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君
摘 要:随着沥青路面越来越多的被采用,瀝青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现实日常生活中,沥青路面的开裂现象影响着这个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的舒适程度,已经逐渐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该文针对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开裂的防止技术进行讨论,注重对沥青路面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沥青路面开裂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 沥青路面裂缝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b)-0110-02
1 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
1.1 施工原材料不合格造成的路面裂缝现象
作为路面原材料的沥青,其性质是十分的脆弱和敏感的,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进行专业的原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沥青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必须合格,进而保证施工中不会出现路面早期裂缝,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的舒适程度。
1.2 公路整体的密实程度不足造成面层开裂
公路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路基、结构层和面层的施工,在每个层面上必须达到一定的密实程度即设计抗压强度,才能够保证公路在使用阶段满足载车荷载上的要求,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层面的密实度不足,均会导致面层出现纵向和横向反射裂缝,成为最常见的沥青路面裂缝现象。
1.3 规划不合理
公路在建设初期,必须经过仔细、科学的规划,根据规划的使用功能进行科学的设计,国内许多公路在规划阶段未对后期的使用功能进行充分的考虑,经常出现超载等现象,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
1.4 施工技术不合理
国内现阶段的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现状,同样是导致沥青路面裂缝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工技术不成熟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处理不当,导致公路在使用阶段出现不均匀沉降或塌陷现象,沥青路面便会出现裂缝现象。我国地域广阔,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土层状况,在设计阶段要对不同的土层状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尤其是各个土层的承载力方面,密实度和承载能力不足的土质地段要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工作,否则就会出现沥青路面开裂的现象。
(2)施工缝处理不到位,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现象。我国的公路大多相对较长,在规划阶段往往为了施工和管理便利,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标段,这样在不同的施工标段之间就会出现施工缝,而且在同一标段之内,由于天气、施工安排等不可控的因素,也很难保证全部连续施工,难免出现施工缝。在施工缝部位摊铺的连续性、接缝的整齐度、切割预料清理的干净程度等都会对后期沥青路面的开裂埋下隐患。
(3)沥青路面的横向收缩和施工配合比不合理等同样会造成沥青路面的开裂。横向裂缝,横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有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
2 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技术
(1)沥青路面在施工前要对面层材料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进行搅拌,保证配比达标是路面施工质量保证的首要条件。为减少在路面施工完毕公路的使用阶段出现的路面开裂现象的发生,要对道路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对采集而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确定路面沥青板料的配合比例,进而保证沥青路面在施工完毕后的稳定性和孔隙率等参数达标。
(2)当路面荷载超过路面低端所受压力时,路面就会出现裂缝现象。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在路基基层和面层中间增加连接层,加强路基和面层连接的紧密度,进而增强低端的承载力,保证路面不会出现开裂现象,同时连接层能够与沥青混合料相结合,充分的发挥面层的作用,有效的减少面层开裂的情况。
(3)增强路桥工程路基的稳定性。第一,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材料上的选购,保证材料的质量,在路基级配砂石选取过程中,要注意:有机土和粉质土不能被应用于路基填筑中,适当的增加车流量大等对路基承载力有较高要求路段的填筑长度。第二,对于路桥工程路基的压实度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对于沥青路面的开裂要有周密的防范措施,科学合理的对路桥碾压施工工艺的细节工作。第三,对于路基下的地下水位要有准确的了解,以免地下水对路桥的工程的路基产生破坏而形成的路面开裂现象。
(4)通过以往的施工经验不难看出,路桥的承载力是和路基的厚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样,沥青路面面层的厚度也和反射裂缝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在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面层的厚度不小于16 cm,如对路面承载力有特殊要求的路段,面层的厚度还要适当的进行增加。
(5)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吸收层进行具体的规划。第一,在路基与面层之间增设土工织物等作为吸收层,在沥青面层之间铺设土工格栅能够将车轮压过路面产生的压 应力和拉应力分散,在层与层受力区域之间形成缓冲带,减少应 力突变对沥青面层的破坏。第二,面层中设置一层具有较强吸收力的薄膜,以对反射裂缝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第三,在沥青路面的面层中增设玻纤格栅等,制约反射裂缝的进一步扩大。第四,设置橡胶沥青吸收膜铺在面层中间,与砂石形成一薄层,有试验结果表明,此应力吸收层在面层中间效果最佳。
(6)加强路桥施工工艺的严谨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在实际生产中,施工人员一般都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应用于实际生产。但这种方法生产的混合料往往不到设计要求,有的甚至出现较大偏差,出现了“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不相符的情况,其原因就在于骨料的吸水性上。我国现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中,集料密度采用的是视密度,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生产配合比与实验室配合比出入很大。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压实 摊铺和压实两项工作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摊铺质量不好往往伴随着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发生。摊铺过程中除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外,还应着重控制摊铺温度、供料速度与前进速度相协调、防止大料滚动离析等环节。碾压过程应遵循少量喷水,保持高温,梯形迭进的原则。决不能片面追求平整度,进行低温碾压,降低压实度标准;低温碾压易造成空隙率多大,压实度不足,使路面渗水,导致早期破坏;过度碾压易造成构造深度偏小,甚至出现泛油病害,影响行车安全。碾压过程要及时、迅速,并要保持碾压要求。
当然,要随时随地制定合理的举措,降低沥青路面裂缝出现率。
3 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的治理技术分析
3.1 网状裂缝的治理措施
与一般的普通开裂相比较,网状裂缝的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在裂缝网状形状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将面层的沥青等拌料剔除3~5 cm厚度,重新对剔除部位进行面层施工来处理;若是网状裂缝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对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剔除处理后,必须严格按照路桥施工的标准重新将结构层及面层都进行返工处理。
3.2 对于纵向裂缝的处理措施
一般对于纵向裂缝的处理措施,采用水泥注浆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使用用量为325~255 kg/m2的硅酸盐水泥,在裂缝处穿插注浆管,压强在 1.3~1.6 MPa,将浆管倒满为止。
3.3 横向裂缝的处理措施
对于横向裂缝的处理措施,主要根据裂缝的宽度来确定处理措施,4~6 mm宽的裂缝将开裂部位清理干净,以沥青加热后将裂缝堵住,若宽度超高6 mm,首要清理裂缝及其边缘的尘埃物,之后再采用压缩空气法处理裂缝,最后应用细粒式的方法加热沥青混合材料,灌注裂缝口。
4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沥青路面的开裂现象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必须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和后期的使用阶段,都需对防止沥青路面的开裂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采取相应缓解和修补措施之前,必须对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到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另外加强对沥青路面开裂想象的危害性的认识,加强专业技术方面的钻研,彻底解决路面开裂的状况,推动公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 王明红.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技术[J].科技展望,2015(4):44.
[2] 包萍萍.试论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技术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182.
[3] 高文波,曲光明.对桥路工程中防止沥青路面裂缝的探讨 [J].科技促进发展,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