教师忽略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缺乏的灵活性,一味根据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由于课件信息量过大,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时间减少,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感情交流,教师无法及时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自身对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好教學进度。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
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生才是主体和核心,多媒体教学课件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度,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髙教学效率。
2.提高课件制作与应用水平
大部分教师能熟练掌握Powerpoint软件的制作,对其他的操作软件大多一无所知。制作精良的课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灵活选用多种软件,因此,教师应当多掌握几种计算机操作软件的运用,比如flash动画制作,视频剪辑软件等,提高课件制作水平。面对海量的信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平时要养成有效管理信息资源,分类存储信息,合理的筛选信息的习惯,以便需要时候能够比较方便地调用。
在制作教学课件之前,教师切忌照搬别人的课件,插入的图片、声音、视频,幻灯片不宜过多,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应当尽量减少无效信息输入。播放时要注意速度,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自主讨论。
3.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结合一起
多媒体教学大量的信息容易使得教学重难点模糊,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降低教学效率。
教学中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合的媒体,黑板和粉笔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工具。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不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反而要借助传统教学方式,要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结合一起,要努力钻研教材,掌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要敢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节,并且把改革成果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一个优秀的课件教学重难点要明确,高中英语涉及的文化背景广泛,可以适时补充,但要减少无效信息的输入,播放课件要辅以生动的讲解,既不能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板书上,又要适当的设计板书,简洁板书有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内容、启发学生思维。
4.注重课堂师生互动性的培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高中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使用不当,教师忙于放映,学生忙于抄写,根本没有时间交流,导致课堂中师生互动性的减少。另一方面,直接搬用的多媒体课件禁锢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师忽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生成性教学,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其实多媒体就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课堂互动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才能做到成功地激活课堂;教师切勿让多媒体占了主体地位,将展示多媒体课件作为重心,而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活动,教师对课堂活动要及时点评。
尽管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会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应该满怀信心,不断完善度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把教学水平提升一个层次。
参考文献:
[1]解福,魏东平.计算机文化基础[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
[2]林丰勋.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