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发富
摘 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有病虫害发生于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对马铃薯整体产量和效益造成影响,需要积极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最大程度的降低病虫害的影响。
关键词: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72
本文以某地区为例进行分析,本地区的一种主要农作物为马铃薯,每年具有20万km2的种植面积;将传统的种植模式沿用过来,采取粗放管理手段,导致马铃薯产区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且没有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对化学农药过度使用,进而威胁到马铃薯产业的质量安全。针对这种情况,近些年来开始试验示范马铃薯病虫绿色防控,取得了较好效果。
1 马铃薯播种期防治
1.1 对脱毒种薯大力推广
通过对脱毒薯种大力推广,可以对晚疫病与病毒病有效防治,也可以促使种薯抗病力得到显著提升,晚疫病的发生程度得到降低等。因此,在马铃薯种植中,就需要对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病性以及较好丰产性的脱毒种薯大力推广。
1.2 合理挑选及处理种薯
在种薯出窖过程中,需要挑出且淘汰掉病烂薯;播种过程中,利用适当浓度的霜脲锰锌以及甲霜灵锰锌混合水分,在种薯块上均匀喷洒,经过2h以上的晾晒,完全吸收这些药液后,方可以进行播种。或者用细土混合这些药剂,在种块上均匀拌和,以便对马铃薯疾病有效预防。部分种植区害虫比较严重,需要其他的处理方法,如10mL的毒死蜱乳油搭配1kg的水等。
1.3 实施切刀消毒,避免人为感染
要在盛有消毒液的器皿中消毒切刀,切刀准备2把以上,如果有病薯或者烂薯被切到,就需要及时更换切刀,以便避免通过切刀传播马铃薯早疫病、环腐病等病害。通常情况下,采取小整薯播种,如果开展大种薯切块,需要依据40~50g的标准控制切块大小,且在播种之前3d内开展。为了能够整齐出苗,需要将顶端优势打破,从种薯顶芽沿着纵向方向切割,之后分块处理,保证每一个切块的芽眼在2个左右。要借助于2%的硫酸铜溶液来喷雾消毒处理切芽块的工具。
2 生长期防控
2.1 诱杀防治
黄板诱杀技术,研究发现,粉虱、蚜虫等比较趋向于黄色,那么将本种特性利用起来,借助于诱虫黄板开展诱杀工作,每1km2需要设置300块黄板,按照30cm×40cm的标准控制黄板大小。在植株顶端20cm位置放置黄板,且对沾满害虫的黄板及时定期更换,实践研究表明,通过本种方法的运用,可以促使病毒病发生得到有效减少。如果蚜虫害比较轻,本种方法就可以成功防治;而比较严重的话,则需要搭配采用药剂防治方法,但是,可以减少20%左右的药剂用量。
灯光诱杀技术,现阶段,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其需要使用于蔬菜生长季节内,安装过程中,控制底部和地面具有1.2m左右的距离,这样每一盏杀虫灯可以对3km2的菜田所有效覆盖,如地下害虫、灭草地螟等能够有效杀灭。以本地区为例,实施灯光诱杀技术后,每2d进行1次定点调查,发现每台杀虫灯可以杀死150头害虫,而高峰期每台杀虫灯可以杀死900头害虫,具有较好的害虫防治效果,且不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
2.2 药物防治
蚜虫防治,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蚜虫病害,则需要将药剂防治措施运用过来,如0.4%蛇床子素、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搭配使用48%的噻虫啉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等,要将叶背作为药剂喷施的重点,喷施频率控制在每10d1次,连续进行2次防治;需要充分注意的是,收获前一周内不能够开展药物防治。
草地螟防治,一般情况下,在卵孵高峰期到2龄之间开展草地螟药剂防治,其中,20%苦参碱可湿性粉剂、5%云菊溶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防治过程中,为了避免有抗药性产生,需要交替轮换使用农药。
3 收获贮藏期病害预防措施
在收获之前,杀秧工作要在7d内完成,向地块外清理茎叶,科学处理;收获工作一般在晴天完成,避免损伤到表皮;入窖之前,需要将病薯以及带有伤口的薯块给清除掉,堆放于阴凉通风处,一般维持在3d左右,贮藏之前,需要对贮窖进行消毒处理;严格依据贮窖总容量的2/3标准来控制貯存量,且贮藏期间内,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在4℃以上,湿度则保持在75%以内。
4 结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施,促使马铃薯种植产量与质量得到保证。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着诸多不足,滥用农药,过度使用农药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不利于马铃薯质量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深入研究马铃薯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科学管理,提升马铃薯的种植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永和,刘守英,王丽敏.浅议马铃薯晚疫病的绿色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5(10):123-125.
[2]石玉侠.冀北坝上冷凉地区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4(1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