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
摘要: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上传下达、协调左右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和关键性因素。高校要全面加强教学秘书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同时教学秘书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想。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1导言
高校教学秘书是在行政上受所在院、系领导,在业务上受教务处领导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是各院、系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各种教学管理信息上传下达的桥梁,是联系学校、教务处及各院、系的纽带,是院、系常规教学教务管理的重要人员。教学秘书是教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是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其素質的高低、发挥作用的大小、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质量的保障以及教学任务的落实。
2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流动频繁,队伍难以稳定
教学秘书的工作极其琐碎,花费时间较多,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学秘书仍需花较多时间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教学秘书作为联系学校与院系及院系教师的纽带,在上传下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高校的教学秘书渐渐开始由研究生担任,很多研究生想寻求自身的更好发展,也不愿意一直待在这岗位上,将此岗位作为临时的过渡。鉴于教学秘书岗位自身的工作繁忙、琐碎及高学历的教学秘书不愿久干,教学秘书队伍的流动性一直较大,许多院系的教学秘书更换多次,这样并不利于优质的教学管理队伍的建立。
2.2职务职称晋升困难,发展空间受限
以往高校的教学秘书很多由本科或大专乃至学历层次更低的人担任,教学秘书被作为“事务管理者”,对教学秘书本身素质要求不高。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一方面高校对教学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更加科学,能更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从而对教学秘书素质要求更高了;另一方面,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般都是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因此由年轻的硕士研究生担任教学秘书越来越多,也成为一种趋势。但教学秘书岗位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岗位,其发展前景常常被学校忽视,教学秘书因其日常琐事缠身,很少有时间精力搞科研,相比专任教师,科研往往较弱,职称不容易上去,职务晋升困难,发展空间有限。
2.3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站在高校发展的新起点,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寻求适合本校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思路也在进行战略性转移,“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是主流的发展思路,其中管理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兴校目标的保障。虽然现在教学秘书的学历层次上去了,但几乎所有教学秘书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管理知识,缺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总提不上去。而且不易在工作中发现规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3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
3.1优化知识结构,提供培训机会,提高专业能力
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是保证高校教学秘书有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证。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选拔和聘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院系教学秘书队伍,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秘书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建立专业的岗前和在岗培训培养制度,不间断组织教学秘书学习系统的专业的教学管理知识,形成与教学管理岗位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体系。支持教学秘书参加各种教学管理的联盟培训,与各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多沟通多学习。鼓励教学秘书开展教学管理的研究,研究教学管理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拓展教学管理的新思路,坚持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管理的专业化建设。
3.2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健全教学秘书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一所好的高校需要有好的教师队伍,同样也需要有一支好的教务管理队伍,而教学秘书是教务管理的基层执行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秘书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高校的领导要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和尊重教学秘书的工作,将教学秘书提升到和教师同样重要的位置,建立和教师队伍相匹配的教学秘书队伍建设计划,把培养教学秘书的队伍当成重要的事情来抓,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秘书队伍。要保证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质量,激发工作热情,就必须建立健全教学秘书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并同时构建和完善教学秘书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高校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完善教学秘书的选拔、聘用、考核、晋升、奖惩等制度体系,将教学秘书的个人发展与高校的教学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给予教学秘书相应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合理核算教学管理工作量,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使他们“安其位,谋其政,敬其业”,从而促进教学秘书和高校共同成长。
3.3实行计算机规范化教务管理,减轻工作压力
教务管理工作涉及整个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事务繁多且杂,这就需要高校有一套完善好用的教务管理系统。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虽然可以保证基本的教学管理,但是远远不够智能,需要教学秘书进行各种人工输入和调整,信息化和智能化还远远不够,这就造成了教学秘书工作的重复性和枯燥性,而且数据采集涉及面广,人工非常容易出错。这就需要开发和完善一套智能的教务管理系统,实行计算机规范化教务管理,完成教务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以及储存工作。
4结语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与发展,教学秘书工作量不断增大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其地位的重要性,结合“以人为本”原则,尊重教学秘书的人格,重视教学秘书的工作,提高教学秘书的地位,改善教学秘书的待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才能稳定和提高教学秘书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韦素玲.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2:71-73.
[2]刘琼,华小梅.探讨当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10-111.
[3]刘爱华.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51-52.
[4]谷蓓蕾.加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