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017-04-20 07:24王腾孙继英汝甲荣肖本彦吕文河
中国马铃薯 2017年2期
关键词:结薯总产量块茎

王腾,孙继英,汝甲荣,肖本彦,吕文河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克山161005;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王腾1,孙继英1,汝甲荣1,肖本彦1,吕文河2*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克山161005;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马铃薯大垄栽培方式具有提高块茎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耕层结构等优点,为明确80 cm垄宽条件下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与‘克新18号’为材料,2014~2015年研究了8个不同播种深度下马铃薯产量的差异。‘费乌瑞它’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年度和播种深度互作效应极显著,在降水较多的2014年处理地表上10 cm总产量最高,而在降水相对较少的2015年处理地表上0 cm总产量则最高;商品薯产量在年份间对播种深度的反应与总产量相似。和‘费乌瑞它’不同,‘克新18号’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年度和处理互作效应均不显著,处理地表上5 cm无论总产量还是商品薯产量均最高。播种深度在地表上0 cm至地表上10 cm时绿薯率与烂薯率均较低。

马铃薯;播种深度;产量;绿薯率;烂薯率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但单产水平不足世界马铃薯的平均产量。相较于传统的垄宽60~70 cm栽培方式,80 cm以上大垄具有提高块茎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耕层结构等优点[1,2]。很多学者在种植密度、株行距设置和播种方式等方面对马铃薯大垄栽培进行了研究与优化,取得重要成果[3-7]。本研究以播种深度为切入点,研究80cm大垄栽培条件下不同播种深度的马铃薯产量性状差异,为进一步完善大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8号’与‘费乌瑞它’,均为原种二代。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试验地速效氮128.7 mg/kg,速效磷51.7 mg/kg,速效钾166.0 mg/kg,有机质35.4 g/kg。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2014年生育期≥10℃积温2 700℃,降水量604 mm,其中7、8月降水量358 mm。2015年生育期≥10℃积温2 560℃,降水量504 mm,其中7、8月降水量187 mm。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于2014~2015年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8个处理,分别为T1:播深地表上15 cm,T2:播深地表上10 cm,T3:播深地表上5 cm,T4:播深地表上0 cm,T5:播深地表下5 cm,T6:播深地表下10 cm,T7:播深地表下15 cm,T8:播深地表下20 cm,处理T6为对照;各处理覆土高度均为12 cm。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行长3 m,4行区,垄宽80 cm,小区面积9.6 m2。中期管理与施肥按一般大田管理,收获时取小区中间2垄收获,测定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商品薯(>75 g块茎)数量与重量,统计绿薯及烂薯的块茎数。

1.4 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用Excel 2007与DPS 9.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图1 播种深度对‘费乌瑞它’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Figure1 Effect of planting depth on tuber quality of'Favorita'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深度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2014~2015年2个品种的绿薯率与烂薯率的调查发现(图1、图2),‘克新18号’的绿薯率与烂薯率均低于‘费乌瑞它’。由绿薯率看,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绿薯率降低,说明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块茎外露情况减少。由烂薯率来看,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烂薯率升高,原因可能是由于试验地区土壤黏重,随播种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变大、透气性变差,造成腐烂加重;2014年的这种规律则更为明显,说明在降水量充足的年份,播种深度越高,块茎越容易腐烂。综合来看,处理T2、T3和T4的绿薯率与烂薯率均较低,说明地表上0 cm至地表上10 cm是马铃薯块茎品质较好的处理区间。

2.2 播种深度对单株结薯数和平均块茎重的影响

图2 播种深度对‘克新18号’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Figure 2 Effect of planting depth on tuber quality of'Kexin 18'

将2年各处理的单株结薯数和平均块茎重进行方差分析(表1)。‘费乌瑞它’单株结薯数在年度间,处理间以及年度和处理互作效应均不显著;‘克新18号’单株结薯数在年度间差异极显著,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年度和处理互作极显著。‘费乌瑞它’平均块茎重在年度间差异极显著,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年度和处理互作无显著差异;‘克新18号’平均块茎重在年度间、处理间均差异极显著,年度和处理互作差异显著。

单株结薯数方面,‘费乌瑞它’在2014年随着播深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理T5单株结薯数最多(10个),显著高于T1、T6、T7和T8,然而2015年各处理单株结薯数差异并不显著。从平均值来看,T5单株结薯数仍然最高,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克新18号’在2014年单株结薯数随播深变化规律不明显,处理T8单株结薯数最多(19个),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其次是T5(14个),2015年各处理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表2)。

就平均块茎重来说,‘费乌瑞它’在2014年处理T2平均块茎重最大(156g),T7最小(108g),而2015年T6平均块茎重最大(182 g),T1最小(130 g),但2年平均各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克新18号’平均块茎重2014年T3处理最大(102 g),T8最小(65 g),2015年T6最大(121 g),但除T1处理外,和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表3)。

表1 单株结薯数和平均块茎重方差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uber number per plant and tuber weight

表2 各处理单株结薯数(个)Table 2 Tuber number per plant of various treatments(No.)

表3 各处理平均块茎重(g)Table 3 Mean tuber weight of various treatments

2.3 播种深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将2个年度的各处理的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表4)。‘费乌瑞它’总产量与商品薯产量在年度间、处理间以及年度和处理互作效应均极显著。‘克新18号’总产量与商品薯产量在年度间、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但二者互作效应差异不显著。

各处理间总产量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表5),‘费乌瑞它’2014年处理T2产量最高(2 389 kg/ 667m2),与处理T1、T6、T7和T8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处理T8产量最低(812 kg/ 667m2);2015年处理T4产量最高(3 949 kg/ 667m2),与处理T1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虽然年份和处理互作效应显著,但2年的总产量随播深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均为随播深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从2年平均值来看,处理T4产量最高(2 948 kg/667m2),与处理T1、T6、T7和T8差异显著,处理T1产量最低(2 134 kg/667m2)。‘克新18号’在2014年处理T3产量最高(2 537 kg/667m2),与处理T4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处理T8产量最低(1 228 kg/667m2);2015年亦是处理T3产量最高(2 774 kg/667m2),与处理T1、T7和T8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处理T8产量最低(1 255 kg/667m2)。从2年平均来看,处理T3产量最高(2 656 kg/667m2),除T4处理外,与其他处理均差异显著。

表4 产量性状方差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yield characteristics

表5 各处理总产量(kg/667m2)Table 5 Total yield of various treatments

从商品薯产量来看(表6),‘费乌瑞它’在2014年处理T2商品薯产量最高(1 926 kg/667m2),与处理T1、T6、T7和T8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T8商品薯产量最低(593 kg/ 667m2);2015年处理T5商品薯产量最高(3 782 kg/ 667m2),与处理T1、T2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T1商品薯产量最低(2 883 kg/ 667m2)。商品薯产量随播深的变化规律和总产量随播深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从2年平均值来看,处理T4处理商品薯产量最高(2 776 kg/ 667m2),与处理T1、T6、T7和T8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克新18号’在2014年处理T3商品薯产量最高(2 088 kg/667m2),除处理T4外,与其他处理均差异显著,处理T8商品薯产量最低(839 kg/667m2);在2015年处理T4商品薯产量最高(2 348 kg/667m2),与处理T1、T7和T8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T8商品薯产量最低(1 068 kg/667m2)。从2年平均值来看,处理T3商品薯产量最高(2 195 kg/667m2),除处理T4、T5外,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表6 各处理商品薯产量(kg/667m2)Table 6 Marketable tuber yield of various treatments

从年度间2个品种的总产量与商品薯产量综合来看,2014年处理T2、T3和T4在各处理间产量与商品薯产量表现较好,2015年处理T4与T5在各处理间产量与商品薯产量表现较好,说明在降水量充足的年份地表上播种有助于提高产量,在降水量不足的年份,地表下0~5 cm播种有助于提高产量。处理T7与T8在2年间表现均较差,说明播种深度为地表下15~20 cm时不利于提高产量。

3 讨论

关于马铃薯播种深度的研究中,王涛[8]研究认为在垄宽60 cm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播种深度为10.2 cm时产量最高,经济性状良好。付业春等[9]研究发现在60 cm行距下,播深为20 cm时能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扎西普尺[10]研究认为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播种深度为10 cm时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单株产量与商品薯产量最高。王朝海等[11]不同覆土高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覆土高度为20 cm时能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

本研究2014~2015年在80 cm大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在描述播种深度时是指播种时种薯切块距地表面的高度,而不是指最后种薯切块距垄顶部的距离。从研究结果来看,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马铃薯块茎的绿薯率降低,烂薯率升高,处理T2、T3和T4的绿薯率与烂薯率均较低,即地表上0 cm至地表上10 cm是马铃薯块茎品质较好的处理区间。从总产量与商品薯产量来看,‘费乌瑞它’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年度和处理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处理在年份间对播种深度的反应不一致。在降水较多的2014年总产量最高的处理是T2(地表上10 cm),而在降水相对较少的2015年总产量最高的处理则是T4(地表上0 cm);商品薯产量在年份间对播种深度的反应与总产量相似。以上结果表明,对品种‘费乌瑞它’来说,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干旱年份播种深度应该相对较深一些。和‘费乌瑞它’不同,‘克新18号’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年度和处理互作效应均不显著,处理T3(地表上5 cm)无论总产量还是商品薯产量均最高。

[1]陈伊里,石瑛,秦昕.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大垄栽培模式的应用现状及推广前景[J].中国马铃薯,2007,21(5):296-299.

[2]韩秀峰,梁春波,石瑛,等.大垄栽培条件下的土壤环境与马铃薯产量[J].中国马铃薯,2006,20(3):135-139.

[3]高幼华.大垄双行整薯播种行距及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4]尤晗.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5]金光辉,高幼华,刘喜才,等.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46(7):16-21.

[6]尤晗,金光辉,刘喜才,等.大垄双行不同种植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垦薯1号’马铃薯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6,30(2):87-92.

[7]宋勇,刘明月,熊兴耀,等.不同播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8-9,14.

[8]王涛.播种深度对马铃薯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学,2012(11):20-21.

[9]付业春,顾尚敬,陈春艳,等.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2,26(5):30-32.

[10]扎西普尺.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5(5):45-46.

[11]王朝海,陈春艳,顾尚敬,等.不同覆土高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4):101-102.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pths on Potato Yield

WANG Teng1,SUN Jiying1,RU Jiarong1,XIAO Benyan1,LU Wenhe2*
(1.Keshan Branch,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shan,Heilongjiang 161005,China; 2.College of Agronomy,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30,China)

ract:The big ridge cultivation for potato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potato tuber yield,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low layer structur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eed pieces planted in 80 cm ridge at various planting depths on potato yield,eight treatments of planting depth of two potato varieties('Favorita'and'Kexin 18')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yield performance in 2014 and 2015.Year and planting depth interaction of the total and marketable tuber yields for the variety'Favorita'was highly significant.The treatment of seed piece planted at 10 cm above ground gave the highest total yield in the wet year of 2014,while the treatment of seed piece planted at 0 cm above ground had the highest total yield in the relative dry year of 2015.The marketable tuber yield had similar trend as the total yield in the two years.In contrary to'Favorita','Kexin 18'was not significant for the total and marketable tuber yield in terms of year and planting depth interaction.The treatment of seed piece planted at 5 cm above ground yielded well in both total and marketable tuber yield.The percentages of green tuber and rotten tuber were low when seed pieces were planted at the range of 0-10 cm above ground.

:potato;planting depth;yield;green tuber percentage;rotten tuber percentage

S532

A

1672-3635(2017)02-0086-06

2016-12-0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6B02-01A2)。

王腾(1989-),男,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

吕文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E-mail:luwenhe60@163.com。

猜你喜欢
结薯总产量块茎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