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究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编排

2017-04-20 22:59刘梦雪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文化

刘梦雪

摘要:随着汉语的推广以及中国文化的魅力不断扩散,学习汉语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而针对汉语的教学所编写的教材也层出不穷。有的汉语教材是针对不同国别编写的,有的教材是针对不同水平编写的,有的教材是针对不同技能编写的……由此可见,汉语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与依据。教材在初级教学阶段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汉语;汉语教材;初级阶段 文化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概况

自古以来,语言和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每种语言所反映的并不仅是表层的语音、语义,还反映了更深层的东西——文化。语言无法脱离文化而存在,我们平时说的话就是一种文化的反映,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注定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融入文化教学。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人类言语行为的社会组成部分,是个人不自主的从社会上吸收并记忆于大脑里的系统。它不受个人意志的驱使,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具有,可理解为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现象。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研究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教学与单纯的汉语文化课是不相同的。教学中的文化组成部分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有些文化是有时间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随之出现很多新的文化现象、文化词语等。像如今网络上出现的词语“老司机”、“傻白甜”“软妹子”等等,而这些文化现象会由于教材更新较慢而使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就会影响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时要关注这些缺乏的文化项目。

张占一作为先发人,首次提出了“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的概念,并且提出可以把对外汉语教学里的文化组成称为“交际文化”。他认为:交际文化是指经受过不同文化背景熏陶的人,在行为交际时因不具有有关词、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产生误解,我们将这种直接影响社会交际效果的文化背景知识,称之为“交际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在交际文化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具体的划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不赞同交际文化的划分,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因素进行了划分。在《文化考察的新视角》中,葛中华老师将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组成分为“语言文化”和“超语言文化”。梅立崇老师将静态的“陈述性文化知识”和动态的“程序性文化知识”等概括为文化的组成因素。

三、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编排及依据

编写汉语口语教材应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熟练运用为基本导向,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对外汉语的前辈们在不同阶段也提出了不同的教材编写原则。吕必松老师针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六性”原则:实用性、交际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刘珣老师提出了“五性”原则: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原则。李泉老师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总结出十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定向原则、目标原则等。

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类型包括:社会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健康、空间观念、语言文字、家庭观念、工作观念、传统习惯、艺术等。其中每一类中还有一些分类,如在社会交往中有打招呼的交际方式、做客的交际方式等;生活方式中包括生活服务、购物、交通等;空间观念包括行政区划、旅游景点等;语言文字中包括谐音、成语、谚语等。

四、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编排及现实问题

鉴于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急需将文化因素合理地融入到初级口语教材中去。综合多部教材来看,初级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编排,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初级阶段不重视文化因素的编写。二是文化因素的编排缺乏系统性。此外,还有很多小问题,如文化因素不足,相关练习不充分等。就当今教材存在的这些问题来看,对初级口语教材进行文化因素编排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一)文化因素分布缺乏系统性。课文的编排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文化因素的编排更是没有任何依据。几乎是想到哪编到哪,哪句话用到了就编排出来,完全没有一个系统性的顺序牵引着。当然,文化因素的系统性编排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大纲,想要系统地编排文化因素,可谓难上加难,目前我也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做出更多的努力与探索。

(二)文化因素的呈现方式单调。文化因素主要是通过生词来呈现,而这样所体现的文化大部分也只是语义文化,对于语用文化以及语构文化则很难展现出来。

(三)生词缺少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在汉语中,有很多具有文化色彩的生词并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英语来进行翻译,而教材在编写时就会找一个大致上差不多的英语单词来进行翻译,这样常常会引起学生的误解,甚至出现在交际时使用错误。

(四)文化因素的时效性不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鲜事物的出现,一些体现文化因素的新词也不断涌出,如“猴塞雷”、“撩妹”、“壁咚”等。这些新词如果不讲授给学生,在交际中就很难理解,甚至容易引起误会。

五、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编排及未来发展

我根据以上的分析,设想了一些在初级口语教材中文化编排可以考虑的因素,进而提出一些教材中文化因素编排模式的假想:

(一)可以增设文化因素的导入部分。课文的导入部分可以通过问题或是一个观点来引出这一课的重要交际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便能够了解到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以及需要掌握的交际内容是什么。除此之外,导入的文化部分也有助于学生做预习。学生可以在学习以前就通过导入的内容,看看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对于不了解的内容还可以先查阅词典,然后再预习生词和课文,这样记忆就会更深刻一些。

(二)生词附带文化因素详解及例句。生词是教材中的重要部分,这一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时最重视的一部分。因此,除了要在生词部分增加文化因素的生词以外,还要对含有文化因素的生词做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三)将文化因素融入到课文中。课文中的文化因素的呈現可以通过交际对话的方式,因此口语教材设计的对话应该体现最地道的交际对话,使用的语言应该是最口语的,从日常生活中来的。

(四)设置文化因素练习。课后做练习有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的讲解,如未得到及时的巩固便会产生遗忘。因此,课后练习的设计不仅要有词语、句式、语法的练习,还要有文化因素的相关练习。

(五)增强文化的时效性:引入新词“word哥”、“直男癌”、“孔雀男”、“萌萌哒”等网络词语。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展示文化因素。除了要有课本以外,还应有配套的教学道具、教学光盘和多媒体等。同时开发网上资源,为教材编排配上匹配的网上教学视频。通过网络链接真实的交际视频来体会真实的语用环境。

在口语教材编写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文化大纲。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语音、词汇、语法都有自己的单独大纲,唯独没有文化大纲,这明显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起文化因素的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尽快敲定出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文化大纲,使教材在编写时有理可依,有章可循,也能使教师在教学时能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张占一.交际文化琐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04).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03).

[4]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葛中华.文化考察的新视角:语言文化与超语言文化[J].汉语学习,1994(03).

[6]李习文.“博雅汉语”与“中文听说读写”中文化因素对比分析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7]滕娜.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编排研究[D].辽宁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传承 民族 文化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什么是文化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个案研究
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