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

2017-04-20 14:46刘健
智富时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产要素分配机制

刘健

【摘 要】社会生产要能进行,必须先有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社会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分配方式合理,会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严重影响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甚至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与此对应,我国的分配方式也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变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按市场机制运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分配机制

改革开放以前,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分配的唯一方式,其他分配方式被認为具有私有制性质,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与此对应,我国的分配方式也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变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市场机制运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理想化的按劳分配不存在

理想化的按劳分配是在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社会总产品中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对应的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理想化的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描述。理想化的按劳分配的基础和前提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目前尚不存在理想的按劳分配的基础,如果要达到这一状态,仍需几辈人的不断努力。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实施的按劳分配,是比较低层次的“大锅饭”,这反而抑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一)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

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这些生产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

(二)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不断革新的过程中,生产要素也在不断多元化,科技的发展也让更多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信息、资源等融入到生产创造的过程中,各自都在社会大生产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了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一直以来我们只注重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忽略了其他要素对于社会生产、财富创造的重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要继续强调劳动的作用,也要给资本、企业家、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它们的贡献也得到合理的回报。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两种要素的回报和作用:

1.人力资本

资本不光包括了物质资本,还包括了人力资本。通过多年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成果来看,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大于物质资本的投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爆发更加凸显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创造性。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知识、能力、思维等都可以对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持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必须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更好的激发人才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土地及资源性财产

人们了解到这一类要素大多是其作为财富生产时发挥的作用,对于其参与收入分配的认识却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低价或者免费使用的,所以多数人不能认识到这一类要素的重要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

研究分配应遵循马克思这一原理:“消费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马克思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被分配的产品总是由多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由于参与生产的多种生产要素有不同的所有者,决定了分配的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所谓按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它包括三层含义:1.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的所有者,要素的所有权是其获得分配的依据。2.被分配的产品是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3.分配的衡量标准需要考虑涉及到的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还有贡献大小。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基础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其直接表现和标准则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贡献大小。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机制和作用

要搞好经济建设就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合理、公平、公开,富有竞争性的价格机制,完善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搞好市场经济,就是让社会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流入市场成为商品,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通过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在市场经济中,如果某地某一种生产要素供不应求的时候,就会使得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该要素的所有者就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于是会有越来越多的该要素的所有者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手段向此地提供大量的该生产要素,当超出市场的平衡点之时,就会形成供给大于需求,那么该要素的价钱就会下降,最后达到各地价格大致相当时,从而该要素的流动也会随此减少甚至停止。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价格的调节,能够促进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动,要素的流动也带动相关要素实现自身的有效配置。

市场经济中,按照生产要素的分配导致一切进入市场的要素都是有价的。这无形中驱动着生产经营者们为了更加高效化的利用这些生产要素,仔细斟酌、精打细算、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需求最佳的组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样开展生产活动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生产要素的使用是有偿的,越稀缺的生产要素,其有偿性就越高,这也促使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了让手中的生产要素成为稀缺的一类而不断努力提高其质量或者科技含量,并会把这些要素投放到市场需求的地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五、如何解决当前分配问题

(一)坚定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维护各种所有制的利益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们开展的市场经济建设也必须是要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完善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发展的情况,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鼓励和支持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这样就可以活跃市场经济,也能增加就业岗位,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做好收入分配的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收入分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老大难”问题,要进行此项改革,必然会打破各方利益的平衡,冲击既有的利益格局。但是收入分配改革必须果断攻坚,如果收入分配长期不合理,容易造成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中间阶层向穷者转变的收入分配金字塔格局。如果收入分配问题不能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等深层因素解决,局部改革只能事倍功半。收入分配问题将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会成为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稳定和发展。

收入分配改革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大局,做好收入分配的顶层设计,通过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收入分配直接影响社会消费,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收入结构,促进消费快速增长,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

(三)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做大可分配的蛋糕。我国现在是低工资、低成本,同时又是低产出、低利润、低增加值。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产业链条中长期处于低端,要想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增加国内就业,制造行业必须要实现自我突破,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相关技术,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掌握产品的核心制造,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还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和手段,解决分配问题

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是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资源流入市场都是有价的,在市场流通中它们都是自由竞争、自由交换来实现自身利用最大化。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内的供给、需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就是按照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市场机制是否运行良好、是否科学、合理,关系着市场经济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市场机制还具有优化企业效率结构促进企业不断革新、前进的功能,因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发展之位,必须得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建设要完善,同时要敢于创新,善于抓住市场机遇,实现自身的腾飞。市场机制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在市场经济流通领域,各种资源都是有价的,在价格和利润的指导下,这些产业部门会加快自身的流动,从而不断完善,改进自身结构,促使自身结构趋于合理化。

(五)通过法律手段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

现在我国还没有系统的关于收入分配的法律、法规,所以要加强法制建设。此外,还要以政府名义出台工资条例,明确工资决定、工资支付、工资宏观调控等方面的法律责任;还要进一步加强收入调控分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为收入分配问题的处理营造一个好的法律环境。加大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确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杨进欢.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一期

[2]周为民陆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3]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78.

[4]晏智杰.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问题——兼评一种观点[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2(1):1-3

[5]赵茂林.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J].经济纵横, 2006(7):4-7

[6]汤馥鞠.论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10):440-440

猜你喜欢
生产要素分配机制
指数需求下农产品供应链渠道利润的公平分配机制
农产品供应链渠道利润的公平分配机制
台湾私立大学公共财政资助机制研究
节能建材产业合作创新中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企业内部分配机制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