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铁皮石斛生物学特性,并结合本人多年在四川盆地地区对铁皮石斛的栽培管理经验,对栽培模式,光、温、水、肥的控制,病虫害防治等3個主要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能为四川盆地地区铁皮石斛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皮石斛;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99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兰科石斛兰属多年附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西、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安徽、浙江、湖南、陕西、河南、福建等地 [1] 。其茎入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2]。
1 铁皮石斛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茎直立,圆柱形,长9~35cm,粗2~4mm,不分枝,具多节,节间长1.3~1.7cm,常在中部以上互生3~5枚叶;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3~4cm,宽9~11mm;总状花序,具2~3朵花;花序柄长5~10mm,基部具2~3枚短鞘;花序轴回折状弯曲,长2~4cm;花期为每年的3—6月[3]。
1.2 生长习性
铁皮石斛喜在温暖、湿润、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不耐寒,年平均气温 12~18℃、相对湿度 60%~75%、透光度 60%左右、生长季节温度 20~28℃、冬季气温 9~12℃[4]。铁皮石斛以异花授粉为主,其自花授粉成功率极低,常采用人工授粉,其中以开花当天萼片还没有完全展开时的人工授粉结实率最高 [5]。
1.3 生长周期
铁皮石斛的假鳞茎基部具分孽能力,一般1a只分孽 1茎,一年生新茎下萌生须根;二年生茎主要是积累营养和孕花,第2个生长季节结束后,茎上的叶逐渐脱落;三年生茎开花结果,开花茎落叶后则不再萌生新叶;四年生茎丧失分孽能力;五年生和六年生的茎相继枯萎死亡[6]。
1.4 物候期
在四川地区每年5月中下旬铁皮石斛萌发少数花苞,6月上旬花苞开始绽放,自6月中旬为盛花期,6月底花量大幅减少,7月初花期结束。从花芽萌发至开花所需要的时间为 35d 左右。因为铁皮石斛自然结实率很低,因此,在此时间段内应抓紧时间对铁皮石斛进行人工授粉。
2 铁皮石斛栽培管理技术
铁皮石斛瓶苗在移栽以前必须进行炼苗。而移栽后成活率的高低又受到瓶苗生长状况,移栽时间、基质的选择与处理、光、温度、水、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1 移栽
2.1.1 炼苗及出瓶
组培苗移栽之前应将组培苗移至炼苗房或组培室外进行2~3周的炼苗,使其在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然后再出瓶种植。
出瓶前先将瓶盖打开,让瓶苗在室外空气中放置2~3d,让其适应自然温湿度。然后进行洗苗,首先将带有培养基的幼苗轻轻取出,接着去除基部的一些腐叶,于水龙头下,轻轻冲洗;如若有污染苗,应分开放置。在清洗过程中,主要是应洗掉组培苗根部的琼脂,以免琼脂发霉而引起烂根,但切忌用力揉搓,以免伤根,从而降低其成活率。最后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整株小苗10min,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
2.1.2 移栽时间及方法
铁皮石斛的种植应选择每年的春秋两季栽培,春季优于秋季。在四川盆地地区,铁皮石斛栽培的最佳时间是每年2月下旬—5月上旬,这段时间气温在
12~25℃之间,且空气湿度较大,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其次是9月中旬—11月上旬,但此时期移栽应做好抗寒防冻工作。
铁皮石斛常采用丛栽方式栽种,以3~5株为一丛,在苗床上掏一个小洞,将根轻轻地舒展的放于穴洞内,再将基质覆盖于根为宜,轻轻提苗即可。行距10~20cm,丛距5~10cm。
2.2 栽培模式
于塑料薄膜大棚内,以粗细不同的树皮为主要栽培基质,配备遮阳网,如有条件可配备自动喷雾等设施,在四川地区特别是每年的7、8月份,四川处于高温高湿天气,此时就可以利用自动喷雾系统,对大棚内进行温湿度的调控。另外,在目前实际生产中树皮、木屑或树皮、木屑加有机肥混合物是栽培铁皮石斛的主要基质,这些基质既满足保水保肥、透气的要求,又利于植株附生生长。本人在长期对于铁皮石斛的栽培管理中反复实验得出:在四川地区,无论是地栽模式还是搭架苗床模式,都采用下层用较粗树皮基质,上层用较细树皮颗粒基质栽培,效果都是较好的。只是地栽模式的基质厚度应该控制在20cm左右,搭架苗床栽培模式基质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不宜过薄或过厚。并且基质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发酵、消毒灭菌,从而防止烧苗,并杀死基质中害虫虫卵及病菌。利用此方法,前期投入较大,但是温度、光度、湿度均可人工控制,管理较容易。目前,这种栽培模式也是生产中主要的栽培模式。另外我们还研究了活树附生栽培,即以自然生长的树木作为载体,将铁皮石斛附生于树干、树枝、树杈上的一种栽培方式。作为载体的树木,应该选择树干适中、无病虫害、生长状况良好、树皮不会自然脱落、易管理的树种。如樟树、桃树等。利用此方法不需要栽培设施,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后期管理难度较大。
2.3 栽培管理
2.3.1 光照和温湿度
每年的7、8月份,四川处于雨季,多暴雨、夜雨出现,此时气温虽然不高,但是确很闷热潮湿,雨后阳光强烈,所以一般要采用遮光率在70%左右的遮阳网覆盖,并同时卷起大棚四周的塑料薄膜,通风散热,防止苗床基质过湿而生长杂菌;一旦出现杂菌生长,必须立即拔出杂菌,并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出现杂菌的基质,另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可自动喷雾3min左右进行降温保湿;在冬季就采用遮光率在40%左右遮阳网覆盖大棚,在白天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时可以将大棚四周的塑料薄膜卷起一小部分,保证棚内的空气流通,防止苗床基质过湿而引起烂根现象,夜间就必须关闭大棚四周的塑料薄膜保温。铁皮石斛在整个生长期内都应将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
2.3.2 肥水管理
在刚定植完的当天,应浇足定根水,并可使用自動喷雾,向空气中喷雾2~3min,增加空气湿度。在新根萌动后,以间干间湿的原则进行浇水,一次浇足后,待基质表层发白后再浇。进入冬季,水分不易散失,为防止铁皮石斛发生冻害,应减少浇水的次数。很多时候会发现在浇透水后,基质表层在短时间内会看似干燥缺水,实则基质内层还很湿润,此时可以用手指插入到基质内感受基质的含水量,如若偏干可补充一些水分。
在铁皮石斛移栽以后,当新根萌动后即可开始喷施液体肥,如磷酸二氢钾、尿素等。1~2个月后,待移栽苗逐渐适应生长环境时,可以施加缓释颗粒肥,帮助其生长。然而在铁皮石斛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也可不定期的喷施一定量的叶面肥促进其茎叶、茎节伸长和加粗。当冬季铁皮石斛停止生长时,应停止施肥。
2.3.3 病虫害防治[7]
铁皮石斛的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黑斑病、炭疽病等。软腐病发病快,严重时整株腐烂解体呈湿腐状;黑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叶片及肉质茎,使受害叶片出现黑色或褐色病斑。针对这些常见病害尤其是在每年的7、8月份四川出现潮湿闷热天气的时候,此时应该要加强棚内管理、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2~3次并及时拔出病株带离。
铁皮石斛的主要虫害有蜗牛、菲盾蚧、红蜘蛛等。其中,蜗牛是常见害虫,危害幼茎、嫩叶、花蕾和幼果而且危害的速度很快。可用诱杀、人工捕杀或撒石灰防治;菲盾蚧主要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背面危害嫩叶,可用40%乐果乳油l000倍等喷雾杀灭;红蜘蛛可通过清除周边环境的杂草或喷低毒杀螨剂防治。
铁皮石斛为珍贵中药材,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中应尽可能以预防、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不用或采用低毒农药。
3 铁皮石斛的采收
铁皮石斛种植2~3a即可采收,而采收的方法没有具体规定,一般于采收3a及3a以上的茎干,留下三年生以下的枝条以供生长繁殖[8]。采收后,应注意及时喷施杀菌剂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4 展望
目前,在四川对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还处于一个比较滞后的状态,现在只有一小部分种植户在进行栽培种植,很多种植户对铁皮石斛的栽培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希望以后能加强对铁皮石斛的研究,将研究成果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铁皮石斛栽培种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编辑部.加快中冶科技创新新步伐[J].种业导刊,2010(3):11.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铁皮石斛Dem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M].中国植物志,2004.
[4]斯金平,诸燕,朱玉球.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9(6).
[5]金银兵.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与开花授粉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80-5282.
[6]何平荣,宋希强,罗毅波,等.丹霞地貌生境中铁皮石斛的繁殖生物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2):124-127.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8]苑鹤,林二培,朱波,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草药,2011,42(3):566.
作者简介:钟钼芝(1985-),女,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育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